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霞ZHU Hai-xia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00)
燕房線信號系統采用全自動運行方式,列車喚醒、休眠、出入庫、正線運行、自動折返等作業均由信號系統自動控制完成。現結合北京軌道交通燕房線工程質保期內信號系統(2018-1-1 至2019-12-31)的運營期間的信號系統故障數據,評估燕房線信號系統的RAM 指標。
CBTC 信號系統由ATP、ATO、聯鎖、DCS 系統等系統組成。
ATP 子系統實現基于通信的列車控制CBTC 模式以及基于應答器的點式列車控制BLOC 模式;ATO 系統實現全線的列車自動啟動、加速、巡航、惰行和減速停車等過程,實現全自動無人駕駛;聯鎖子系統對應系統三級控制模式實現相應的控制功能,在CBTC 模式下,結合移動閉塞要求提供相關的進路信息,由區域控制器發送移動授權;在點式降級模式下,可結合固定閉塞要求提供相應的點式進路信息,由有源應答器發送移動授權;在站間模式下,實現傳統的聯鎖功能;DCS(數據通信系統)可以實現地面設備、地車設備間的數據傳輸。此報告的評估范圍為北京軌道交通燕房線信號系統運營期間的RAM 表現,包括如下子系統:計算機外圍設備;電源設備(含UPS);ATP/ATO 地面設備;ATP/ATO 車載設備;計軸設備;DCS 設備;聯鎖設備。
根據北京軌道交通燕房線合同《通用技術部分》、合同技術冊等相關要求,信號系統須達到的RAM 指標如下所示:
ATP/ATO 地面設備,MTBF≥100000h,MTTR≤240min;
ATP/ATO 車載設備,MTBF≥150000h,MTTR≤30min;
計算機外圍設備,MTBF≥50000h,MTTR≤45min;
計軸設備,MTBF≥175000h,MTTR≤30min;
DCS 設備、聯鎖設備、電源設備(含UPS)MTBF≥100000h,MTTR≤30min;
信號系統可用性≥99.98%。
北京運營公司提供了燕房線質保期(2018-1-1 至2019-12-31)的故障數據,原則上,在對RAM 指標進行考核時,統計的故障應為造成系統功能失效的硬件故障,不考慮軟件/數據失效經過核實用于本次RAM 考核計算的故障列表詳見表1。
北京軌道交通燕房線目前有16 列車投入運營,車載信號設備累計運行時間按月分別計算,按照運營公司的統計數據:燕房線西段單程平均運行時間為1550 秒,折返時間為425 秒;列車的出段時間為125 秒,入段時間為125秒;開行車次為平日302 次,雙休264 次;每日運營的列車數為平日11 列,雙休7 列。
車載子系統累積運營時間=(工作日*302+休息*264)*(1550+425)/3600+(工作日*11*(125+125)+休息日*7*(125+125))/3600
注:車載子系統中的AOM 插箱在非運營時間也一直處于帶電狀態。
軌旁信號設備(包括軌旁設備和車站設備)每日的運行時間為24 小時,每月運營總時間為:整套設備的運營時間=運營天數*24
非車載子系統的運營時間=整套設備的運營時間*系統數量
設備系統可靠性,一般通過MTBF 來衡量。MTBF 單位為“小時”,它反映了硬件設備的時間質量,是體現系統硬件設備在規定時間內保持功能的一種能力。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系統總運營時間=系統設備套數*系統考核期的累計工作時間。

表1 各子系統故障統計

圖1 可靠性計算結果

圖2 可維護性計算結果
系統的可維護性,一般通過MTTR 來衡量。從維修人員接觸故障設備并允許維修,到故障設備完全恢復其設計使用功能所經歷的時間,其中需要扣除由于外界條件終止修復的時間,計算公式如下:

系統設備的可用性,一般通過MTBF 和MTTR 計算得出,系統的整體可用性,是其各子系統可用性的乘積,子系統和系統整體可用性公式如下:

系統可用性的計算公式為:AS=A1·A2·…·An。
結合故障數據、可靠性指標的計算方法,對燕房線信號各系統RAM 指標做出計算。電源設備、ATP/ATO 地面設備、聯鎖設備考核周期內未發生故障,可靠性均滿足合同指標要求,見圖1。
各子系統可維護性滿足合同指標要求,詳見圖2。
考核周期內可用性均滿足合同指標要求,詳見圖3。
按招標合同中的考核原則:在質保期內,任何一個考核周期(連續12 個月)內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維護性指標符合要求,即滿足合同要求。綜上所述信號系統各周期各子系統可維護性、可用性、可用性均滿足合同RAM 指標要求,RAM 指標考核通過。

圖3 可用性計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