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虎LIU Hu;鄭和潤ZHENG He-run;朱永帥ZHU Yong-shuai
(中國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鄭州450001)
隨著我國當前社會經濟的不但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內的高層建筑需求也越來越大,對于高層建筑的質量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就目前高層民用建筑而言,大多采用框架剪力墻的結構,雖然這種墻體結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的抵抗變形能力較強,但在施工工藝方面,后砌填充墻與主體結構框架梁的連接裂縫問題一直是困擾施工單位的主要難題,尤其是在傳統施工工藝中,填充墻頂部的施工工藝斜磚砌筑工藝并不能有效將斜磚頂部與梁底緊密結合,通常會產生一定的裂縫,從而導致墻體的防水保溫效果并不理想。而在《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11)9.1.9 中則規定“填充墻與承重主體結構間的空(縫)隙部位施工,應在填充墻砌筑14d 后進行”,但后砌填充墻頂部所采用的塞縫法的具體施工做法未有明確的要求。綜上所述,本文所倡導的后砌填充墻頂部與混凝土結構梁底塞縫施工技術在滿足相關規范的情況下,采用塞縫取代頂磚斜砌,成功解決了后砌填充墻與主體結構間存在裂縫這一質量通病,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施工流程。
要在填充墻頂部與主體結構梁底之間必要留有30-50mm 的縫隙,靜置14 天后,通過使用防腐木楔在砌體填充墻頂部兩側交錯塞緊,而后用膨脹水泥砂漿進行塞縫。
本施工工藝適用于高層民用住宅建筑后砌填充墻,具有較大的可復制性。
為了能夠保證膨脹水泥砂漿塞縫的緊密程度,在填充墻和主體結構的梁底之間要留夠一定的間隔距離。除此之外,必須要在靜置14 天后,等到墻體充分沉降完成以后,才能夠繼續進行塞縫處理。在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塞縫之前,要采用防腐木楔給予墻體一定的預壓力。
樓面清理→放線定位→構造柱及墻體植筋→構造柱鋼筋綁扎→二次導墻(混凝土或灰砂磚)施工→砌塊填充墻施工(隨砌隨測,垂平檢查)→構造柱、圈、過梁、窗臺壓頂施工(支模、鋼筋綁扎、灌注混凝土、拆模)→膨脹水泥砂漿塞縫(間隔時間14d)→二次塞縫(墻體另一側)→噴漿養護→掛網抹灰。工藝流程圖如圖1 所示。
①施工準備。
1)一是在施工前,必須要由專業的技術人員對施工場地的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進行填充墻體塞縫技術的交底培訓和安全培訓,要保證現場的管理人員對相關作業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從而提高施工場地的安全系數;而對于施工人員而言,要掌握該技術的施工要點,從而提高施工質量。

圖1 工藝流程圖
2)二是施工所需要的器具準備有:沖擊鉆、專用裁磚工具、噴水壺、塞縫槍、射釘槍、剪刀、鋼鋸等其他必備施工工具等。
3)三是施工所需要的材料準備有:膨脹水泥砂漿、射釘及墊片、防腐木楔、鋼絲網等。

