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治遠
摘要:城鄉環衛一體化是縣域城鄉環衛治理模式的發展趨勢。以福建省A縣為例,介紹了城鄉環衛一體化的實施范圍、實施方案、運營費用等內容,城鄉環衛一體化實施模式采用PPP模式,并提出了相應的保障措施。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sanitation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urban and rural sanitation management model. Taking the A county of Fujian as an example, the implementation scope, implementation plan and operation cost of the urban and rural sanitation integration are introduced, and the PPP mode is adopt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mode of urban and rural sanitation integration, and corresponding safeguard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關鍵詞:環衛一體化;實施方案;PPP模式
Key words: sanitation integration;implementation plan;PPP model
中圖分類號:TU993?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03-0094-02
1? 城鄉環衛一體化實施背景和必要性
隨著我國城鎮化水平的提高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各縣市初步做到了“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但由于城區和各鄉鎮經濟發展不均衡、用于環衛的費用較低,導致部分偏遠村鎮還無法妥善處理生活垃圾。我國生活垃圾處理的基本目標和要求是實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三化”目標同樣也適用于農村生活垃圾處理[1],因此在農村生活垃圾污染治理方面還需要做很多工作,才能逐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城鄉一體化是我國現代化與城市化進程中的新階段,也是我國為把城市和鄉村、工業和農業、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作為一個統一體統籌考慮、整體規劃、共同提升的新需求[2]。城鄉統籌發展是構建我國新型城鄉關系的基本方略,也是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3]。城鄉環衛一體化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將城市與農村的環衛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通過統一規劃,統一安排,科學有序地開展城鄉環境衛生一體化工作,徹底解決農村環衛事業發展滯后、垃圾圍村、環境臟亂差的問題。因此,將城鄉環衛一體化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作為城鄉環衛管理的一種普遍模式。
本文以福建省A縣為例,介紹縣域城鄉環衛一體化實施范圍、實施方案、實施模式、運營費用、保障措施等內容,旨在探討縣域城鄉環衛一體化實施的思路、建設模式、運營成本等。
2? 城鄉環衛一體化實施概況
A縣共有十個鄉鎮,總人口約21萬人,城鎮化率55%。A縣目前生活垃圾為混合收集,生活垃圾清運量約為120t/d,其中城區清運量約70t/d,其余鄉鎮農村清運量約50t/d;城區清掃保潔面積約180萬m2,作業人員176人;城區現有公廁15座,均為二類公廁。
目前主要存在的問題如下:①總體工作的常態長效保持不夠,環衛作業水平時好時壞;②鄉鎮環境意識不強,存在亂扔垃圾現象,鄉鎮垃圾轉運設備老化;③隨著城鄉環衛要求的提高,資金需求增大,環衛設備設施、環衛從業人員達不到要求。
為解決A縣鄉鎮農村環衛事業發展滯后、環衛設施嚴重不足的問題,進一步提升農村居民衛生環境,結合目前環衛現狀,在A縣開展城鄉環衛一體化建設工作,具體包括以下內容:①城區和鄉鎮農村清掃保潔;②城區和鄉鎮農村生活垃圾分類;③城區和鄉鎮農村生活垃圾收運;④城區和鄉鎮農村公廁管理等。
3? 城鄉環衛一體化實施方案
3.1 城區和鄉鎮農村清掃保潔
3.1.1 道路清掃保潔等級劃分
根據《福建省城鎮道路清掃保潔質量與評價標準(征求意見稿)》,福建省道路清掃保潔等級劃分為四級。A縣城區主次干道按一級、二級標準執行,背街小巷按四級標準執行,鄉鎮中心道路按三級道路執行,農村主要道路按四級道路執行。
3.1.2 清掃保潔思路
A縣城區、鎮區道路清掃保潔采取以機械化作業為主,人工作業為輔的方式;農村道路清掃保潔采取人工作業為主,機械作業為輔的方式。
3.1.3 清掃保潔方案
A縣一級道路、二級道路清掃保潔方案:每天沖洗1次、機掃2次、灑水2次;三級道路清掃保潔方案:一般每天機掃1次,灑水1次,根據實際情況不定期沖洗。
3.2 城區和鄉鎮農村生活垃圾分類
根據《福建省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A縣城區和鄉鎮中心區域生活垃圾分類實行四分類,設置分類垃圾桶,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農村生活垃圾實行二分類,農村每戶配置2個30L垃圾桶分類收集垃圾,每3~4戶配置2個240L垃圾桶收集其他垃圾和廚余垃圾。
3.3 城區和鄉鎮農村生活垃圾收運
3.3.1 收運模式
根據A縣的地理、交通等實際情況,結合生活垃圾前端分類收集,收集點采用“標準垃圾桶+桶裝車”的收集形式,生活垃圾標準垃圾桶采用露天擺放形式。
3.3.2 生活垃圾收集
