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汽車工程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竇 宏
故障現象一輛2011款上汽通用五菱宏光車,搭載LMU發動機,累計行駛里程約為18萬km。車主反映,按下危險報警燈開關,危險報警燈不閃爍。
故障診斷接車后試車,接通點火開關,按下危險報警燈開關,危險報警燈確實不閃爍;撥動轉向燈開關,左轉向燈和右轉向燈均能正常閃爍。該車轉向燈和危險報警燈共用燈泡,懷疑危險報警開關及其線路存在故障。
分析圖1可知,接通點火開關,儀表板熔絲盒中的熔絲F2(10 A)為危險報警燈開關端子5提供電源;在斷開危險報警燈開關的狀態下,危險報警燈開關端子5與端子8導通,三合一控制器(將閃光器、間歇刮水繼電器和霧燈繼電器集成一體)端子7通過危險報警燈開關端子8得到閃光電源,然后通過端子13輸出閃光信號(電源信號);轉向燈開關端子2接收閃光信號,此時操作轉向燈開關,轉向燈開關通過端子3和端子1控制相應的轉向燈(前方、后方及側面的轉向燈)及組合儀表上的轉向指示燈閃爍。而接通危險報警燈開關時,危險報警燈開關端子7和端子8導通,三合一控制器端子7的供電不再由熔絲F2提供,而變為由熔絲F13(15 A)提供;三合一控制器端子13輸出的閃光信號經危險報警燈開關端子6、端子9和端子10控制所有轉向燈及轉向指示燈同時閃爍。
由上述分析可知,雖然該車轉向燈和危險報警燈共用燈泡,但燈泡的供電熔絲不同,即用作轉向燈時由熔絲F2供電,用作危險報警燈時由熔絲F13供電。檢查儀表板熔絲盒(圖2)中的熔絲F13,發現該熔絲熔斷。此時車主反映,前不久該車因組合儀表無法點亮的故障在其他修理廠維修過,當時維修人員檢查發現儀表板熔絲盒中的2個熔絲熔斷,更換后組合儀表就能正常點亮了,具體是哪2個熔絲車主不清楚。儀表板熔絲盒中的熔絲多次熔斷說明相關電路中的電器負載過大或供電線路對搭鐵短路。

圖1 轉向燈和危險報警燈的控制電路

圖2 儀表板熔絲盒的安裝位置
脫開危險報警燈開關導線連接器(圖3)后,測量危險報警燈開關導線連接器端子7與搭鐵間的電阻,電阻很小,推斷熔絲F13與危險報警燈開關導線連接器端子7之間的線路對搭鐵短路。進一步拆檢儀表板位置的相關線束,意外發現電子鐘的線束燒毀(圖4),輕輕拉動便斷開了。檢查電子鐘,發現線路是從電子鐘上斷開的(圖5),且斷開位置的塑料殼有明顯熔化變形的痕跡。

圖3 危險報警燈開關導線連接器

圖4 燒毀的電子鐘線束

圖5 電子鐘上的線路斷開

圖7 電子鐘導線連接器的位置

圖8 熔絲F9的供電電路
查看電子鐘電路(圖6),發現電子鐘端子2也由熔絲F13供電。脫開電子鐘導線連接器(圖7)后再次測量危險報警燈開關導線連接器端子7與搭鐵間的電阻,為∞,說明熔絲F13熔斷是由電子鐘的供電線和搭鐵線燒結在一起引起的,而電子鐘的線束燒毀是由電子鐘內部故障引起的。電子鐘另一路供電是由熔絲F9(5 A)提供的,查看熔絲F9的供電電路(圖8),發現熔絲F9還為組合儀表、車門打開蜂鳴器及中控門鎖控制器供電。結合該車前不久出現組合儀表無法點亮的故障進行分析,筆者認為,電子鐘內部出現故障產生高溫,使電子鐘導線引出部位的導線絕緣層熔化,以致電子鐘的電源線和搭鐵線短路,進而使熔絲F9和熔絲F13熔斷。熔絲F9熔斷會使組合儀表無法點亮,這個故障現象比較容易發現,而熔絲F13熔斷會使危險報警燈不工作,這只有在車主使用危險報警燈開關時才會被發現,因此之前維修人員更換的2個熔絲應該就是熔絲F9和熔絲F13。而更換熔絲F9和熔絲F13后熔絲沒有立即熔斷,說明燒毀線束中的電源線和搭鐵線并不是始終完全短路(有較大的電阻),而是隨著線束振動可能偶爾出現完全短路,從而使相應熔絲熔斷,如熔絲F13的供電線與搭鐵線斷路導致熔絲F13熔斷。
故障排除與車主溝通,車主表示不需要電子鐘功能。斷開電子鐘導線連接器,取出燒毀的線束,裝復其他導線連接器及部件,更換熔絲F13后試車,除了電子鐘不工作以外,危險報警燈及其他功能均正常,故障排除。
故障總結(1)發現熔絲熔斷時,不要直接更換熔絲,應先檢查供電線路是否存在對搭鐵短路的故障,否則更換的熔絲很可能會立即熔斷。
(2)查找熔絲的供電電路,可以看到熔絲下游的所有電氣元件。這一步驟在查找漏電類故障、熔絲頻繁熔斷類故障及“串電”類故障時很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