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瑤,屠樂微,許優君,傅惠娜
浙江中醫藥大學,浙江杭州 310053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位于女性惡性腫瘤的第2位,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世界每年有27萬死亡病例和53萬新發病例,中國每年新發宮頸癌例數約占世界總病數的28%[1-2]。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是宮頸癌發病的必要因素,接種HPV疫苗能夠預防HPV的感染,從而減少70%左右的宮頸癌的發生[3]。HPV疫苗建議使用人群為9~26歲女性,近年來我國女大學生婚前性行為日趨普遍,性行為是HPV感染直接危險因素,因此女大學生是HPV疫苗接種的理想人群[4-5]。雖然二價、四價和九價HPV疫苗在我國多個城市社區醫院等地可以接種,但該疫苗接種為自費項目,影響女性接種行為。健康信念模式是從人們健康信念形成角度,解釋影響人們采取健康行為因素的重要理論模式[6],被用于探索各種長期和短期健康行為問題。本研究以健康信念模式為框架對影響女大學生對HPV疫苗自費接種意愿的因素進行分析,為今后開展健康教育活動提供依據及制訂相關干預措施提供參考。現報告如下。
本研究通過浙江中醫藥大學的倫理學審核。納入標準:目前在讀的浙江省內全日制女性本科學生,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近半年內參與過類似研究者,已接種HPV疫苗者,拒絕參與調查者。根據問卷的條目數(25個條目)10倍的原則,考慮10%的流失率,確定樣本量為275人。2017年7月至8月,采用方便抽樣法選取浙江省內(杭州、溫州等地)高校、符合納入和排除標準在校女大學生315人作為調查對象。
1.2.1調查工具
自行設計調查問卷《關于女大學生HPV的認知及HPV疫苗自費接種意愿調查問卷》。問卷以健康信念模式為理論框架,參閱國內外文獻[7-9],經專家函詢評測效度基礎上對45名女大學生進行預調查修訂而成。內容包括一般資料、HPV知識量表、接種HPV疫苗健康信念量表及HPV疫苗自費接種行為意圖。一般資料:年齡、戶籍、醫學生(是否)、性行為史(有無)、宮頸癌家族史(有無)。HPV知識量表:HPV相關知識及認知情況,共5題,采用單選和多選相結合的形式作答,其中單選題包括HPV認知情況、幼兒接種史的看法、HPV疫苗的評價,每題采用Likert 1~5級評分(非常不了解/非常有害賦分1分、基本不了解/有害賦分2例、有點了解/不確定賦分3分、相當了解/有益賦分4分、非常了解/非常有益賦分5分),得分越高,代表調查對象HPV認知水平越高或評價越高;多選題包括HPV傳染途徑和HPV信息獲得途徑,無評分。接種HPV疫苗健康信念量表:健康信念模式分3個因素含6個維度,個體知覺因素中含維度1知覺易感性(4個條目)和維度2知覺嚴重性(2個條目),對行動的期待因素中含維度3知覺到益處(3個條目)和維度4知覺到障礙(2個條目),調節因素中含維度5自我效能(1個條目)和維度6行動線索(2個條目),每條目采用Likert 1~5級評分,得分越高,信念越強。該量表維度總的Cronbach’sα系數0.673,可信度較好。HPV疫苗自費接種行為意圖:計1題,采用Likert 1~5級評分,得分越高,代表在近期自費接種HPV疫苗的可能性越高。
1.2.2資料收集方法
利用問卷星制作電子問卷,征得調查對象同意之后通過微信或QQ等網絡平臺發送問卷的網絡鏈接。在電子問卷最上方說明本次調查的目的、意義及問卷填寫方法,匿名填寫。通過網絡發放電子問卷315份,回收有效問卷302份,有效回收率95.87%。
1.2.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整理、統計和分析,以均數±標準差、百分比(%)做統計學描述,行為意圖的影響因素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
本組302人,年齡18~25歲,平均(20.78±1.21)歲;農村戶籍215人,城鎮戶籍87人;醫學生198人,非醫學生104人;有性行為史47人,無性行為史255人;有宮頸癌家族史8人,無宮頸癌家族史294人。
302名學生中僅有29人(9.6%)對HPV疫苗認知程度較高(HPV認知得分4~5分),102人(33.8%)能夠正確回答出HPV的最普遍傳染途徑,189人(62.6%)評價接種HPV疫苗是有益的,其中HPV知識來源主要來源于電視、網絡、報紙等媒體資訊(占比52.3%)。接種HPV疫苗健康信念量表得分18~70分,平均(46.74±2.06)分,其中維度1條目均分(3.28±0.51)分、維度2條目均分(3.84±0.62)分、維度3條目均分(3.48±0.54)分、維度4條目均分(3.18±0.66)分、維度5條目均分(2.82±0.95)分、維度6條目均分(3.23±0.75)分。HPV疫苗自費接種行為意圖得分1~5分,平均(3.39±0.79)分。
本組302名學生,由于本次調查對象為女大學生,年齡差距不大,故未作年齡特征與HPV疫苗自費接種行為意圖的單因素分析。其他一般資料與HPV疫苗自費接種行為意圖的單因素分析見表1。HPV不同認知情況與HPV疫苗自費接種行為意圖的單因素分析見表2。

