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敏SUN Min;袁亮YUAN Liang
(三峽大學,宜昌443000)
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我國的快遞業務量逐年上漲,如圖1 所示,2019年,全國快遞業務量突破600億件,累計完成635.2億件,同比增長25.3%,增量規模連續兩年超過100億件。

圖1 2010-2019年全國快遞業務量變動情況(單位:億件)
快遞市場的高速發展給我國物流行業帶來了極大的挑戰。菜鳥驛站,作為菜鳥網絡五大戰略方向之一,是由菜鳥網絡牽頭,建立面向社區和校園的物流服務平臺。[1]菜鳥驛站作為物流聯盟,同多個快遞公司合作,為用戶提供包裹代收服務,為解決物流行業的“最后一公里”問題而努力,使用戶獲得更好的物流體驗,提升行業的服務能力。截止目前菜鳥驛站全球包裹服務覆蓋超過220 個國家,日均訂單處理能力超過200 萬單,已覆蓋高校校區超3000 所,服務高校師生人數超過2800 萬。菜鳥驛站憑借其擁有阿里云的海量數據和領先的物流技術等優勢在近幾年迅速發展,但菜鳥驛站同樣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缺乏專業型人才、盈利模式單一等,這給驛站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程度的阻礙。
隨著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的發展,以及大學生購買能力的增強,網購成為了越來越多大學生首選的購物方式。2019年全國校園快遞超過30億件,人均快遞達78件,是全國人均快遞42 件的1.8 倍。
校園快遞市場的迅速發展使得各大快遞公司紛紛入駐校園,但各個快遞公司各自為政,分散在校園里,給學生帶來了取件位置不集中、取件效率低等問題。校園快遞站點以學生宿舍園區的地理位置來分布,由于快遞數量大,校園快遞的取件方式以自提為主。大學校園與社區不同,它的人流量更大,每天龐大的快遞量和學生扎堆取快遞的現象給各個快遞點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學生由于課業繁忙等原因,通常會選擇在中午和晚上取快遞。在這兩個時間段經常能看見快遞點門外學生排著長隊取快遞的場景。特別是每年的雙十一活動期間,各大快遞點頻頻爆倉,快遞業務能力收到了極大考驗,如何提高取件效率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2016年菜鳥驛站開始進入校園,旨在提升物流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菜鳥驛站通過校企合作,校方將場地租賃給快遞企業,快遞企業負責經營。驛站代收中通、申通、圓通、韻達等國內快遞,解決了之前取件位置不集中的問題,為學生取件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同時菜鳥驛站借助阿里巴巴的大數據物流協同平臺,自主研發快遞包裹收發系統,依托菜鳥裹裹等APP,為校園師生提供優質的校園本地化物流服務。[2]
通過對高校菜鳥驛站的深入調查研究,得出目前菜鳥驛站的主要特征如下:
2019年菜鳥驛站開始使用高拍儀,通過高拍儀可以實現掃碼秒取快遞。取件方式由原先的報取貨號給工作人員變成了自己根據取貨號和貨架上的標簽提示找到包裹,然后通過菜鳥裹裹提供的身份碼取走快遞。相對于以前出示證件、手寫記錄而言,取件方式的智能化大大提高了取件的效率與準確性。
高校菜鳥驛站大多位于學生住宿區域的中心位置,位置合理,方便學生取件。在菜鳥驛站入駐校園之前,學校的各個快遞點的位置較分散,不便于學生取快遞。
在菜鳥驛站入駐校園之前,各大快遞公司還處于“擺地攤”階段,錯領、丟件時有發生,用戶滿意度低。菜鳥驛站采取實名簽收的方式,取件時需要出示身份碼才能拿走快遞。菜鳥驛站的取件方式改變之后減少了拿錯快遞的次數。盡管仍會出現少數拿錯快遞的現象,調研發現所有驛站都安裝了攝像頭,當學生的快遞被誤取后,可以在驛站查看監控,從而快速找回自己的快遞。
由2019年教育部披露的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數3833萬可知,高校學生數量龐大,校園快遞市場潛力巨大,加上學生購買力的增強,消費頻率高成為了高校電商消費的一大特點,目前全國高校菜鳥驛站日均處理包裹數超過百萬,在開學季、電商平臺促銷季、節假日等時段,包裹數量還會有所提升。
