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界公認,引起這次疫情的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傳播、接觸傳播,但最新研究顯示,它還可能通過“糞-口”傳播。有網友緊張地詢問,面對不斷出“新招”的病毒,我們該怎么防呢?
在2日國家衛健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處研究員馮錄召表示,武漢、深圳甚至在美國的首例病例中都發現確診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到新型冠狀病毒,這個現象說明病毒可以在消化道復制并且存在,但是不是通過“糞-口”傳播,或者通過含有病毒的飛沫形成氣溶膠的方式再傳播,需要流行病學調查和研究,進一步證實這個現象。
接受《環球時報》采訪的專家介紹稱,所謂“糞-口”傳播,也稱消化道傳播,它當然不是字面意義上的“吃屎”,而是指病原體通過糞便排出體外后,如果帶病原體的糞便污染了手或者食物,可能就會病從口入,導致傳染給其他人。這可能帶來什么樣的后果呢?專家介紹說,例如感染者排便后沖馬桶時,糞便中的病毒受到水的沖擊力,被沖到空氣中飄浮著,下一個來到馬桶旁的人也有可能通過呼吸被感染。
鐘南山院士表示,對于新型冠狀病毒有可能通過“糞-口”傳播的問題應該非常重視。在湖北、江西有些地方,還有使用便桶習慣,甚至放在魚塘里洗,確實要引起防控注意。
美國中國衛生政策與管理學會會長陳希2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如果新型冠狀病毒確認能通過“糞-口”傳播,那么按照一般規律,病毒也可能通過尿液傳播,這會給防疫帶來更大壓力。一方面在各種公共設施中,需要更多的防疫人員加強檢查,另一方面,個人衛生變得更重要,對個人健康衛生教育需要進一步加強。
馮錄召強調,現在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感染途徑還是以近距離飛沫傳播、間接接觸傳播為主,但“糞-口”傳播問題也提示我們勤洗手的重要性,在飯前、便后要勤洗手,仍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趙覺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