祁慧聰 盧鍵明 梁淑華 盧艷芬 劉繼源



摘要: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對人們的生活工作產了生深遠的影響,并在企業財務管理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文研究分析了某國有企業現有預算管理的問題,構建預算管理智能化體系框架,提出智能化預算編制與動態調整機制、預算資源配置智能化決策輔助體系、預算執行分析與考核自動化三個方面的解決對策。最后對預算管理智能化體系的應用場景和預期成效進行了分析。本文的研究內容對國有企業財務預算管理自動化、智能化發展具有一定的理論與實踐參考意義。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 h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people's life and work,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corporate financial management. This paper studies and analyzes the existing budget management problems of a state-owned enterprise, builds an intelligent budget management system framework, and proposes solutions from three aspects: intelligent budget preparation and dynamic adjustment mechanism, intelligent decision-making assistance system for budget resource allocation, budget execution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automation. Finally, the application scenarios and expected results of the intelligent budget management system are analyzed. The research content of this paper has certa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automation and intelligent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budget management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關鍵詞: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財務預算;RPA;智能化管理
Key words: state-owned enterprises;digital transformation;financial budget;RPA;intelligent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F275;F276.1?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03-0016-04
0? 引言
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不僅僅是IT技術的應用,而是對公司業務活動、組織流程和員工能力等諸多方面的重新定義。順應十八大、十九大以來黨和國家對于國有企業的要求,在財務領域,數字化轉型的目標是要全面實現財務數字化,加強移動應用建設,采用流程機器人、OCR圖像識別、語音識別等人工智能技術提高基礎核算自動化水平,通過云計算[1]、大數據等技術加強業務分析,向價值創造和決策支持轉型。
傳統財務預算管理模式存在業務流程自動化水平低,大部分業務依賴人工操作,導致財務經營管理效率低、成本難以控制、財務數據交互采集困難等問題。數字化技術使得提升財務預算管理自動化與智能水平、重塑財務職能成為可能,為國有企業深化業財融合,推動財務預算管理自動化、智能化管理提供了解決思路[2]。
從現有研究來看,國內學者對國有企業預算管理主要在成本標準化和經營計劃制定等方面做了深入研究。也有部分學者對預算信息化建設和數據處理做了一些探索。但很少有學者針對預算管理智能化體系展開系統研究。因此,本文以數字化轉型為切入點,構建預算管理智能化體系,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和研究意義。
1? 國有企業預算管理現狀分析
隨著管理水平日益提升,我國企業基本都建立了較完整的財務管理制度,有效支撐了企業經營發展。但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如何結合大數據、RPA[3]等先進技術手段開展智能化的預算管理和科學決策分析,是當前國有企業面臨挑戰[4]。總體而言,國有企業現有預算管理體系存在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不足:
第一,各工作模塊缺乏聯動互通機制。有的企業雖然已經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決策支持體系,但是各個模塊之間的工作是割裂的、獨立的,資源難以共享,數據無法互通,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整個體系的運行效率。
