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日本、德國特約記者 王婉迪 孫秀萍 青木 ●張雪婷
隨著寒假的結束與新學期的開始,中國留學生陸續開始回校上學。然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仍受全球的密切關注,留學生返校是否會傳播疫情也成為許多人的擔憂。
目前,全球許多國家與地區都對疫情做出反應。2日起,美國開始禁止所有14天內到過中國的非美國公民入境。據美國CNBC新聞網報道,美國許多高校暫時取消了與中國的留學交換項目。更有學校要求曾到訪過中國的學生不允許參加課程,甚至暫時搬離宿舍,即便他們沒有到過武漢地區,也沒有任何肺炎癥狀。據路透社報道,以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為例,很多滯留在中國的學生正在進行自我隔離,學校試圖建立遠程教學系統,幫助他們繼續進行學業。一些學校表示,中國學生對于校方要求的防治措施“非常負責”,“他們與學校的溝通都非常及時到位”。
熱門留學目的地日本也是本次肺炎疫情中病例較多的國家。日本政府已經通過政令,若發現患者,可采取強制住院措施,且住院者的醫療費全免,不分國籍。一名私立大學教授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如果出現癥狀,不要自己去就醫,而應按日本政府要求,先打厚生勞動省設立的專線咨詢。
歐洲總體還沒有因疫情受到嚴重影響,但據英國“國際青年新聞網”報道,近日很多英國高校要求出現流感癥狀的學生自我隔離14天,并致電英國國家醫療服務(NHS)熱線,而不是自己去就診。德國傳染病預防與監控主管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國留學生如果發現出現疑似癥狀,應撥打緊急電話或致電各國的新型冠狀病毒熱線電話咨詢或求助。德國大學的外國學生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如果出現簽證問題,他們可以通過郵件告訴學校,由學校出具證明,再到相關部門延簽。
澳大利亞繼美國之后也開始限制來自中國的人員入境。據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報道,此次肺炎疫情正是澳大利亞高校放假期間,有考文垂大學教師表示,“從公衛角度也許是好時機,但從教育角度是大問題”。澳媒表示,限令可能令澳國際教育產業損失80億澳元(約合人民幣375億元)。澳洲大學聯盟要求澳政府為此前在機場扣押中國留學生一事道歉,并表示高校將靈活調整國際學生的課業程序,包括提供網絡教學、延遲開學等。從長遠來看,不少海外高校擔憂雅思、托福等標準化考試在中國暫停,會影響學生申學。英國大學聯盟表示,現在他們的首要任務就是支持高校的公共衛生問題,并解決在校生的簽證問題,此外還要防止高校對來自中國的學生“灌輸任何恐慌或質疑”。
這次肺炎疫情,導致一些中國留學生遭受歧視的目光,平衡健康與歧視問題成為許多高校的一大難題。有美國教師表示,“流行病確實可能產生于某一類人口,但歧視只會帶來傷害,無法解決任何問題”。據彭博社、英國《衛報》等多家外媒報道,許多高校與當地教育部門專門設立了相關咨詢部門,如果碰到類似現象,學生可以向學校反映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