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恒香
【內容摘要】實踐證明,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教學領域中的運用具有積極影響。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能夠對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能力進行培養,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促進課堂教學效率和效果的提升。本文通過分析初中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運用的主要優勢,進而提出了應用策略,以提升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主要優勢策略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可以打破和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他們可以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且小組合作學習的運用,能夠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促進課堂教學的互動,學生能夠輕松的完成學習任務,樹立良好的合作意識。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該教學模式的優勢,結合教學內容,有效的運用,充分發揮出應有作用,提升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一、初中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運用的主要優勢
初中數學知識難度有所提升,涉及到很多的內容,學生在理解和記憶上會存在一定的難度,要想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教師就要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采取有效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運用和創新。新課改下,教師需要將合作學習觀念和數學教學進行聯系,開闊學生的視野,幫助他們進一步認識和學習知識,這有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增加師生間互動和溝通,促進學生合作探究精神的培養[1]。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該模式,教師能結合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小組內合作探究和學習知識,學生在組內能夠活躍思維,勇敢的提出自己的見解,具體的分析知識,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這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提升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引導學生圍繞具體的知識討論,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提供適當的指導,讓學生評價以及歸納討論得到的結果,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讓學生學會從多個層面看待問題,進而促進課堂教學效率和效果的提升。
該模式的運用,還可以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以積累經驗,對有關的知識進行合理的整合,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探索,讓課堂教學可以順利的開展,提升教學的效率。要提升該教學模式的應用水平,教師就要結合教學內容,合理的給學生劃分小組,讓學生在組內合作學習,教師則提供相應的指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教學內容對教學任務進行明確和劃分,尤其是設計開放性問題時,要鼓勵學生使用不同的方法解決數學問題,讓學生學會一題多解,培養學生的數學問題解決能力。
二、初中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運用的策略
1.合理的給學生分組
對學生進行分組是該教學模式運用的基礎,分組的效果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和效果,因此,為了充分發揮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作用,教師就要合理的給學生分組。過去教師在應用該教學模式時,對于學生的分組缺乏重視,通常是讓學生自己選擇小組或者是就近原則組成小組,這就讓一些關系好的學生組成一個小組,雖然能夠調動學生交流的熱情,然而也存在不足,即學生之間太熟,會出現討論內容偏離主題的問題或是學生的水平差不多,無法互補[2]。當前教師要提升對學生分組的重視程度,要依據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劃分小組,組內需要有不同層次的學生,讓學生之間相互幫助,讓后進生可以學習優等生的數學學習思路、方法和習慣,不斷的改善自己的數學學習。另外,組內需要有活躍的學生以及安靜的學生,確保組內較為活躍的氛圍,帶動組員思考學習任務。學生在組內可以相互學習和幫助,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升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效果,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2.教師要合理安排合作學習內容
在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教師要合理的對合作學習內容進行安排。教師在制定合作學習內容時,要結合學生的情況,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該內容,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識,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例如,在學習魯教版七年級下冊“平行線的性質定理”時,因為知識較為抽象,學生的思維發展還不完善,要想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識,教師就需要合理的設計。教師在教學中要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在組內畫出線段以及各種類型的角,之后分析這些圖形以及知識點,進一步理解知識。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
3.加強對重點和難點的整合
初中數學教學中有較多的難點和重點,學生在理解和掌握上存在難度,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合作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組內分析重難點。教師在教學中運用該模式,能夠對這些重難點知識實施整合,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3]。例如,在學習魯教版七年級上冊“實數”相關知識時,教師就要在教學前先整合有關的重點以及難點,之后在教學中讓學生在組內理解實物、無理數和數軸點。教師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先在組內合作學習,把一些分數寫成小數,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識。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提升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另外,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觀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之間的合作以及交流也會得到加強,讓學生分析知識,能夠鍛煉他們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4.完善評價、激勵機制
教學評價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成果會體現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效果,因此,教師要制定有效的評價機制以及激勵機制,合理的評價成果,為之后的小組合作學習優化提供依據,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第一,教師要改變單一的評價方式,采取多元化的評價策略,如,教師評價、學生自評以及學生互評等,提升評價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第二,教師要科學的選擇評價指標,建立評價表,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能夠及時的評價自己的表現和組員的表現。教師要正確的引導學生,讓他們能夠客觀的做出評價,不要加入主觀因素。第三,教師要注重表揚、激勵和認可學生,通過口頭表揚以及物質獎勵等措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可以認真的投入到小組合作學習中,提升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例如,在學習完“二元一次方程組”的知識后,教師就可以組織開展多元評價活動,評價內容主要是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和課堂中的表現。要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可通過小組趣味知識回顧、問答競賽等方式實現,而對于學生的表現情況,就要利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讓教師了解各小組對于學習任務的完成度和參與情況,這樣可以讓學生樹立小組一體的意識,注重小組合作,全面的參與進去。
5.教師應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教師要明確自己的定位,這樣才能更好發揮出該教學模式的作用。教師是引導者、合作者以及組織者,然而以往在教學中教師通常不能讓自己加入到學生的學習中,自然就無法變成他們的合作者。對此,教師要改變觀念,在數學教學中扮演好學生數學學習的合作者角色。
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的優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加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所以,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合理的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科學的給學生分組,合理的安排小組合作學習內容,完善評價和激勵機制,提升該教學模式的應用水平,促進初中數學教學的發展。另外,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不斷的積累經驗,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進而有效的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霍達.探究初中數學教學的小組合作學習法[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6):40.
[2]唐保林.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化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20(6):76.
[3]張長義,董惠英.讓“合作”之花在課堂中綻放——淺談數學課上合作學習的策略[J].學周刊,2020(13):139-140.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市萊蕪陳毅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