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欣
【中圖分類號】R24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1-074-02
隨著社會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人們愈加重視自身的身體健康狀況并且對多種疾病都有了較為全面的提前預防和治療能力,但在實際生活中一部分疾病的發病率依舊得不到良好的控制,往往會給人體造成較大的傷害難以治愈,大面積腦梗死就是其中的一種。與一般腦梗死患者的發病程度不同,大面積腦梗死患者受到的生命威脅更大,治療的手段也更加有限。而大面積腦梗死作為較為常見的一種突發性疾病,在對大面積腦梗患者進行治療時應該采取怎樣的治療方式呢?
1 什么叫做大面積腦梗死?
大面積腦梗死是神經內科較為嚴重的一種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頸部動脈主干、大腦中動脈的主干及皮質出現完全性卒中,也就是一種由于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類急性腦部疾病。通常是由于患者動脈供血不足導致的一種腦卒中疾病,患者的腦組織會出現壞死和軟化等狀況。由于腦卒中疾病發病較為突然并且一旦發病后患者的病情會比較嚴重,因此腦卒中患者在搶救成功后身體功能無法達到正常時期的狀態。不僅如此,很大一部分大面積腦梗死患者在急性發病期會具有較高的死亡率,這是由于大面積腦梗死會導致患者第一次發病后會出現肺炎、腦疝以及心力衰竭等癥狀,一部分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疾病的患者在十天內會出現第二次腦梗死,造成更高的大面積腦梗死死亡率。根據大面積腦梗死患者的身體狀況可知,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由于疾病會導致血管壁損害、患者的血液成分也會出現改變,尤其是患者房顫的癥狀導致患者心臟內腹壁形成大栓子的狀況,等到大栓子脫落進入患者腦動脈以后,患者就會出現大面積腦梗死。因此可知大面積腦梗死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就是患者本身患有心腦血管等疾病。
2 大面積腦梗死的診斷標準
根據大面積腦梗死患者腦梗死病灶的發病位置、大小和范圍之間的差異,判斷患者出現大面積腦梗死后對周圍腦組織造成的影響所產生的癥狀和體征可以將大面積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癥狀總結為頭痛、嘔吐、失語以及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等狀態,同時,絕大部分大面積腦梗死患者都會出現身體一側肢體癱瘓等問題。在對大面積腦梗死進行診斷時尤其要注意大面積腦梗死和腦出血癥狀之間的區別:通常情況下大面積腦梗死患者會出現意識障礙并且顱內壓會增高,也就是出現腦出血的相似癥狀,所以一般情況下,針對腦部疾病患者都需要使用CT掃描進行診斷。除了專業的判斷技術以外也可以根據患者的病史以及癥狀在大面積腦梗死和腦出血的癥狀進行判斷,主要有五點判斷依據:
2.1 一般情況下出現大面積腦梗死的患者都患有腦血栓的病史,而且在患者出現腦梗死癥狀之前一段時間內,患者會出現一側肢體乏力、手腳麻木以及頭昏等發病前的征兆。
2.2 一部分患者出現大面積腦梗死被認為是一種安靜狀態下的腦出血癥狀,主要是由于患者日常過度勞累,排便不暢,過度飲酒或者情緒起伏較大,導致血壓上升出現腦出血等癥狀產生。
2.3 絕大部分的腦出血患者都患有高血壓疾病并且在患者出現腦出血癥狀以前血壓會有明顯的升高,但是大面積腦梗死患者在發病之前血壓不會有明顯的升降。
2.4 腦出血患者在發病時會出現頭痛,嘔吐等癥狀,都是由于患者顱內壓升高導致的臨床病癥。但是大面積腦梗死患者出現顱內壓升高的癥狀通常在發病以后并且會出現進行性加重的情況。
2.5 腦出血疾病會在發病早期出現腦膜刺激征,而大面積腦梗死患者出現腦膜刺激征的情況較輕微并且不易察覺或者通常是在患者出現大面積腦梗死以后才出現。
上述五點都是區分大面積腦梗死以及腦出血病癥的有效方法,針對不同的病癥我們需要采取的治療方式也有所差異。對大面積腦梗死患者采取的治療方式除了日常的治療以外還要根據患者發病時的緊急狀態進行急性期治療。
3 大面積腦梗死的治療方式
3.1 溶栓治療
我們都知道,大面積腦梗死患者最常見的發病原因就是因為患者出現血栓脫落進入到腦動脈中形成阻塞造成。因此,在大面積腦梗死患者發病以后的3到6小時以內可以通過靜脈輸送的方式給患者使用藥物溶栓治療或者是經動脈溶栓治療,但最為常見的方式還是以靜脈溶栓治療為主。在現代臨床醫學當中使用的溶栓藥物通常有尿激酶和纖溶酶原激活劑,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溶栓治療大面積腦梗死更容易導致患者出現顱內出血以及心源性栓塞腦出血等疾病。
3.2 基礎治療方法
在對大面積腦梗死患者進行基礎治療時首先要調整患者的血壓高度,當患者的血壓高度在150~160/100時盡可能避免使用降壓藥幫助患者進行降壓處理,最大程度上避免血壓過低導致患者出現腦缺血等情況。其次也應該保證患者呼吸系統的正常運行,對呼吸較為困難的患者需要及時給予氧氣甚至將患者的氣管切開治療。第三點是要降低患者的顱內壓和腦水腫癥狀,一些急性大面積腦梗死癥狀會導致患者出現腦水腫,如果不加以治療處理會導致患者出現死亡的危險。因此針對出現腦水腫的患者需要使用甘露醇盡可能降低患者的顱內壓,對腎功能存在異常的患者可以使用甘油果糖進行降壓處理。不僅如此,為了避免大面積腦梗死患者出現肺栓塞和下肢深靜脈血栓等癥狀,需要向患者注射皮下低分子肝素或者肝素制劑。在日常護理過程當中要每兩小時幫助患者翻身拍背以及按摩患者已經癱瘓的肢體,防止壓瘡形成。也要根據大面積腦梗死患者的身體具體情況進行鼻飼、靜脈高營養補充等方式,提高患者營養的吸收能力,幫助患者得到更好的恢復條件。
3.3 急性期治療
由于大面積腦梗塞急性期治療最關鍵的因素就是要控制患者的顱內壓,盡可能降低患者出現腦水腫和腦疝等病癥的概率,幫助出現病變的腦組織進行功能恢復,因此可以根據患者的病情及時給予高滲脫水劑、利尿劑及激素等藥物幫助患者進行治療。針對一些病情需要的患者,可以適當給予腦細胞活化劑幫助腦組織進行功能恢復。在幫助患者進行1到2周的治療階段以后如果患者的意識恢復清醒并且顱內壓的情況得到穩定后,可以適當給予患者合適的血管擴張藥物并且在正確的時間幫助患者使用,要盡量避免使用血管擴張藥物出現失誤后導致患者出現盜血綜合癥,加重患者的病情。
綜上所述,在治療出現大面積腦梗死患者時一定要區分大面積腦梗死與腦出血,并且要注意對患者的顱內壓進行控制,針對患者的具體病情采取合適的治療方法,幫助大面積腦梗死患者盡快得到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