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克錦
2019年年末,巴布亞新幾內亞(巴新)的布干維爾自治區舉行了獨立公投。在投票前人們就預計到,大部分布干維爾人會支持獨立,但投票結果還是有些出人意料:在大約18萬票中,支持獨立的高達98.3%,而支持“更大自治權”的不到2%。真正是一邊倒,以至于有媒體稱,布干維爾可能會成為地球上最年輕的國家了。
說起布干維爾的獨立公投,還真有一段辛酸史。巴新面積約46萬平方公里,人口約800萬,在南太平洋諸多島國中算是“大國”。位于其東部的“離島”布干維爾面積不足1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5萬。
巴新的歷史自然可以追溯很遠,但由于沿海地區多為熱帶雨林和沼澤,近代歐洲殖民者雖然也早就發現此地,但在很長時間內未能深入其腹地,到19世紀末才占領該地區;后由澳大利亞托管,1975年獲得獨立。
布干維爾是巴新的一個省,不過布干維爾人從一開始就對此有些不滿意,他們想成立獨立國家。除了文化上有一些差異,布干維爾人在膚色上也比巴新其他人更黑一些。
布干維爾的潘古納銅礦是巴新最大的銅礦。由于巴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開發公司、礦區土地所有者相互間的矛盾不斷激化,當地民眾1988年開始訴諸武力,關閉了銅礦,并于1990年宣布獨立,布干維爾陷入內戰。
這場持續9年的內戰,導致大量人員死亡,外界估計數字為4000到2萬之間。1997年,在國際社會調停下,沖突結束。2001年,巴新政府與布干維爾各派達成協議,承諾在“將來某一天”布干維爾人有權進行獨立公投。不過公投結果并不具備法律效力。布干維爾要想取得獨立,必須和中央政府協商談判。
盡管如此,一邊倒的結果還是體現了民心的整齊劃一,這不禁讓巴新政府感到吃驚,但也表示接受現實,“聽到當地人的聲音”,將尋求一個好的辦法和平解決問題。巴新政府現在面臨艱難選擇,如果承認公投結果讓布干維爾獨立,不僅損失豐富資源,也可能給其他地區開不好的先例(巴新國內多元化居世界前列)。
如果用拖字訣,就是一直談下去呢?布干維爾人恐怕不高興。已經有不少布干維爾人表示,唯一能令他們滿意的就是完全獨立。雖然沒有人想回到殘酷的內戰,但布干維爾和巴新的識字率不高,方言眾多,既容易溝通失誤,民眾也不難被煽動。如果激進分子失去耐心,局勢會發展到哪一步,誰也不敢說。
布干維爾的局勢也令一些世界大國關注。南太平洋的地理位置在二戰時已體現出重要性,戰后這一地區被美國及其盟友澳大利亞視為自己的勢力范圍。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日本,這次就出資幫助布干維爾舉行獨立公投。
近年來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南太平洋多國和中國的關系越來越近,也引起美澳的警覺。
有分析指,布干維爾如果獨立,在“建國”初期將需要大量的外援。有布干維爾當地領袖認為,中國將是援助這個“寶島”的最佳國家。
可見,布干維爾能否成為地球上“最年輕國家”,不僅巴新和布干維爾人關心,其影響還波及世界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