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芬
【中圖分類號】R821.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1-027-01
人體的口腔是一個內部結構比較復雜的生態系統,口腔內存在的大量食物殘渣以及特定的溫度和濕度為各類微生物及細菌的繁殖創造了良好條件。口腔正畸矯正往往需要患者佩戴矯治器,在治療期間極易引發牙周炎癥、牙釉質脫礦、口腔衛生狀況下降等方面的問題,進而引發齲齒、牙齦炎等疾病,如何在口腔正畸矯正中保持口腔衛生狀況是需要所有患者詳細了解的問題。一、什么是正畸矯正
正畸矯正治療主要是指利用特定的矯正裝置對牙齒、面部骨骼、頜面部神經與肌肉之間的協調性作出必要的調整[1]。針對神經、肌肉、頜骨、牙齒之間異常的連接關系,利用正畸矯正能夠實現口頜系統的美觀、穩定、平衡。實施正畸矯正治療需要在患者口腔內部佩戴特定的矯治器,在頜骨、牙槽骨、牙齒等位置施加一定的生物力,使其在治療過程中產生合理的移動,達到治療畸形的臨床效果。
正畸治療需要在不同年齡段選擇合理的治療時機,通常在3-5歲的乳牙期開展正畸矯正能夠使頜面部發育正常,糾正兒童咬唇、伸舌等影響口腔功能的習慣,也可以對上下頜前突、地包天、后牙返等影響面部發育的畸形進行糾正,避免畸形的惡化。在男孩9-12歲、女孩8-10歲的替牙期極易出現牙齒排列不齊等問題,此時不必急于進行正畸矯正,如兒童存在面部形態異常、上下頜關系異常、咬唇、前伸下頜、伸舌等問題時需要及時進行正畸矯正治療,并依據骨性、功能性、牙性等問題采取合理的治療方案。在男孩13-15歲、女孩11-14歲的恒牙期,此時出現牙齒排列不整齊不會自動痊愈,為此需要及時采取口腔正畸治療,此階段被認為是進行口腔正畸矯正的最佳時機。成年人進行正畸矯正的限制因素比較多,由于骨骼與面部結構基本定型,需要通過頜面部外科手術以及牙齒正畸矯正等方式進行聯合治療,兒童治療中應用的矯治器不適合成年人采用[2]。
牙齒正畸矯正的過程需要患者與醫生共同配合,治療前需要進行X線檢查、齒列照相、石膏模型、臉部外觀等檢查,與患者共同商討治療方案。選擇適合患者的槽托并進行嚴格調試。完成治療后患者需要佩戴牙齒保持器,并定期進行復診,避免畸形等問題復發。正畸矯正的平均時間約為2年,依據患者的具體病情,時間可能會有所增減,如患者在治療期間能夠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狀況,避免矯治器的損壞,正畸治療的時間將會顯著縮短。
二、正畸矯正中如何保持口腔衛生
1正畸治療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正畸治療中容易出現的問題主要包括釉質脫礦、牙周組織炎癥等。相關資料研究顯示,在未采取干預措施的情況下,正畸矯正治療患者出現釉質脫礦的幾率高于普通人50%以上,其中大部分患者屬于輕度或中度脫礦,少部分患者會出現重度脫礦,在治療中維持口腔內部良好的衛生狀況能夠降低脫礦發生的幾率。正畸矯正患者出現牙周組織炎癥主要有的原因是牙菌斑滯留,矯治器在牙齒內長期存在會對牙齒的自行清潔功能產生影響,如患者口腔衛生存在問題,極易引發牙周組織的炎癥。牙周組織的破壞程度和炎癥程度與口腔衛生狀態也存在必然的聯系,為此需要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狀況。
2正畸矯正中的牙周口腔衛生維護。
實施正畸矯正前需要詳細檢查患者的口腔衛生情況,如患者存在牙周炎癥需先行治療,待牙周組織病變情況穩定后方可進行正畸治療。醫患之間需要對具體治療方案充分溝通,使患者了解口腔衛生的重要性,幫助患者逐漸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自覺維護口腔衛生,以此來確保正畸治療的臨床效果。佩戴矯治器后,人體的口腔內部環境會出現比較明顯的變化,牙周組織和牙齒的環境也會出現明顯的變化,如為采取積極有效的防御措施,將會導致正畸矯正無法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為避免牙菌斑的形成,需要患者注意個人口腔衛生,醫生在患者復診的過程中需要重點強調口腔衛生的相關問題,提高患者的重視程度。由于實施正畸矯正的患者大部分屬于兒童,治療過程中極易產生心理和情緒等方面的變化,家長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監督作用,幫助兒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使其能夠積極主動的配合治療[3]。
3保持口腔衛生的主要方法。
為有效的控制牙菌斑,預防牙周疾病,需在治療中配合使用化學藥劑,現階段最常用的是漱口水(季銨化合物、酚類化合物、洗必泰),將刷牙與漱口水配合,能夠到達殺菌抑菌的效果。刷牙是保持口腔衛生狀況最有效的方法,能夠有效的預防牙周病、齲齒等多種口腔疾病。人體在佩戴矯治器后的刷牙方法與正常狀態下的刷牙方法有所不同,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水平顫動拂刷法,該方法可清除牙齒表面和牙齦內部的牙菌斑,具體刷牙時需要保持牙長軸、牙刷的毛束成45°,牙刷放置在牙頸部,下頜牙向下方,上頜牙向上方,將毛刷的末端壓入牙齦溝內部,將2個牙齒作為一組,由近及遠的移動牙刷,水平方向顫動10次左右,隨后向牙冠方向移動牙刷。兒童正畸矯正患者也可采用圓弧刷牙法,針對兒童牙齒間隙比較大的特定,可選擇軟毛牙刷,并采取圓弧刷牙法,使用牙刷接觸游離的牙齦區域,刷牙的動作為圓弧形,從上頜牙齦向下方移動,牙齒切緣接觸部位需要采取連續性的圓弧顫動完成刷牙。為確保口腔衛生的維護效果,需要保證每日刷牙3次,餐后刷牙,每次刷牙時間不低于3分鐘,以此來達到維護口腔衛生的效果。
綜上所述,為確保正畸矯正治療的效果,需要患者準確把握治療的最佳時機,與醫生商討合理的治療方案。佩戴矯治器后需要重視口腔衛生,避免引發牙菌斑、牙周炎癥等問題。
參考文獻:
[1] 梁妍,丁亞娟,謝暉.牙周聯合正畸治療對牙周炎患者早期牙周指標及齦溝液中骨鈣素的作用觀察[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9(20):67-68+71.
[2] 劉廣明.正畸矯正后修復治療與直絲矯正治療在成年錯牙合畸形矯正中的臨床效果觀察[J].心理月刊,2019,14(12):216.
[3] 彭斌,羅耀鵬,梁培慧.自鎖托槽矯正技術在正畸患者中的應用及對齦溝液內IL-1β、TNF-α水平的影響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2018,26(05):36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