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寧波市交通運輸局
近年來,寧波在積極謀劃高鐵、高速公路等主骨架的同時,全力推進國省道改造、“四好農村路”建設,著力拓寬便民路,建設平安路、奔康路、振興路、發展路,補齊交通基礎短板,構建內暢外聯的交通路網新格局。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城市交通發展
“十四五”時期,寧波將聚焦全域城區化發展要求,以快速交通系統串聯城市發展空間,以市政公共配套設施提升區域開發建設品質,進一步提升城市運行效率和協同融合水平,打造國內一流的便捷高效暢通之城。
完善城市“雙快”系統。加快市域“雙快”系統建設。有序推進以城際鐵路和快速路為主的區域“雙快”交通體系建設,打造區域聯系大通道,促進市域交通格局優化,強化“一核兩翼”鏈接度。增強市區“雙快”系統能級。按照網絡化、集約型的原則,構建以軌道交通和城市快速路為主線的中心城區“雙快”交通體系,強化城市發展骨架,以快速路網建設提升組團間聯系,促進中心城區空間結構進一步優化。加快推進鄞州大道快速路建設,強化東部新城—東錢湖新城、南部新城、寧波臨空經濟示范區等重要城市組團的快速聯系;加快推進世紀大道快速路建設,強化甬江科創大走廊南北快捷聯系;謀劃中心城區與梅山片區的快速路通道建設。
強化區間通道便捷互通。加快過江通道建設,促進協同發展。“十四五”期間,寧波將新開工建設跨江通道工程8個,建成6個,過江通道總數達34個。聯動姚江,建成西洪大橋,啟動邵家渡大橋建設,推動姚江兩岸協同發展。啟動開明街跨姚江步行橋建設,打造三江口核心區江上觀景平臺,有機串聯天一商圈與江北老外灘等商圈,激發三江口活力。激活甬江,啟動徐戎路過江通道、大運橋建設,強化鄞州與江北、鎮海與北侖濱江新城的便捷聯系,推動甬江兩岸共同發展。融合奉化江,加快建成新典橋,啟動首南橋、四明路過江通道、甬山橋建設,謀劃啟動句章橋等過江通道建設,加強奉化江兩岸聯系。加快組團通道建設,促進協同發展。加快“北融合”(江北—鎮海),加快鎮海大道西延等連接通道建設,強化片區東西向聯系。加快城莊路北延、康橋北路建設,增加北部片區南北向連接通道,促進北部片區與核心區的聯系。加快“南集聚”(鄞州—奉化),以鄞南片區為核心,加快推進明輝路向南延伸,重點打造奉化區域內“四橫兩縱”主干連接通道體系。加快“東拓展”(鄞州—北侖),加快推進東部新城核心區以東片區開發建設,打通五鄉北路,健全鄞州—北侖“五橫協同”的連接通道體系。
補齊基礎設施建設短板。織補干路網絡,補齊城市交通短板。結合土地收儲、軌道交通建設等工作,拓寬市區“瓶頸路”25條,主干網絡進一步優化。打通“斷頭路”,統籌推進跨鐵路、跨高速通道的政策協調和建設實施,加快鐵路兩側下穿通道建設。“十四五”期間,寧波計劃貫通跨鐵路、跨高速通道5條,打通“斷頭路”23條,建設里程約40公里。建設“聯網路”,加強對擁堵路段、擁堵區域的交通管控,強化堵點周邊的道路體系建設。強化快速交通與內部交通的快速轉換,注重快速路與城市主次干道的高效銜接。重點提升機場路、北外環快速路、東環南路、環城南路等全線各交叉口交通疏解能力。
構建外聯內暢的現代公路網繪就寧波公路壯麗畫卷
公路作為寧波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關鍵一環,是促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協調發展的強大動力。“十四五”期間,寧波將全力構建形成外聯內暢的現代公路網,加快建設寧波高水平交通強市,努力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當好“先行官”。
創新公路重大項目攻堅機制,力促項目快落地快建設。抓前期促提速。對于納入三年行動計劃庫的公路項目,及早制訂計劃、組織力量、落實費用,全部啟動并加快開展前期工作,形成“竣工一批、啟動一批、儲備一批”的梯次項目格局,實現由“資金等項目”向“項目等資金”轉變。抓開工促進度。繼續開展重大項目“掛圖作戰”行動,定期通報公路項目進展,完善行業部門專項督查、區縣(市)全面督查相結合的督查體系。抓融資促投資。創新投融資舉措,建立向銀保監局和金融機構推進交通項目機制,健全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協同工作機制。抓機制促保障。建立要素保障和問題困難動態梳理、督辦分辦機制,進一步完善局領導聯系重點區域重點項目制度、技術專家服務基層制度、重大項目蹲點服務制度。
深化公路質量安全精細化管理,打響品質工程建設品牌。立標準強品牌。推行設計標準化,不斷擴展工地標準化、施工標準化和工程管理標準化的覆蓋深度和廣度,嚴格施工過程控制和驗收把關,強化施工企業精品工程品牌意識,深化班組標準化品牌建設。抓質量保安全。緊抓建設單位負責人、監理工程師、項目經理三個關鍵人,落實企業質量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項目施工現場質量安全保障體系運轉的監管。謀創新增動能。積極推廣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完善隧道九臺套落實要求,加快淘汰公路落后工藝、設備,全面提高參建各方施工水平和管理水平。貫徹生態環保要求,管控高排放施工設備。推廣預制化、裝配化應用,積極探索在合同專用技術規范和專項定額中補充完善鋼筋骨架集中配送、小型預制構件集中采購等內容。優化交通工程預制裝配化產品質量監督機制,積極探索出廠合格證制度,推動交通建設施工企業轉型發展。
提升公路養護管理水平,打造人民滿意公路交通。抓決策提效率。全面建立以公路技術狀況為主要依據、全壽命周期費用最優的公路養護工程決策體系,提升養護資金的使用效率和路況水平。強養護優環境。堅持全面養護理念,及時開展日常養護,大力實施預防性養護,按需實施大中修養護,有效遏制路況質量下降,促進公路養護周期進入良性循環。加大預防性養護力度,推進從應急養護向周期養護轉變。高質量推進“兩路兩側”“四邊三化”等專項行動,以穿鎮公路、橋下空間為整治重點,推動通行環境大改善。充分發揮“路長制”督查職責,進一步健全公路巡查常態化制度和聯合巡查機制,堅持不懈抓好路域環境日常監管,做到問題不反彈、不回潮。加強高速公路橋下空間的監管工作,加強對橋下空間建設項目的行業指導,依法制止和查處橋下空間各種違法行為。強技術優服務。進一步落實農村公路養護主體責任,確保縣鄉道、重要村道經常性養護率達100%。有效推進公路保潔綠化養護市場化改革,“管養分離”提升養護資金投資效益和養護質量。
責任編輯:楊 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