第二,體系運行自動化程度不足。目前預算編制、預算分析及預算考核等工作中的諸多環節主要依靠手工電子表格工具完成。財務經營分析的信息化及自動化水平發展程度較低,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預算工作的實效性和科學性。
第三,輔助決策能力有待提高。財務經營分析工作的重要目的是為決策者提供輔助支撐,合理的分配預算資源[5]。現有的管理體系由于缺乏良好的信息化、數據化的支持,數據積累不足,數據挖掘與深度分析能力薄弱,難以實現以數據模型為基礎的平衡優化測算、中期發展預測等功能,智能化輔助決策[6]能力有需要進一步提升。
2? 預算管理智能化體系構建
隨著數字技術、RPA技術、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成熟,財務經營管理向智能化、自動化方向發展是必然趨勢;完善信息系統建設,提升信息化水平,優化“業財融合”是財務管理的重要工作;進一步優化財務經營分析決策管理機制,依托信息化手段提升智能化水平和工作效率是客觀要求。
本文所構建的智能化管理體系以經營預算標準化、人員操作自動化、數據分析可視化、資源調配動態化和經營決策智能化為目標;其核心內容包括智能化預算編制與資源動態調整、預算資源配置智能化輔助決策、預算執行分析與考核自動化三大管理機制,與之相應的構建預算填報與需求儲備平臺、資源配置決策輔助平臺、預算執行分析與考核平臺三大信息化平臺作為支撐,并構建平臺之間的共享數據庫。基于以上分析,國有企業預算管理智能化體系基本框架如圖1所示。
2.1 智能化預算編制與資源動態調整
建立健全預算常態儲備管理機制,完善預算編制全過程標準化建設,為年度預算科學編制和資源動態調配奠定基礎。針對預算需求常態化儲備、預算填報全過程管理、預算編制標準化等環節重點環節進行信息化,開發預算填報與需求儲備自動化管理平臺。在預算數據匯總、資源動態調整、預算下達等環節應用RPA技術實現業務流程自動化。
2.1.1 預算編制流程信息化
預算管理流程具備標準化和重復性的特征,能夠使用信息技術實現流程自動化。對現有預算業務流程進行梳理并顯現化,將預算編報的全過程在信息系統中集成開發,實現預算表格模板、編報流程的規范化和自動化,提高預算編報的效率。
2.1.2 成本定額嵌入信息化平臺
編制成本定額,并每年進行更新,明確規定重要科目的成本標準。為了確保預算編制的標準化,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與準確性,應用信息技術將預算編制標準,固化到預算編制系統中,在編制預算時實現自動套用。
2.1.3 預算需求常態儲備動態調配
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下,國有企業一般每年開展一次年度預算編制和調整,從預算編制申報到預算批復下達耗時4個月左右,當外部經營條件變化時,批復下達的預算方案往往不能及時適應生產經營業務活動的變化。為此,通過構建預算需求常態化儲備及預算資源動態配置工作機制,緩解現有存在問題。以“條塊結合”的管理模式,推動實施預算需求儲備管理和動態調配。將需求常態儲備與動態調配機制進行信息化處理,將需求儲備嵌入預算編制平臺,實現資源動態調配的信息化和自動化。
2.2 預算資源配置智能化輔助決策
為更好地適應國有企業經營決策的動態復雜性,提升公司的經營決策智能化輔助能力,保證戰略目標的達成。建立以經營現狀診斷分析、平衡優化測算、發展趨勢預測為核心的輔助決策機制。應用系統動力學工具,建立網狀決策分析模型,并進行平臺化處理,實現經營決策的模擬仿真[7]。在平臺數據接入、數據統計分析和模擬仿真測算等方面應用數字化技術實現業務流程自動規劃。
智能化決策輔助是企業經營管理決策的平臺,是企業開展資源優化配置實現戰略目標的有效工具。一個科學的企業決策支持體系主要包含完備的決策管理機制、先進的決策分析工具及扎實的決策基礎。建立了以“一個過程,兩個基礎,三項工作,四個工具”為核心的智能化輔助決策體系,其基本框架如圖3所示。
其中,“一個過程”是指經營決策過程,是決策支持體系運作的主線。“兩個基礎”是指管理制度和信息系統,是保證決策輔助體系有效運作的前提。“三項工作”是指經營現狀診斷、平衡優化測算、發展趨勢預測等三項工作內容。這是決策支持體系的核心內容。“四個工具”包括:統一指標庫、決策信息庫、項目儲備庫、指標量化模型,是決策支持體系主要支撐手段。
2.3 預算執行分析與考核自動化
針對預算執行分析取數困難、人工分析耗時長、人工考核統計的問題,基于現有財務系統,嵌入RPA自動化技術,開發預算分析與考核自動化平臺,實現預算數據快速抓取,數據可視化分析,預算考核全流程自動化的管理目標。
2.3.1 預算執行分析自動化平臺
目前預算分析主要以現有財務信息系統為基礎,根據需要導出數據,對數據進行加工,以人工分析和報告編制為主要方式。面臨的問題是數據獲取靈活度不高、導出時間長、數據基礎加工費時費力等問題。以RPA為代表的數字化技術,為我們帶來了新的問題解決思路,研發設計數據快捷統計工具,實現了數據自動采集、數據自動加工和數據可視化分析的功能。
2.3.2 預算執行預警機制與信息化
在經營形勢多變的環境下,為及時發現并糾正經營活動中的預算執行偏差,超前反饋、提早部署、防患于未然,不斷修正全年預測并相應調整經營策略,提高企業的經營應變能力,建立能及時提供預算執行警示的制度、流程、措施、信息化平臺等的預警體系[8]。將預警機制在信息系統中固化,通過紅燈、橙燈、黃燈、綠燈的方式預警。
2.3.3 預算考核評價自動化平臺
建立完善預算考核管理機制,一方面對年度預算目標進行分解,形成月度預算執行目標;另一方面,制定科學的考核規則和評價方法,并將整個預算考核流程固化在信息系統中,實現預算考核的自動化與規范化。
