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捷
【中圖分類號】R54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1-009-01
隨著人們的生活條件不斷提升,快節奏的生活和較大的家庭、生活壓力導致大部分女性缺乏孕前保健意識,因而導致各種妊娠問題頻繁發生。在二胎政策放開后,國家更加提倡優生,主要是提高分娩質量。為了確保廣大孕期媽媽們生出健康的寶寶,就要加強孕前準備工作,提高孕婦的孕前保健意識,本文將重點介紹孕期孕前保健的重要性及相關孕前注意事項。
一、孕前保健的相關知識
(一)孕前保健人群。醫學上將孕前需要保健的人群劃分為以下幾類,第一類在15~45歲期間的未婚或準備結婚的育齡男女;第二類既往有重大疾病史且以往有不良孕產史的女性;第三類年齡超出35歲以上的青年必須加強孕前保健;第四類采取避孕措施后又準備生育的夫婦;最后一類是日常的工作環境接觸有毒、有害、有輻射等類型的育齡夫婦。
(二)孕前保健的優勢
(1)提高新生兒分娩質量。臨床調查研究,未接受孕前準備工作的孕婦分娩出的后代出現先天性疾病的發生率較高,而接受孕前保健服務的產婦分娩出的新生兒發生畸形的比率相對較低。因此,加強孕前保健工作,有利于減少畸形胎兒的發生率。
(2)減少非意愿受孕率。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改變,臨床中未婚先孕的情況較多,而已婚夫婦因為忙碌的工作和蒸蒸日上的事業導致非意愿懷孕時有發生,其中多數選擇人工流產,若接受孕前保健服務,可極大地減少非意愿懷孕情況。
(3)加強落實保健工作。以往的孕前保健工作主要是宣講先天性疾病風險,發放葉酸,但因為宣教內容簡單而缺乏個體差異,而婚前檢查自愿參與率低,很多地區的保健工作落實不到位。孕前保健可補充由于婚前沒有接受保健服務的夫妻對所造成的保健知識的缺漏,同時進一步加強對雙方身體的全面檢查與評估,根據自身特點接受備孕指導和孕前相關知識的普及,從而降低出生缺陷風險。
(4)有利于雙方身心健康。孕前保健工作可指導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群通過改變生活方式,摒棄不良生活習慣及嗜好來改善自身的病情,避免疾病對自身和懷孕的影響,同時通過心理疏導來幫助備孕有壓力的人群減輕焦慮。
二、孕前保健內容
熟悉孕前保健的相關內容,可根據自身特點尋求相應的備孕建議和指導,樹立正確的孕期孕前保健意識。
(一)禁止近親結婚,對于高齡女性應特別注意孕前準備工作。
(二)最好在備孕前提前接種乙肝、風疹等疫苗。
(三)檢查雙方的身體狀況,相互了解雙方身體可能對胎兒產生的不利因素。
(四)在專業、正規的醫院咨詢自身的家族遺傳病及以往產生的不良孕史,尋求專業解答。
(五)指導服用葉酸的時間及劑量,科學合理膳食。
(六)健康生活方式,摒棄不良嗜好,保持心理健康,盡量在生理及心理方面達到最佳的備孕狀態。
三、孕前相關注意事項
要想孕育出一個健康的寶寶需要在孕前及孕期加強各方面保健工作,女性自身要提高保健意識,調整自己的心態,要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量的運動,為健康備孕提供更多有力空間。
(一)生活注意事項。雙方應合理安排生活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調整好心態,適量地參與有益身心的活動,加強鍛煉身體,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盡量避免親密接觸寵物,戒煙戒酒,補充葉酸,合理膳食,科學管理體重,避開裝修環境及有毒有害有輻射物質的接觸。
(二)身體注意事項。夫婦在備孕前應接受孕前檢查,以全面了解雙方的身體情況,發現嚴重影響懷孕的疾病時,應到專科進行診治,待病情穩定后再實行備孕計劃,這樣既能夠確保胎兒的健康,還能降低孕婦的生命風險。孕前不應亂服藥,如有需要,應咨詢專業醫生,一旦懷孕后,要更加注意用藥安全,避免藥物作用影響胎兒的發育。
(三)心理精神狀態。不良的情緒和心理問題都可能導致不良妊娠結局,增加流產、早產等風險,因此,雙方在孕前就應盡量調整心態,工作中適當減壓,生活中相互體諒,盡量讓自己的心理和精神達到理想的狀況去懷孕。
加強孕前保健意識,做好出生缺陷的一級預防,讓每一位家庭迎接健康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