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軍
【摘要】目的:探討肝臟環形強化病變的影像學診斷方法及特征。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例肝臟環形強化病變患者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探究肝臟環形強化病變的各類影像學特征。結果:根據治療實證,9例患者中肝膿腫4例(44.44%)、膽管細胞癌1例(11.11%),肝轉移瘤3例(33.33%),肝炎性假瘤1例(11.11%)。不同環形強化病變影像學特征不同,有向心性填充、肝包膜回縮、擴張膽管壁局限性增厚等。結論:不同肝臟環形強化病變的影像學特征不同,確定不同的影像學特征是鑒別和診斷不同環形強化病變的重要依據,這對肝臟環形強化病變臨床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肝臟環形強化病;影像學診斷;Voluson s6;成像;
【中圖分類號】R657.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1-082-01
肝臟環形強化病變指的是在CT、MRI等影像學診斷中可見病灶處呈現環狀增強,病灶內出現分隔,環形強化區壁可能光滑或粗糙,不同類型的病變分隔形態和強化信號類型也不同[1]。根據臨床實踐經驗,可引起此類影像學檢查信號環形強化的病變大體上可分為腫瘤性病變和非腫瘤性病變兩大類。其中肝膿腫、肝內膽管細胞癌、肝轉移瘤最為常見,這三種病變影像學表現均為環形強化,但是治療方案、預后差異較大,因此一旦誤診將會使患者面臨無法預料的風險,甚至造成患者死亡[2]。為進一步提高肝臟環形強化病變臨床診斷陽性率和準確率,我院采用VolusonS6彩超進行診斷,取得良好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共選取樣本9例,均為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肝臟環形強化病變患者,男性4例,女性2例,年齡38-85歲,平均年齡62.2±4.6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1.1±0.8年。患者個體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可排除個體因素引起研究結果偏差。
1.2 納入標準
1)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本組研究,經影像學診斷、病理學檢查、治療實證為肝臟環形強化病變患者。
2)排除明確肝病、肝癌、胰腺癌等疾病患者。
3)排除其他不同意或不適合納入本組研究患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經VolusonS6彩超檢查,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臨床資料,探討和總結肝臟環形強化病變影像學診斷特征。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4.0軟件對數進行統計學處理,所有數據資料均經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實證病變
經治療實證,6例患者病變均確定,肝膿腫4例(44.44%)、膽管細胞癌1例(11.11%),肝轉移瘤3例(33.33%),肝炎性假瘤1例(11.11%)。
2.2 彩超診斷表現
見表1。
表1 67例患者彩超診斷特征分布
類別肝膿腫膽管細胞癌肝轉移瘤共計環壁光滑4例0例1例5例腫塊縮小3例1例0例4例膽管壁局限性增厚0例1例0例1例肝包膜回縮0例1例0例1例
根據表1統計結果,可知肝膿腫出現環壁光滑、腫塊縮小征的概率較高,高于膽管細胞癌及肝轉移瘤,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膽管壁局限性增厚、肝包膜回縮則僅見于膽管細胞癌,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提示環比光滑、腫塊縮小可能為肝膿腫的診斷標準,膽管壁局限性增厚及肝包膜回縮則可能為膽管細胞癌的診斷標準。
3 討論
肝臟環形強化病變多見于肝膿腫、膽管細胞癌、肝轉移瘤、肝炎性假瘤等疾病,其中以肝膿腫、膽管細胞癌、肝轉移瘤最為常見,因此在本組研究中肝膿腫患者最多,占比44.44%%,其次是肝轉移瘤和膽管細胞癌,肝炎性假瘤1例。這符合流行病學調查結果。
在臨床實踐中,肝臟環形強化病變可通過影像學診斷檢出,病灶可能為簇狀征、蜂窩征、花瓣征等,大部分病灶內可見氣體填充,部分患者發病時可伴發熱、白細胞計數增加等,而肝膿腫大部分情況下伴有發熱和白細胞計數增加,因此這可以作為鑒別肝膿腫的一個參考指標。當然有些患者在影像學診斷中并不存在典型性強化征,此時就需要對病灶形態、環形強化特點進行細致分析后再進行鑒別[3-4]。
在本組研究中,共選取9例環形強化病變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VolusonS6彩超檢查,同時與病理診斷、治療實證相互驗證,因此在結果上具有可靠性。通過研究發現肝膿腫的彩超表現以環壁光滑、腫塊縮小征為主,而膽管細胞癌則具有膽管壁局限性增厚、肝包膜回縮的特異性影像學表現,這可作為鑒別膽管細胞癌和其他環形強化病變的一個參考。但是肝轉移瘤也有部分患者會出現環壁光滑和腫塊縮小的影像學特征,因此臨床診斷和鑒別工作應以肝膿腫和肝轉移瘤的診斷和鑒別為重點。對彩超診斷結果進行進一步分析不難發現,環壁光滑在肝膿腫中的發生率極高,為55.56%,同時部分患者可伴隨有腫塊縮小,結合臨床實踐經驗,可將環壁光滑且伴隨腫塊縮小征作為肝膿腫的診斷標準,但是這并不是唯一標準。
結合相關文獻研究和本組研究結果,對肝臟環形強化病變影像學特征進行概括和總結:1)肝膿腫:環壁光滑、完整、連續,部分病灶縮小征,分隔厚度均勻。2)肝轉移瘤:環壁存在不規則中斷或觀察到強化壁結節,分隔不均勻。3)膽管細胞癌:環形強化以膽管壁局限性增厚或或肝包膜回縮。
雖然影像學診斷在肝臟環形強化病變中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但是臨床診斷中應當結合患者病史,充分考慮患者臨床特征后綜合各項因素進行判斷,當診斷和鑒別難度較高時,可通過穿刺活檢進行確認。
參考文獻:
[1] 王帥,沙鈞平,丁鋒等.肝臟多房環形強化病變的影像分析?[J].CT理論與應用研究,2016,25(4):463-470.
[2] 常瑞萍,甘露,王湛博等.肝臟上皮樣血管內皮瘤的影像表現[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5,(6):449-453.
[3] 潘文彬,姜慧杰.肝臟環形強化病變的影像診斷[J].中華醫學雜志,2018,98(25):2049-2051.
[4] 高軍,彭蕓,于彤等.CT診斷嬰兒型肝臟血管內皮細胞瘤[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7,33(9):1301-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