3? 智能化體系應用與成效
3.1 預算管理智能化體系應用場景
本文所構建的預算管理智能化體系能夠實現國有企業預算全過程自動化管理,涵蓋前期預算編制、中間的過程管理以及最后的結果應用。前端管理主要包括預算需求常態儲備管理和年度預算編制兩個環節;過程管理包括預算資源動態調配、資源調配動態平衡分析、預算執行分析與監控以及預算執行結果考核四個環節;結果應用包括經營診斷分析和長期投資決策兩個環節。該體系通過管理機制的銜接和底層數據聯動,使各個環節有機的聯系在一起,形成統一整體。預算需求儲備和年度預算編制、預算動態修編,是實現預算資源優化配置的前提;資源配置平衡分析為資源動態調整和長期投資決策提供輔助支持;預算執行分析監控與預算考核能夠確保預算目標的有效執行。該體系能夠實現從預算需求儲備管理、預算編制與分解下達、成本定額管理、平衡優化測算、預算執行統計分析、預算報表自動生成、預算執行預警、考核評價管理等所有關鍵環節的信息化運作。
3.2 預算管理智能化體系應用成效
落實預算管理全過程智能化體系,有助于提升國有企業預算管理智能化水平,預期可取得五個方面的成效:
3.2.1 經營預算標準化
財務預算管理智能化體系通過成本定額信息化、預算流程信息化等方式有主提升公司預算編報、數據分析、預算考核等業務流程的標準化水平。
3.2.2 人員操作自動化
在預算數據采集、預算填報等環節引入RPA技術,有望擺脫以往依靠人工進行數據導出、加工的狀況,能夠節省大量的重復性勞動的時間,實現預算數據加工分析的自動化處理。
3.2.3 數據分析可視化
利用信息化平臺進行數據分析,并且根據可視化要求,開發可視化套件,在預算執行分析、經營分析診斷、發展趨勢預測、平衡優化測算等環節實現數據分析可視化,通過預設計的報表模板生成圖表。
3.2.4 資源調配動態化
通過平衡優化測算、投資趨勢預測和預算需求儲備管理提高經營預算的預見性和前瞻性,及時掌握預算需求的變化情況,并將變化情況與年度預算編制、預算滾動修編相結合,從而提高資源調配的科學性和動態調整能力。
3.2.5 經營決策智能化
基于對大量預算數據的采集和分析,并及時對外部環境變化進行監測,更新系統參數,通過系統動力學模型對總體預算資源進行平衡優化測算,對未來投資趨勢進行預測,從而更好的輔助企業經營決策,提高預算管理與經營決策智能化水平。
4? 結論與展望
隨著數字技術、人工智能、RPA等技術在財務領域的應用逐漸深入,財務經營管理自動化、智能化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本文基于數字化技術構建了國有企業預算管理智能化體系,主要有以下研究結論:①數字化轉型是必然趨勢:數字化技術逐漸成熟,在財務、人力資源資源、信息技術等領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國有企業積極探索研究RPA、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發展,并將其應用到工作中,是進一步提升公司經營管理水平的關鍵。②財務智能化體系建設迫在眉睫:部分國有企業已經建立系統完善的全面預算管理機制,并通過管理制度流程的方式落地,但存在各工作模塊缺乏互通機制、智能化水平不足、輔助決策能力有待提高等問題。借助信息化手段和智能化技術是解決現有問題的重要方法。③智能體系能為企業帶來實際效益。本文構建的國有企業預算管理智能化體系,能夠提高預算管理與經營分析決策的自動化及智能化水平。為企業帶來經營預算編制標準化、人員操作自動化、數據分析可視化、資源調配動態化和經營決策智能化等實際成效。
本文對國有企業預算管理智能化體系進行了深入研究,但從體系建設和技術研發的角度來看,未來在研究深度和應用廣度上還可以進一步深入探索。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智能化及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經營分析決策智能化體系實現了部分流程的自動化,但在智能化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目前智能化體系主要是在理論研究層面,未來如何實際落地,真正建立智能化平臺,實現“經營預算編制標準化、人員操作自動化、數據分析可視化、資源調配動態化和經營決策智能化”的預期成效,還有待進一步探索研究。
參考文獻:
[1]秦榮生.云計算的發展及其對會計、審計的挑戰[J].當代財經,2013(01):78-81.
[2]李劼.芻議財務機器人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與促進[J].財經界,2018(04):13-16.
[3]馬莉娟,沈娜娜,陳剛.RPA在電網行業財務領域的應用探索[J].科技與創新,2018(22):16-20.
[4]何彥英.基于關鍵財務指標的供電企業經營決策模型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6:8-12.
[5]張瑩.國有企業財務預算管理對經營投資決策的影響分析[J].財經界,2017(12):95.
[6]姜紅德.智能機器人(RPA)改變財務管控模式[J].中國信息化,2017(12):35-38.
[7]盧鍵明,梁耀林,曾秀文,等.基于系統動力學的供電企業經營指標仿真模型[J].智能電網,2015,3(7):635-639.
[8]周寧寧.探析電網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構建[J].財會探析,2008:338-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