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821.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1-070-01
瘧疾,俗稱“打擺子”、“打脾寒”,主要是蚊蟲叮咬傳播瘧原蟲引起的寄生蟲病,極少數病例可因輸入帶瘧原蟲的血液而發病。根據感染瘧原蟲種類的不同,瘧疾又分為惡性瘧、間日瘧、卵形瘧、三日瘧。瘧疾典型臨床癥狀表現為周期性發作的發冷、發熱、大量出汗,貧血及脾大等。反復發作后,會對人體造成極大的危害,如出現貧血、黃疸、肝腎功能降低等并發癥,嚴重者甚至會有生命危險。面對瘧疾,應該如何預防,才能確保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呢?具體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政府重視、部門參與是前提。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瘧疾的防治是一項具有較強社會性和系統性的工程,需要政府高度重視和多個部門共同努力才能獲得良好的防治效果。特別是瘧疾多發地區,政府部門應該組建由政府領導、多部門共同參與的瘧疾防控領導小組,加強協調、管理,加大投入,確保各項防治措施的有效落實,使疫情能夠在萌芽階段及時解決,避免出現傳染病暴發和流行的情況。
其次,建立專業的瘧疾防治隊伍是保障。逐級分期分批開展專業技術培訓,針對不同專業開展重點項目培訓,如臨床醫生瘧疾診療水平、鏡檢人員瘧原蟲血片制作與讀片技能、基層醫生主動搜索病例以及防疫人員疫情處置能力等培訓,培養一支縣、鄉、村三級覆蓋的高素質的專業瘧疾防治隊伍,確保能及時發現、規范根治病人,確保有效處理疫情。
再次,有效落實各項預防措施是關鍵。第一,要加強流動人員,尤其是往返瘧疾高流行區人員的瘧疾監測工作。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到非洲、東南亞等地區工作、旅游的人員越來越多,不同身體狀況的人員在不斷流動的過程中,感染、攜帶瘧原蟲以及發病的機會不同,使瘧疾防控工作難度大大提升。因此,想要有效的防治瘧疾,必須要及時的掌握各區域人口流動情況,才能確保防治措施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而這就需要衛生、商務、旅游、公安等部門在履行各自職責的同時,加強信息溝通,齊抓共管,阻斷病例輸入和傳播[1]。第二,要重視發熱病人血檢。各級醫療機構要建立健全血檢監測站,臨床醫生接診瘧疾、疑似瘧疾及不明原因發熱病人,并送瘧原蟲鏡檢或RDT檢查時,血檢監測站能快速、準確出具檢查報告,保證及時、全面掌握人群感染情況以及瘧疾發病動態,為傳染源控制和疫情處置爭取時間。第三,要開展防蚊及滅蚊工作。結合愛國衛生運動、新農村建設等,治理居民居住區域環境衛生,使蚊蟲孳生地能夠得到有效的清理,也可以使用高效溴氰菊酯及其他擬除蟲菊酯類藥物噴灑于居室和活動場所,亦可用于噴灑(浸泡)蚊帳及紗窗等。對于在郊外工作和夜間室外納涼的人群,應穿長衣長褲,或用藥物、蚊香驅蚊,或皮膚暴露部位涂抹驅避劑。紗門紗窗關閉嚴實,睡前驅盡蚊帳內蚊蟲。避免蚊蟲叮咬,是預防瘧疾最重要的手段。第四,要加強健康教育,普及瘧疾防治知識。健康教育具有簡單高效的特點,因此,必須做好宣傳教育工作,保證瘧疾防治知識傳播途徑的多樣性和涉及人群的廣泛性,使人們都能夠獲得并掌握相應的防治知識,特別是到瘧疾高流行區工作、旅游的人員,應該將其作為宣傳的重點對象,讓其了解到瘧疾的危害,使其對瘧疾保持高度的警惕,合理運用各種防范措施,并能在發病后及時主動就醫、主動提供流行病史。
最后,規范使用抗瘧疾藥物是重點。及時發現和規范治療瘧疾病人,可以減少或避免瘧疾大范圍流行的情況,因此,前往瘧疾高流行區人員,除了要做好防蚊滅蚊以外,還要落實預防服藥和根治工作。在臨床實踐當中,成年人感染瘧疾后,間日瘧和卵形瘧一般使用磷酸氯喹加磷酸伯氨喹八日方案,即氯喹總劑量1200mg,分3日口服,伯氨喹總劑量180mg,分8日口服;三日瘧一般使用磷酸氯喹三日方案,即氯喹總劑量1200mg,分3日口服;惡性瘧一般使用青蒿素類復方方案;重癥瘧疾首選青蒿琥酯靜脈推注,療程不少于7日,7日內患者癥狀和體征緩解并能進食,可停止使用青蒿琥酯注射液,并改口服以青蒿素類藥物為基礎的復方或聯合用藥一個療程繼續治療[2]。而成人瘧疾預防可使用磷酸哌喹,在惡性瘧和間日瘧混合流行地區,流行季節每月服用哌喹1次,每次口服600mg,臨睡前服,連續服藥不超過4個月,再次進行預防服藥應間隔2-3個月;在單一間日瘧流行地區,流行季節每7-10日服用哌喹1次,每次口服300mg,臨睡前服[2]。兒童使用抗瘧疾藥物應根據年齡和體重實際計算用量。
近年來,由于抗瘧疾藥物的不當使用以及殺蟲劑的大量使用,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如媒介按蚊對殺蟲劑、瘧原蟲對氯喹等抗瘧藥都產生了抗性,特別是多重抗藥性的惡性瘧不斷擴散[3],在降低防治效果、增加治療難度的同時,也加大了傳播流行的風險。因此,抗瘧藥的使用應遵循安全、有效、合理、規范的原則,應根據瘧原蟲蟲種及其對抗瘧藥的敏感性和患者的臨床癥狀與體征合理選擇藥物,并嚴格掌握劑量、療程和給藥途徑,以保證治療和預防效果并延緩抗藥性的產生[2]。相關部門必須要對各種新型防治藥物加強研究和應用,推動抗瘧藥物的快速更新,避免媒介產生藥物抗性[4]。
除此之外,還要加強對瘧疾疫苗的研究與應用。目前,在瘧疾疫苗方面,研究項目較多,雖然部分疫苗已經能夠阻止瘧原蟲在肝細胞內的發育增殖,阻斷瘧原蟲在蚊體內的有性增殖,減輕感染等,但有效、長效和劃算的、能夠在大規模瘧疾預防中應用的疫苗還較為有限,還需要相關部門進行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李志祥,李燁娟,許國君.四川省什邡市瘧疾流行、防治歷程及消除瘧疾措施[J].中國熱帶醫學,2016,16(4):376-382.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WS/T485-2016,抗瘧藥使用規范[S]
[3] 周家蓮,楊恒林.抗瘧藥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08,3(11):865-867
[4] 程應江.瘧疾防治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J].湖北預防醫學雜志,2014,1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