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摘要:當前,中國經濟結構和金融業態發展正發生深刻的結構性變化,呈現出由“重”向“輕”的共同特征,商業銀行也必須順應時代潮流,向輕型化發展。文章先對商業銀行輕型化的相關概念進行梳理,然后利用16家上市商業銀行相關數據對輕型化的影響要素進行實證分析,以據此有針對性地提出商業銀行輕型化的實現路徑。
關鍵詞:商業銀行;資本集約;輕型銀行
當前,中國經濟金融正呈現出深刻的結構性變化,其表現出來的共同特征就是由“重”向“輕”,金融正從傳統的高資本消耗、低效益效能、高成本投入的粗放重型經營模式向內涵集約式的輕型發展模式轉變。隨著新資本協議的執行、利率市場化的推進、金融脫媒、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以及客戶需求的多元化水平的提高等,使得銀行業規模擴張的粗放型發展方式不可持續。股份制商業銀行現有的經營模式面臨著嚴峻的考驗,這些都要求銀行業逐漸由“重資產、重資本”的粗放型模式向“輕資產、輕資本”的集約化模式發展,探索一條合理控制規模、轉型業務結構、加強資本管理的資本節約的輕型化道路成為了當前商業銀行探尋新發展的重要內容。
本文利用16家上市商業銀行的相關數據對輕型化的影響要素進行實證分析,根據實證結果,有針對性地提出商業銀行輕型化的實現路徑和保障措施,以期給同類型商業銀行輕型化發展提供具有方向性的參考。
一、商業銀行輕型化的影響要素
本文選取16家上市商業銀行,利用相關歷史數據建立面板數據,對商業銀行輕型化的影響要素進行相關性分析。
(一)樣本選取及數據說明
考慮到所選取樣本的代表性以及數據的可得性,本次最終選取了國內16家具有代表性的上市股份制商業銀行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包括五家國有商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八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華夏銀行、光大銀行、平安銀行)和三家城市商業銀行(北京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以各個銀行2010~2016年度的相關財務數據作為樣本數據,建立基于面板數據的計量模型。
(二)變量的選取及分析
1. 被解釋變量
本文此次實證所選取的被解釋變量為商業銀行加權風險資產收益率RORWA以及風險加權資產/總資產RWAR。之所以選擇以這兩個變量作為被解釋變量,首先,是因為商業銀行“輕型化”需要對商業銀行的盈利表現進行研究,而加權風險資產收益率在一定程度上同時兼顧了風險和收益,能夠較好地體現出商業銀行的資本內生性能力,衡量出商業銀行穩健真實的盈利能力。另外,商業銀行“輕型化”主要體現在商業銀行其風險資產權重的降低,這就與商業銀行調節其自身的資產結構緊密相關,故而在這里選取可以衡量商業銀行資產組合風險權重變化的商業銀行風險加權資產/總資產RWAR作為被解釋變量。
2. 解釋變量和控制變量
(1)資本狀況。商業銀行資本金風險控制能力與銀行資本實力的大小緊密相關,為考察商業銀行資本狀況與銀行輕型化的相關關系,這里選取資本充足率CAR作為量化指標進行分析。
(2)資產質量。商業銀行輕型化直接體現為銀行對自身資產組合管理以降低風險資產權重,傳統研究當中,一般選擇用不良貸款率NPLR作為衡量商業銀行資產質量的指標,所以在這里我們選取不良貸款率這個指標作為衡量資產質量的代理變量。
(3)費用管理能力。本文選取成本收入比作為能夠反映商業銀行費用管理能力的指標,借以考察股份制商業銀行費用控制管理力度與商業銀行輕型化之間的相關關系。
(4)風險控制能力。本文僅考察可能與股份制商業銀行輕型化之間存在相關性的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控制能力,分別選取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以及存貸比作為對所考察的內容進行研究的度量指標。
(5)客戶資源。本文選取能夠反映出商業銀行所擁有的客戶資源的存貸款余額作為考察指標,并且通過將存貸款余額除以總資產的方式來消除商業銀行規模因素的影響。
(6)其他控制變量。本文選取商業銀行總資產自然對數以及當年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GDP作為影響商業銀行輕型化的控制變量。之所以選取銀行總資產為控制變量,是因為通常而言商業銀行的資產組合配置具有一定的規模效應,商業銀行規模越大則能夠運用的投資工具也會更多,參與不同種類的資產業務可能性也越大,所以商業銀行的資產規模可能會對其輕型化有一定的影響。而GDP增長率是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引入GDP增長率則是為了控制經濟發展水平的變動對商業銀行輕型化的影響。
