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婷婷
【摘要】目的:探究社區老年人尿液常規檢驗結果。方法:選取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某社區接受尿液常規檢查的400例老年人作為本次實驗的研究對象,并在檢查完畢后分析檢查結果中的異常指標。結果:據本次實驗結果來看,陽性例數162,占比(40.5%),其中,女性老年人尿檢指標中的紅細胞、白細胞、亞硝酸鹽、尿糖定性、尿蛋白等指標均高于參照組,其中前三項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多數老年人尿檢結果的相關指標較高,由此可見,患上泌尿系統類疾病的幾率較高,因此必須要進一步加強對相關健康知識的宣傳,爭取讓更多的老年人免遭病痛的折磨。
【關鍵詞】社區;老年人;尿液常規檢驗;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R714.24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1-081-01
前言: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不可避免的進入了老齡化時代,在該時代背景下,由于老年人數量不斷增多,因此,極大地提高了各類疾病的發生率,影響了廣大群眾的身體健康。在眾多疾病中,泌尿系統類病癥相對較為隱形,前期對患者的正常生活無影響,而隨著病癥的逐步惡化,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極為嚴重的傷害,且此類病癥在老年群體中的發生率較高,因此必須要加強對老年群體的篩查。尿液常規檢查是醫院檢驗科中的基本檢查項目,主要通過檢驗尿液中的紅細胞、白細胞、亞硝酸鹽、尿糖定性、尿蛋白等自變量來判定其陰陽性質。本次實驗中,我院對某社區組織了老年人尿液常規檢查,詳情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開始于2018年6月,結束于2019年8月,前后共選取了400例研究對象,年齡均超過60歲,在確認達到入組標準后對其進行尿液常規檢查。400例老年人中,男性200例,女性200例,檢查結果中,陽性例數162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116例。400例患者中最小年齡62歲,最大年齡78歲,平均年齡(73.56±2.08)歲。本次實驗中,男女患者之間的基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參與本次實驗的400例社區老年人均接受尿液常規檢查,在檢查開始前,首先要通知檢查對象,并向其進行相關健康知識及注意事項的宣教與指導,日體檢前要禁食、禁飲,于檢查完畢后才可進食[1]。其次,使用一次性尿杯收集每一例老年人尿液樣本,收集量大約20~30mL/杯,采集完畢后注意樣本保存,并將樣本送檢,同時,要注意送檢過程中的規范性、安全性。最后,將樣本送至檢驗中心后,使用尿干化學分析,對尿液樣本進行離心處理,隨后將離心完畢的0.2mL尿液沉渣作成玻片,并實施顯微鏡檢查,同時要記錄各項指標檢驗情況[2]。
1.3 觀察指標
本次實驗的觀察指標以組內所有老年人尿檢結果的陰、陽性率為準。
1.4 統計學處理
實驗中的統計學處理使用SPSS23.0,陰性率、陽性率使用(%)表示,若數據間差異有明顯統計學意義,則使用(P<0.05)表示。
2 結果
2.1
據表1尿檢結果來看,老年男性、女性尿檢結果中,女性尿液指標呈陽性的數量較多,且顯著多于男性,(P<0.05),尤其是在紅細胞、白細胞、亞硝酸鹽等方面。
3 討論
近年來,患有泌尿系統類疾病的患者數量正在逐漸增加,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在眾多群體中,以老年人群體的發病率最高。由于老年人年齡較大,身體素質逐漸下降,且體內器官、系統正在逐步發生退行性變化;同時,多數老年人對健康知識的了解程度較淺,沒有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泌尿系統類疾病發病率[3]。
泌尿系統對人體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排除機體內雜質、毒素,并維持機體內環境穩定有重要意義。目前,常見泌尿系統類疾病有腎結石、尿石癥、腎功能衰竭、尿道感染等多種,在患上此類病癥后,患者會出現比較嚴重的排尿異常、尿液異常等情況,在出現此類情況后應及時到院就診[4]。除患者本身因素所引起的泌尿系統類疾病外,感染大腸桿菌、結核桿菌、沙眼衣原體等均會致使患者染上泌尿系統類疾病。
由于泌尿系統比較復雜,基本包括輸尿管、腎臟、膀胱、尿道等,發病較慢,在患者泌尿系統類疾病后,前期并不會有較為明顯的癥狀,而隨著病癥危害的加大,便會對患者身體產生嚴重傷害,因此,對于此類疾病,應保持“早發現、早治療”的原則。
尿液常規檢驗是一種應用范圍廣,且應用價值高的常規檢驗方法,主要是通過采集患者晨尿標本后,通過離心處理,提取尿液殘渣然后對其實施顯微鏡觀察[5]。本次實驗中,主要針對社區老年群體,以探究老年群體的泌尿系統類疾病的發生率。據實驗結果來看,400例老年患者中,共162例研究對象的檢驗結果為陽性,其中女性顯著多于男性,且在紅細胞、白細胞等五項檢查指標中,女性陽性例數顯著多于男性,(P<0.05),由此來看,老年女性泌尿系統類疾病的發生率要高于老年男性。同時,由于研究對象年齡正在逐漸上漲,其體內極有可能會出現腎囊腫、腎動脈硬化、前列腺增生等情況,雖然對人體無比較嚴重的實質性傷害,但也會造成一定的炎性反應,甚至是出現臨床癥狀,若是未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加強預防,極有可能轉為陽性,從而患上泌尿系統類疾病。
雖然當前醫療衛生技術發展極為迅速,極大的保障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是對于泌尿系統類疾病來說,應早發現、早治療。老年人家屬應提高警惕性,監督老年人戒煙戒酒,每天按時休息,且不宜家中久坐,要適當增強體育鍛煉,如散步、慢跑、太極拳等,保持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同時,在飲食方面要注重均衡性,不宜食用辛辣刺激、高油高脂肪類食物,應盡量以清淡類食物為主。此外,醫院應盡可能加強社會服務力度,在更多的社區內為老年人體檢,以提早發現老年人安全隱患,并實施預防。
參考文獻:
[1] 吳能利.淺談社區老年人尿液常規檢驗的應用與結果[J].心理月刊,2019,14(14):226.
[2] 周媚.社區老年人尿液常規檢驗的應用與結果回顧[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19,8(02):182-183.
[3] 譚琴.社區老年人尿液常規檢驗結果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94):156.
[4] 胡仕勇,南順俠.城鄉老年人健康狀況差異分析——基于CHARLS2011年基線數據的分析[J].老齡科學研究,2016,4(01):74-80.
[5] 袁志明.不同劑量布比卡因脊-硬聯合麻醉在老年人泌尿系統疾病的臨床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22):6056-6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