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麗娜 李艷玲


【摘要】目的:對冠心病不穩定性型心絞痛者,應用全方位護理,評估效果。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3月,共75例冠心病不穩定性型心絞痛者,隨機分組:Ⅰ、Ⅱ組,分別為37例、38例,均行常規藥物治療,后Ⅰ組+常規護理,Ⅱ組+全方位護理,將兩組效果比較分析。結果:治療3個月時,Ⅱ組護理治療有效率為97.37%,較Ⅰ組83.78%高(P<0.05)。結論:冠心病不穩定性型心絞痛者,行全方位護理+常規藥物,可提升療效。
【關鍵詞】 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常規藥物;全方位護理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1-065-01
冠心病患者因血脂異常,可增加心絞痛發生風險,其中不穩定型心絞痛若未能及時治療,可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發生風險。隨著心絞痛癥狀進行性增加,患者恐懼情緒逐漸加深,難以配合常規藥物治療,因此需要聯合護理干預以提升治療效果。本次對我院75例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進行常規護理(或全方位護理)干預+常規藥物治療,將治療干預效果行比較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8年6月~2019年3月,共75例冠心病不穩定性型心絞痛者,隨機分組:Ⅰ、Ⅱ組,分別為37例、38例;均符合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診斷標準[1],兩組患者基礎資料相近(P>0.05),見表1。
1.2 方法
兩組均予以常規抗心絞痛藥物治療。后Ⅰ組常規護理,Ⅱ組全方位護理。
Ⅰ組:遵醫囑療程用藥、介紹健康飲食方式、運動方式等。
Ⅱ組:Ⅰ組基礎上開展全方位護理:①情緒疏導:針對患者情緒狀態予以針對性指導,增強醫護患之間情感交流,提升患者治療信心,緩解心絞痛發作時恐懼情緒,提升治療依從性,增強患者用藥自律性;同時避免患者情緒激動誘發心絞痛發生風險;②健康教育:講解血脂、血壓水平對不穩定型心絞痛的危險性,聯合各項檢查結果對患者進行異常指標的講解,提升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增強對常規藥物治療的客觀認知,進一步增強患者用藥治療主動性;③不良反應:指導患者藥物不良反應應對方式,若不良反應難以自我控制或不耐受,則盡早復查以便重新制定藥物治療計劃。
兩組3個月后門診復查時進行護理治療效果評價。
1.3 觀察指標
護理治療效果參考張婷[2]文章中標準:ST段波形恢復至正常,為顯效(ⅰ);ST段明顯回升(回升范圍0.05~0.10mV),或變淺(≥50%),或T直立,主要導聯倒置,為有效(ⅱ);未達以上標準,為無效(ⅲ);有效率=ⅰ/n*100%+ⅱ/n*100%。
1.4 統計學方法
年齡(計量資料)用(x±s)表示,性別、疾病種類、療效(計數資料)用(%)表示,分別t、2檢驗,計算軟件選SPSS24.0;P<0.05提示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Ⅱ組患者護理治療有效率為97.37%,較Ⅰ組83.78%高(P<0.05),見表2。
3 討論
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主要發生于中老年人群,而隨著經濟水平的增長,人們生活習慣隨之改變,高血壓、高血脂發生率逐年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發生風險隨之增加,加重患者心絞痛癥狀,并以此增加心肌梗死發生風險,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需要予以積極治療。在對其常規用藥治療上,常以阿司匹林防血栓形成、硝酸酯類改善心肌供血、阿托伐他汀鈣降血脂、氯吡格雷改善動脈循環,以此達到改善冠脈堵塞水平、降低心絞痛發生率的效果。但受不穩定型心絞痛發作時恐懼情緒及疾病認知水平影響,患者在治療中依從性較低,存在不遵醫囑用藥情況,影響藥物治療效果,因此需要予以護理干預以輔助藥物治療。
相對于常規護理而言,全方位護理指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對患者情緒狀態、認知水平、不良自覺情況的干預,通過增加患者用藥自律性,以提升藥物治療效果。在本次研究中,Ⅱ組患者護理干預效果較Ⅰ組優,可以說明,患者在常規用藥治療基礎上,聯合飲食、運動、休息、情緒疏導等,使不同認知水平、不同情緒狀態的患者均能有效接收護理人員提供的護理信息,約束自身行為,提升用藥自律性;在此基礎上,因患者對疾病重視程度提升,能夠進一步穩定自身情緒狀態,避免發生急性高血壓,同時糾正生活不良習慣,改善血脂水平,從而可降低冠狀動脈堵塞程度,以此達到提升護理治療效果的作用。
綜上,冠心病不穩定性型心絞痛者,行全方位護理+常規藥物,可提升療效。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介入心臟病學組,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動脈粥樣硬化與冠心病學組, 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血栓防治專業委員會,等. 穩定性冠心病診斷與治療指南[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8, 46(9):680-694.
[2] 張婷. 常規藥物配合全方位護理治療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140例療效觀察[J]. 甘肅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6,33(4):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