3. 變量的描述性分析
根據表2中統計數據可知,樣本銀行加權風險資產收益率均值約為1.696%,在所選擇的16家上市商業銀行中5大國有銀行僅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2010~2016年該項指標基本保持在均值水平之上,剩余8家股份制商業銀行、3家城商行中只有招商銀行一家銀行該項指標在這7年間超過均值水平,有多家銀行該指標都呈現出下降趨勢,這說明商業銀行在該項指標上的表現差異分化,銀行資本內生性能力不佳,輕型化發展良莠不齊,影響商業銀行穩健經營。風險加權資產占比最大值、最小值表現懸殊,說明部分商業銀行風險資產占總資產比重過大,承擔資產風險過重,輕型化發展需要商業銀行繼續調節銀行自身資產結構,降低風險資產比重。資本充足率、不良貸款率等其他指標皆呈現出一定程度的兩級分化,說明部分商業銀行在資本充足性、資產質量、費用管理能力、風險控制、客戶資源等不同方面可能表現不佳,處于弱勢地位。
(三)相關性分析
由表3中相關性統計分析可知,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與加權風險資產收益率呈正相關,這說明商業銀行資本越充足,資本內生性越強,商業銀行的輕型化發展越明顯;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與加權風險資產收益率呈負相關,代表商業銀行資產質量越差則越不利于其輕型化發展;存貸比與加權風險資產收益率呈負相關,即代表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越高,輕型化成效越低;客戶資源與加權風險資產收益率呈正相關,說明了商業銀行客戶資源越充足,越有利于商業銀行輕型化發展。
二、商業銀行輕型化的發展路徑
(一)完善經濟資本管理
第一、建立科學的經濟資本考核機制。大部分股份制商業銀行由于銀行內部缺乏完備的經濟資本考核支持系統,因而對銀行經濟資本的考核大多停留在模擬階段,所以各股份制銀行應加大這方面的資金、人力、技術等的投入,加快建立起以RAROC、EVA為中心的考核指標的機制,同時根據業務考核結果實施員工內部獎勵,促進資本績效的提升,加快本行的科學的經濟資本考核機制的建立。
第二、繼續擴大經濟資本運用管理范圍。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尤為重要,完善經濟資本管理還需要股份制銀行重視經濟資本管理和風險管理的有效融合,在經濟資本管理中嚴格監控銀行風險,加快以經濟資本為核心的全面風險管理建設,擴大股份制銀行經濟資本管理運用范圍,為全面經濟資本管理打下堅實基礎。
(二)推進資產組合配置轉型
第一、降低風險資產權重。從股份制商業銀行風險資產權重的角度來看,輕型化發展應當實現銀行資產從高風險權重資產業務轉移到低風險權重資產業務中去,加大非信貸類資產配置與交易,在資金業務領域實現精耕細作。同時,非利差資本業務應當穩健擴張,提高資金需求量小、效益高的非息差資產業務,比如債券投資、存放同業等資產業務,此類資產業務通常而言在加權風險資產中占比較低、流動性較強,能夠豐富股份制銀行資產配置選擇。
第二、加快推進信貸資產證券化。信貸資產證券化突出的特征就是資本占用率低。通過資產證券化的手段,例如證券、理財產品、信托及金融創新等來對銀行的信貸結構進行調節,可以有效地提高銀行資產周轉率,擴大收入來源,提高收益率,這對股份制銀行輕型化發展尤為重要。
第三、向資產配置專業化發展。其中,信貸向非信貸或零售業務傾斜,公司信貸、同業拆借向大金融市場交易、大資產管理等業務傾斜,實現重型資源向輕型業務傾斜,從而進一步推動銀行整體更輕。
參考文獻:
[1]于文強,郭繼輝,李燁,等.商業銀行轉型升級的內驅動力——基于創新效率視角的研究[J].金融論壇,2017(03).
[2]王曼怡,趙婕伶.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商業銀行轉型升級的路徑[J].國際經濟合作,2016(09).
[3]王娜,王在全.金融科技背景下商業銀行轉型策略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17(07).
[4]姚宏偉.商業銀行輕型化發展的交叉銷售策略研究[J].財務與金融,2017(04).
(作者單位:湖北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