高校菜鳥驛站普遍都存在經營面積小的弊端。受到經營面積的限制,驛站能夠擺放的貨物架數量有限,倉庫通道較窄,導致學生取快遞排隊的隊伍往往就占了倉庫通道的一大半面積,給其他學生取快遞帶來了不便,也降低了取快遞的效率。尤其是在雙十一活動期間,驛站為了存放更多的快遞,只能在外擺攤。
菜鳥驛站自2017年正式啟動“回箱計劃”,消費者通過掃描二維碼參加活動,捐贈10 個紙箱,菜鳥就會聯合公益組織以個人名義種一棵樹,另外回收的紙箱經過消毒、加工后將被制成包裝箱再次用于快遞行業,解決快遞紙箱回收難題。可是通過調查發現快遞站點外擺放的綠色回收箱中回收的紙箱數量很少,部分收回的紙箱破損嚴重,不能二次利用。導致這些現象發生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取件人數過多,學生不愿意在擁堵的情況下去拆包裹;二是驛站對綠色回收紙箱計劃推廣不到位;三是學生的環保意識有待進一步提升。
驛站的工作人員由少數的正式員工和大量的兼職人員構成,驛站為學校勤工儉學的學生提供了一定數量的工作崗位,但這些兼職學生的專業不對口,對于一些特殊快件的處理不夠專業,導致驛站的服務質量達不到高標準,缺乏專業的管理人員。
校園菜鳥驛站以代收快遞、匯集寄件為主營業務,盈利模式單一,驛站內的收益少,加之派件費有所降低,扣除相關成本之后,驛站的營業利潤很低。取件方式變得智能化之后,驛站的工作人員應該利用空閑時間積極開展驛站副業。
為了提高學生捐贈紙箱的積極性,使學生加入綠色環保的行動中去,菜鳥驛站可以對捐贈紙箱達到一定數量的學生給予獎勵,例如寄件時可以享有一定的優惠或者能獲得小禮品等。另外,菜鳥驛站還可以鼓勵在驛站取件的學生幫助宣傳綠色回收計劃,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驛站應該將回收的紙箱進行分類,對于能夠直接利用的紙箱,驛站可以在寄件過程中二次利用,從而減少驛站的成本,對于不能直接利用的紙箱,驛站可以與學校附近的紙殼廠合作,將紙箱進行回收加工,這樣能夠節約資源,深入踐行“綠色物流”的理念。
對于經營面積太小的問題,驛站應根據成本效益原則,綜合考慮是否應該對驛站進行擴建。若擴建,則應對擴建后的驛站增設貨物架,將當日快遞和昨日快遞分開貨架擺放,利用調整型SLP 方法改變菜鳥驛站的布局和取件的動線,變為兩個“L 型”動線進行自主取件。[3]利用調整型SLP 方法對擴建后的快遞點的布局做出優化調整后,將會進一步提高取件效率。
菜鳥驛站應加強與高校的合作,共同培養新型數字化物流人才。可以與學校合作開展高校智慧物流師資培養、學生創新創業團隊培育、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實踐、助力應用型教學研究,還可以為學校物流專業的學生提供實踐機會,讓學生能夠進入驛站,參與物流末端的工作,從實踐中學習。
驛站應結合自身的屬性積極拓展業務。考慮到驛站房租的因素,驛站在開展副業時不能選擇那些占地面積過大的業務,因此驛站可以考慮開展線上業務。
驛站每天能接觸到大批的學生,所以驛站可以在學生取件之后,引導學生添加驛站的微信號或者加入驛站的微信群,通過發朋友圈以及在微信群中與學生互動,拉進與學生的關系,也有利于驛站開展一些線上副業。驛站可以開展以下幾種類型的副業:
3.4.1 開展線上團購
驛站可以在微信群中開展團購活動,驛站不僅可以線上銷售商品,還可以與學校周邊的一些電影院和健身房合作,在線上銷售優惠的電影票和健身卡,與商家溝通,為學生提供盡可能低的價格,學生拼團購買能夠享受更大的優惠。
3.4.2 畢業生行李托運
每年到了畢業季都會有大量的同學選擇將行李寄運回家,驛站應該與其他物流公司合作,利用價格優勢來吸引學生。可以采用團購價活動,四人一起寄行李可以享有九折的優惠,八人一起可以享有八五折的優惠等。
3.4.3 廣告位
驛站作為一個天然的“流量池”,可以與商家共享驛站流量。驛站可以讓商家租驛站內的位置來貼廣告,從而獲取一定的收益。
我國的物流服務越來越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為第四方物流代表的菜鳥驛站應不斷優化其經營模式和管理方式,提升驛站的盈利能力,充分利用阿里云平臺的大數據,進一步解決我國物流行業的“最后一公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