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胡
【中圖分類號】R816.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1-033-02
眼睛對于人體而言意義重大,是人體重要的器官之一,在日常生活中,眼睛的不合理使用或者受病菌細菌感染容易導致眼部疾病,一些眼部疾病需要配合使用藥物治療,考慮到眼睛是一個比較敏感的部位,所以在用藥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盲目用藥或者錯誤用藥。
1 對眼睛易產生傷害的抗菌藥
目前,眼部治療中一些藥物能夠引起眼睛傷害,主要包含幾種類型的藥物,如抗生素類、多粘菌素類、氯霉素類等,使用這些藥物可能會引發視神經發炎,導致視神經萎縮,尤其是對嬰幼兒來說,這些藥物對眼睛的傷害更為明顯。此外,磺胺類藥物也可能導致近視、視神經炎、結膜炎以及眼肌麻痹。抗結核藥鏈霉素有神經毒性作用,可引起突發性球后視神經炎或漸進性視神經萎縮。異煙肼可引起視神經損害,導致視力模糊,視力下降。乙胺丁醇(消旋型)易引起球后視神經炎,還可致視網膜充血、視野縮小、中心盲點及綠視等。糖皮質激素類可導致眼內壓增高、晶狀體混濁或白內障,還可引起眼球突出、角膜增厚及眼色素層炎,對嬰幼兒用藥尤其需要慎重,患有青光眼的患者要避免在治療中使用這類藥物。對沒有明確原因的紅眼病患者,如果使用可的松軟膏,可能會導致感染擴散或者引起虹膜炎。解熱鎮痛藥也可能傷害眼睛,如阿司匹林可能會導致復視力、視力減弱以及模糊,嚴重情況下會導致變態反應性結膜炎。長期使用消炎痛也可能導致發生彌漫性視網膜病變,可導致患者視野縮小、畏光、視神經萎縮,嚴重情況下也可能導致失明。布洛芬的副作用可引起視覺障礙以及色覺紊亂。一些心血管藥物也可能導致視覺錐細胞受到損傷,導致患者視覺障礙以及色覺障礙,患者可出現閱讀障礙,表現為眼前點狀陰影伴有紅黃黑色光輝。長期使用心得安也會引發視覺障礙。利血平、心痛定長期使用可導致青光眼。在部分抗癲癇藥物中,苯妥英鈉可誘發幻覺,可導致復視、眼球震顫。
總體來看,對于眼睛有傷害的藥物比較多,但是一般正常劑量使用是不會導致的,但是濫用抗生素危害就大了,會造成體內正常菌群失調以及致病菌耐藥。合理把握抗菌類藥物的用量和用法是避免造成眼睛傷害的關鍵。
2 正確使用抗菌藥的辦法
抗菌藥物一般被用于消除炎癥,但是應該明確,抗菌藥物并不是對所有類型的炎癥都有作用和療效。炎癥按照性質可以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的,對非感染性的炎癥使用抗菌藥并沒有作用,例如對龍蝦過敏使用抗菌藥就沒有必要,對于非感染性的炎癥,使用抗菌藥只會導致副作用增加,并沒有實際療效。
對流感在治療中使用抗菌藥,實際上還會適得其反,一般流行感冒是病毒引起的,病毒感染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一般不需要特別處理,一周時間左右就能夠自愈。抗菌藥物,顧名思義就是對抗細菌、病菌的藥物,但是對病毒并沒有特殊作用,
在抗菌藥使用中,還需要特別注意聯合用藥的情況,按照用藥安全標準要求,可以使用低級的藥物就不要使用高級的,能夠使用一種藥物就應該避免使用兩種或者更多藥物聯合治療。一般的感染性炎癥只需要使用一種抗菌藥,應該避免聯合用藥。
此外,還需要清楚一個誤區,新藥比老藥好的說法并不科學,抗菌藥的效果并不能根據設計價格的高低來劃分優劣,不同的抗菌藥有不同的優缺點,具體抗菌藥的針對性不一樣,例如,紅霉素比較廉價,但是對皮膚化膿性感染的效果很好。
人體內的細菌,其生存是有一定周期的,所以在抗菌藥的使用中應避免過早停藥,以免細菌還沒有完全被殺死的情況下導致死灰復燃,如果中途停藥,后續的病菌還可能產生耐藥性,其破壞性要比之前更強,需要更高規制的藥物才能壓制,所以使用抗菌藥要規范,避免見好就收。
3 眼睛保護的有效措施
在眼部發生不適的情況下,要避免濫用藥水,一些眼藥水廣告可能誤導大眾,經常看到電視廣告的宣傳:眼睛不舒服,滴一點眼藥水就好了。實際上并非如此,如果長期使用激素類眼藥水,容易導致激素性青光眼,還可能繼發嚴重的眼部感染,如角膜真菌感染等。具體到每個眼部疾病的不盡相同,跟風購買眼藥水未必是適合自己的。眼部出現不適癥狀,應該及時到醫院做專科檢查,明確病原后才能對癥下藥,開展針對性的治療,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藥導致的眼部傷害和疾病加重。
參考文獻:
[1] 李隆軍. 抗菌藥物不合理應用致不良反應分析及臨床預防分析[J]. 中國處方藥, 2017, 15(12):64-65.
[2] 張玉平. 愛眼有道系列之七 維護眼表菌叢,合理使用抗菌素[J]. 家庭中醫藥, 2018(7):38-39.
[3] 鄒秀芬, 吳如成. 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導致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的相關分析[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7(3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