A縣前端垃圾進行分類收集,根據《福建省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城區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四大類,其中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運往指定地點,廚余垃圾運往餐廚垃圾處理廠,其他垃圾收集至城區生活垃圾轉運站;鄉鎮農村生活垃圾分為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兩類,其中廚余垃圾運往餐廚垃圾處理廠,其他垃圾運至各鄉鎮垃圾收集站。
3.3.3 生活垃圾轉運
根據A縣城區和鄉鎮垃圾收運實際情況,城區收運系統利用城區原有轉運站;鄉鎮農村新建垃圾收集和運輸系統,在各鄉鎮新建垃圾收集站。城區和鄉鎮生活垃圾轉運至縣城生活垃圾處置場進行無害化處置。
3.4 城區和鄉鎮農村公廁管理
公共廁所是城鎮基礎建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鎮文明發展的標志,城鎮公共廁所的維護管理參照《城市公共廁所衛生標準》(GB/T 17217-1998),公廁日常保潔工作嚴格按照衛生公廁“五無、五凈”質量標準作為工作標準。
4? 城鄉環衛一體化實施模式
根據財政部于2016年10月發布的《關于在公共服務領域深入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工作的通知》,城鄉環衛屬于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具有價格調整機制相對靈活、市場化程度相對較高、需求長期穩定等特點,因此,城鄉環衛一體化可采取PPP模式進行建設運營。
A縣城鄉環衛一體化引入社會資本及其管理機制,采取PPP模式進行建設運營,其優勢具體表現在:
①有效緩解政府財政壓力。通過PPP模式引入社會資本,能夠有效的緩解政府財政支出壓力,保障更多的資金用于其他更多、更急迫的基礎設施建設及運營中。通過引入資金實力雄厚的社會投資人,可以爭取更多的融資渠道,保障項目后續建設資金的投入。
②有利于提高項目建設與運營效率。采用PPP模式引入社會投資人,有助于充分發揮社會投資人在項目設計、施工、運營管理等方面的比較優勢,進一步提高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水平。
③有利于轉換政府職能。政府可以從繁重的事務中脫身出來,從過去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的提供者變成一個監管的角色,從而保證質量。
④促進了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利用社會投資人來提供資產和服務能為政府部門提供更多的資金和技能,促進了投融資體制改革。
⑤考核方式的轉變。采用PPP建設運營模式,使付費與環衛服務質量相掛鉤,由城鎮(街道)兩級考核。考核情況作為服務費計算扣款依據。
5? 城鄉環衛一體化運營費用
城鄉環衛一體化運營費用主要包括人員工資福利費用、設備重置更新費用、材料費、設備維護及保險費、管理費、利潤、稅費等。通過測算,A縣城鄉環衛一體化運營費用約為4371.09萬元/年,其中,城區2434.11萬元/年、鄉鎮農村1936.98萬元/年。
6? 保障措施
6.1 轉變環衛管理部門職能定位
政府只負責履行環衛行業的監督、執法、考核等行政職能,不再具體負責項目的投資建設和垃圾運輸作業,有利于轉變政府職能。
6.2 完善城鄉環衛一體化法律體系
政府應完善城鄉環衛一體化法律體系,做好宏觀引導、間接調控以及事后監督,盡快出臺環衛行業規劃、環衛市場準入標準規范、環衛市場管理、環衛作業服務監管、績效考核和獎懲措施等方面政策規章,逐步構建起既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又能夠促進城鄉環衛事業發展的法規體系[3]。
6.3 引入競爭機制,放開環衛服務市場
政府在城鄉環衛一體化市場化改革中需引入競爭機制,包括準入機制和價格機制。準入機制是制定合理的進入環衛市場的條件,達到條件的專業化服務公司都應被許可參與環衛服務的市場競爭,以企業實力為衡量標準是否能夠提供環衛服務。制定價格機制是為了確保在環衛市場定價中以市場調控為主導,輔以政府調控,既能保障企業合理利潤,又不會帶來過大的財政負擔。
6.4 統一環衛信息系統,實現城鄉環衛精細化管理
在城鄉環衛一體化中建設數字化環衛智慧管理系統,智慧管理系統由自動報警、GPS定位、遠程自動化監控管理等功能組成,利用互聯網形成“智能終端+移動互聯網+云平臺”三位一體模式,打通環衛運行各個環節,為環衛部門或企業掌控環衛流程提供精準的作業軌跡、身體健康、布置任務、人員調動等數據。有利于優化管理、提高效率、提升服務質量與地區形象。
7? 結論
通過以上對A縣城鄉環衛一體化實施范圍、實施方案、實施模式、運營費用及保障措施的介紹,城鄉環衛一體化與傳統環衛管理模式相比有如下優勢:
①城鄉環衛一體化與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進行農村環境整治,可有效提高鎮村環境質量[4];
②城鄉環衛一體化采用PPP市場化建設運營模式,是在政策指導下的合理嘗試,有利于促進城市環衛管理體制和考核方式的轉變,更有利于環衛建設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③城鄉環衛一體化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城鄉統籌、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環節,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問題,改善農村衛生環境。
城鄉環衛一體化是縣域城鄉環衛治理模式的發展趨勢,縣域城鄉環衛一體化可結合自身環衛實際情況,根據城鄉環衛目標,合理確定環衛一體化建設內容、建設方案、運營模式,運費服務費等,并制定配套保障措施,確保城鄉環衛一體化有序實施。
參考文獻:
[1]何品晶.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的目標、原則和評價方法淺議[J].環境衛生工程,2018,26(1):52.
[2]張旭.城鄉一體化下肥西縣環衛設施專項規劃方案的探討[J].環境衛生工程,2018,26(4):73.
[3]郭虹.城鄉統籌背景下環衛一體化管理創新研究——以Y市L區為例[D].山東農業大學,2016:1-56.
[4]李正道.滕州市城鄉環衛一體化綜合管理模式探索[J].環境衛生工程,2015,23(5):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