圖2 防腐木楔

圖3 鋼絲網
4)四是施工場地中需要注意的運輸問題和分類問題。在運輸粉煤灰蒸壓磚、蒸壓加氣塊以及其他相關砌塊的運輸和裝卸過程中,要有序進行裝卸嚴禁隨意的拋擲和傾倒。在對相關材料進行分類時,要按照類別和規格的不同擺放整齊,同時堆置的高度以不超過兩米為宜,過高的高度容易出現倒塌的問題。除此之外,對于一些特殊的建筑材料,例如加氣混凝土砌塊要注意防止淋雨的問題。
5)五是樓層在施工前需進行清理,主要包括地面、墻柱梁等構件表面的浮漿清理工作。
6)六是定位放線問題。首先要依據建筑圖紙中所顯示的墻體位置進行放線。放線的內容主要包括:地面上所彈出的墻體砌筑控制線以及主體砼柱墻上彈出墻體砌筑的標高控制線。除此之外,還需要根據墻底部的燒結普通磚砌筑或者通過計算現澆混凝土坎臺高度、門窗洞口的高度以及墻體圈梁的高度的砌塊來進行砌筑。
7)七是對墻體進行植筋。對墻體植筋要按照墻體砌塊皮數進行拉接筋。
8)八是在施工過程中,如果墻體高度較高時需要按照設計要求在墻體的中央或者是在么窗洞口的位置上方加設腰帶。
②制備砂漿及防腐木楔子及其他材料。
1)膨脹水泥砂漿的制備:水泥砂漿配合比采用m水泥:m砂:m水:m石灰=1:4.24:0.83:0.3。膨脹劑按內摻法加入水泥砂漿,摻入量為5%。
2)防腐木楔子的制備:契型木楔厚度30-50mm 不等,長度100-150mm,采用防腐瀝青浸泡、晾干。防腐木楔如圖2 所示。
3)鋼絲網:鋼絲網采用12.7×12.7,直徑0.9 的焊接鋼絲網。鋼絲網如圖3 所示。
③填充墻砌筑時應嚴格按皮數桿進行,保證墻頂留有一定的空隙,空隙控制在30-50mm 范圍內。
④木楔安裝間隔宜小于600mm,且應在墻體兩側交錯布置,安裝木楔擠緊為宜,露出墻面部分使用鋼鋸切除。
⑤填充墻墻體頂部和主體結構梁、板底部應進行濕潤,待至表面無明水時,方可在縫隙處進行甩漿。
⑥膨脹水泥砂漿塞縫。
1)為保證塞縫填充密實,應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漿,嚴格控制配合比。
2)塞縫分為墻體兩側進行,墻體一側塞縫完畢且凝固后,方可進行墻體另一側的塞縫施工。
⑦填充墻墻面噴漿后,采用射釘和墊片固定鋼絲網,固定間距為300mm,鋼絲網網寬不小于300mm,搭接長度不小于150mm。
①塞縫預留空隙過大或過小,后續塞縫施工過程難度大。②使用木楔施加預壓力時,砌塊易受到損壞,觀感質量差。③塞縫連接處及表面易出現裂縫。
①填充墻墻體頂部與主體結構梁底之間預留縫隙應介于30-50mm 范圍內,允許誤差為±10mm。砌筑時,應按照排版和控制線進行施工,嚴格控制灰縫厚度,避免預留縫隙過大或過小。②木楔塞緊即可,切勿暴力施工,以免損壞砌塊,影響觀感。③填縫時,應嚴格控制水泥砂漿配合比,應嚴格控制膨脹劑含量,砂含泥量不宜大于3%,宜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漿。禁止作業人員加水改變配合比,以免因水灰比過大出現裂縫。④填縫應密實,表面與墻體齊平,防止表面出現干裂現象。⑤將鋼絲網調整平整,使用射釘及墊片將鋼絲網固定牢固。鋼絲網勿緊靠墻面固定,距墻面需留有約10mm 的間距,搭接處應滿足搭接長度。
相較于傳統的后砌填充墻施工工藝中的頂磚斜切法,本文主要采用了以膨脹水泥砂漿塞縫施工方式,極大地減小了施工難度。除此之外,也減少甚至消除了填充墻頂部塞縫墻面開裂質量通病,不僅降低了質量損失和安全隱患風險,同時也降低了填充墻頂部塞縫縫隙小所帶來的勞動力成本。既能夠有效節約相關的材料成本,還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為居民使用和生活帶來便利,也提高了承包商的經濟收益。除此之外,本文所采用的以膨脹水泥砂漿塞縫施工方式具有較強的可復制性,在為后續住宅建筑二次結構塞縫砌法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借鑒經驗的基礎上,還能夠有效應用于其他建筑施工的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