表1 女大學生的一般資料與HPV疫苗自費接種行為意圖的單因素分析(n=302)

表2 HPV不同認知情況與HPV疫苗接種行為意圖的單因素分析(n=302)
將HPV疫苗自費接種行為意圖作為因變量,將單因素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HPV的認知、HPV疫苗的評價,以實際數值錄入)以及健康信念量表各維度(知覺易感性、知覺嚴重性、知覺到益處、知覺到障礙、自我效能、行動線索,以實際數值錄入)作為自變量,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HPV疫苗的評價、知覺易感性、知覺到障礙、自我效能及行動線索是影響HPV疫苗自費接種行為意圖的因素,見表3。

表3 HPV疫苗自費接種行為意圖影響因素的回歸分析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302名女大學生HPV疫苗自費接種行為意圖得分1~5分,平均(3.39±0.79)分,與行為意圖量表滿分為5分相比較,處于中等水平,說明女大學生HPV疫苗自費接種意愿一般,僅有29名(9.6%)女大學生對HPV疫苗認知程度較高,而英國、美國等發達國家女大學生HPV知曉率約為58%~75%[10]。接種HPV疫苗健康信念量表得分18~70分,平均(46.74±2.06)分,與該量表滿分70分相比,處于中等水平。從中提示,浙江省女大學生對HPV疫苗認知程度低,且對接種HPV疫苗健康信念一般,HPV疫苗自費接種行為意圖一般,因此需要引起重視。
3.2.1HPV疫苗的評價
本研究結果顯示,HPV疫苗的評價是影響HPV疫苗自費接種行為意圖的因素,即女大學生對HPV疫苗的評價越高接種HPV疫苗意圖越強。分析可能原因,對HPV疫苗的評價高的女大學生從小樹立起來了疫苗是預防疾病的觀念,對疫苗抱有積極的態度,認同“接種HPV疫苗可以有效預防HPV感染,并能減少70%左右的宮頸癌發生[3]”這一觀念,因此接種HPV疫苗意圖越高。而對HPV疫苗的評價不確定的女大學生,可能擔心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導致了其接種意圖較低。
3.2.2知覺易感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知覺易感性是影響HPV疫苗自費接種行為意圖的因素,即知覺易感性得分越高的女大學生接種HPV疫苗意圖越強。分析可能原因,知覺易感性是人們對于自己患某種疾病可能性的主觀判斷及形成的主觀信念,包括個人對醫生診斷的接受程度,對疾病發生、復發可能性的判斷[6],而知覺易感性得分越高女大學生對宮頸癌等疾病及HPV認知程度高、生殖健康知識較豐富,評估自己未來感染HPV的可能性較高,因此接種HPV疫苗意圖越高;反之較低。
3.2.3知覺到障礙
本研究結果顯示,知覺到障礙是影響HPV疫苗自費接種行為意圖的因素,即知覺到障礙得分越高女大學生的接種HPV疫苗意圖越低。分析可能原因,知覺到障礙是指人們采取某種行動所遇到的客觀上的或自己心理上的障礙[11],而HPV疫苗接種為自費項目,對還沒獨立的在校女大學生來說是客觀上障礙;其次,女大學生對HPV疫苗的安全性以及接種疫苗醫療機構的選擇仍然存在擔憂,也會在心理層面上造成障礙,因此知覺到障礙得分越高女大學生接種HPV疫苗意圖越低。
3.2.4自我效能
本研究結果顯示,自我效能是影響HPV疫苗自費接種行為意圖的因素,即自我效能得分越高女大學生的接種HPV疫苗意圖越強。分析可能原因,自我效能感是個人對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能力的主觀評估,成功經驗會增強自我效能,反復的失敗會降低自我效能[12],自我效能得分越高女大學生相對較自信,對HPV疫苗認知度高、個體經濟狀況較好,因此接種HPV疫苗意圖越強。
3.2.5行動線索
本研究結果顯示,行動線索是影響HPV疫苗自費接種行為意圖的因素,即行動線索得分越高女大學生的接種HPV疫苗意圖越強。分析可能原因,個體能否采取健康行為的促進因素,包括外在行動線索和內在行動線索。行動線索越多,個體采取健康行為的動力就越大[6]。因此,行動線索得分較高的女大學生通常是獲取HPV信息較多的人,了解HPV疫苗的接種各種益處,進而接種HPV疫苗意圖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