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絹入
【中圖分類號】R32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1-004-02
小兒肺炎會對小兒的身體健康產生較為嚴重的影響,但是往往還有很多小兒家長沒有意識到肺炎的嚴重性。小兒肺炎是兒科常見疾病,嚴重威脅著我國小兒的身體健康,無論是發病率還是死亡率在我國小兒疾病當中都占有很高的比例,并且,小兒肺炎多發病于春季。通常情況下,小兒肺炎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但是以外界細菌感染最為常見,其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發熱、咳嗽以及呼吸困難等等。小兒肺炎的護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降低小兒肺炎的死亡率,并且起到了促進小兒肺炎早日康復的作用。很多家長對小兒肺炎的理解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也正是由于這種偏差的存在導致其對小兒肺炎的重視程度不夠,這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小兒肺炎的治療,從而使得小兒的身體健康受到嚴重的影響。小兒家長以及監護人應該對小兒肺炎的嚴重性有清晰的認知,小兒肺炎并不是“小兒科”。基于此,本文就小兒肺炎的發生原因以及治療方式進行了如下綜述:
1 您知道致使小兒肺炎發病的原因有哪些嗎?
對于嬰幼兒時期的小兒來說,自身免疫能力相對較差,對外界環境的抵抗能力也很差,這也是導致其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關鍵,當小兒的呼吸道受到外界細菌侵染之后,引起小兒肺炎發作的可能性也會大大增加。嬰幼兒的肺泡數量較少,這也會導致嬰幼兒的肺組織含量出現不足的情況,并且幼兒的肺間質比較旺盛,這也就導致肺臟的彈力組織功能性較差,并且肺間質中血管較為豐富,出現支氣管堵塞的可能性也很大[1]。并且,嬰幼兒的呼吸肌發育能力較差,并且肺活量較小,這也導致了嬰幼兒容易出現炎癥以及病變的情況。同時,疾病的發作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小兒患有肺炎的概率產生一定的影響。例如,當小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麻疹或者存在發育不全的情況,這時候的小兒患有肺炎的可能性更大。
2 小兒肺炎的臨床表現
對于嬰幼兒階段的小兒而言,其患有肺炎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當小兒患有肺炎之后,其主要外部表現體現在周身發熱、咳嗽以及呼吸困難等等癥狀,并且,這時候的小兒還會經常出現缺氧的情況,嚴重的還可能存在抽出、精神不振以及食欲下降的情況,這會對患兒的成長發育產生嚴重的影響。對于肺炎的重癥患兒來說,其出現心力衰竭以及心率加快等等心腦血管疾病的可能性要遠遠大于一般小兒。在對患有肺炎的小兒進行胸部聽診操作的時候,可以感受到小兒胸部有哮鳴音。
3 小兒肺炎的治療
通常情況下,小兒肺炎的發作與季節性原因有很大關系,春、秋是小兒肺炎的高發季節。當發現小兒有類似于肺炎的臨床癥狀表現之后,應該及時將小兒送到醫院進行診斷檢查,當確診小兒患有肺炎之后,應該及時對其進行治療。在進行治療藥物選擇的過程中,應該根據現階段患兒肺炎的嚴重程度以及身體狀況對清熱藥物的種類以及劑量進行明確,這是非常關鍵的。其次,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應該保證幼兒生活環境的安靜、整潔,同時還應該保證室內空氣的流通性。在對肺炎患兒進行護理的時候,應該將其分為急性期、恢復期,這樣更加方便對患兒進行安置,同時按照不同發作階段對患兒進行安置還可以有效起到避免交叉感染出現的作用。在患兒休息的時候,還應該做好精神安慰工作,保證患兒在臥床休息的期間不會受到外界因素的打擾,由于肺炎出現病變的可能性較大,并且病變頻繁,讓患兒保持安靜休息的狀態,可以使患兒減少氧氣的消耗量,從而使患兒的肺部功能得到保證[2]。當患兒的病情得到一定緩解之后,應該讓患兒進行適當的運動,從而提升患兒的肺通氣量,這樣也會起到促進患兒分泌物排出的作用。由于小兒的肺組織功能發育尚且處于不健全的狀態,并且嬰幼兒肺泡的數量與成人相比較少,肺組織中的含氣量也相對較少,當肺組織出現炎癥的時候,勢必會對患兒的肺部功能性產生較為嚴重的影響。因此,要注意對患兒進行科學合理的氧氣供給,在患兒吸氧的時候,相關醫務工作人員應該隨時檢查患兒鼻導管是否達到深度,這樣才能夠有效保證患兒管腔的整體通暢性。在對患兒進行給氧的時候,還應該注意應用間歇性給氧的方式,這樣可以避免患兒因為長時間吸氧而出現肺部組織充血的情況。
此外,在飲食結構的安排上是非常關鍵的,對于肺炎患兒來說,其身體多項功能低下,當患兒出現體表發熱情況之后,體內能量就會出現大量丟失的現象,這時候的患兒對于水分以及熱量的消耗速度較快,在對其進行飲食供給的時候,應該注意對飲食結構進行精準搭配。對于病情較為嚴重的患兒而言,要暫時禁食12h左右,由靜脈進行能量供給。當患兒的病情逐漸穩定之后,可以給患兒食用一些高熱量、高營養并且富有維生素的食物,食物應該以流質或者半流質為主。對于新生嬰兒來說,應該盡量應用母乳喂養,在對患兒進行喂食的時候,應該將患兒的頭部抱起,乳頭的大小應該適宜,避免患兒出現吸吮費力以及嗆咳的情況,尤其是對于病情較為嚴重的患兒來說,乳汁吸入引起患兒嗆咳,有可能會導致患兒出現窒息的情況,并且喂食速度應該得到合理控制,切忌不能喂食過飽,這會對患兒的消化以及呼吸產生一定的影響[3]。
在對肺炎患兒進行治療的時候,通常情況下,藥物治療只能起到輔助作用,并且見效較慢,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應該以輸液治療為主。在對小兒肺炎患者進行輸液治療的時候,首先應該注意對小兒輸液的部位進行精準選擇,通常會選擇在小兒的兩側顳部靜脈進行輸液,并且在展開輸液操作的時候,應該將針頭進行固定,避免在輸液的過程中出現針頭脫落的情況,這樣一來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靜脈穿刺的成功率,起到了對患兒血管的保護作用。在進行輸液操作的過程中,還應該對點滴的速度進行精準控制,其主要根據現階段患兒的體質情況進行控制,一般情況不會超過10滴/min。對于重癥肺炎患兒來說,會伴有水電解質紊亂的情況,這時候應該注意對患兒攝入足夠的營養。要密切關注患兒用藥前、用藥中以及用藥后的反應,一旦患兒出現異常的情況,應該及時對患兒采取針對性措施。
參考文獻:
[1] 王小葉.小兒肺炎的護理體會[J].飲食保健,2018,5(48):127.
[2] 達力哈·哈拉克拜.多巴胺聯合美托洛爾治療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效果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22):91.
[3] 崔衛華.持續性護理模式干預對小兒肺炎患者臨床癥狀 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醫藥前沿,2018,8(18):27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