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炯



【摘要】支氣管哮喘是臨床發病率較高的一種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由多種細胞及細胞組分參與而引起的慢性氣道炎癥,且一般會伴隨氣道反應性增高,故往往會出現反復發作性喘息、氣促、胸悶、咳嗽等癥狀,若治療不及時還會導致患者死亡,是目前全球范圍內嚴重威脅群眾健康的一種慢性疾病。因此,大家有必要對支氣管哮喘的知識多做一些了解。那么,下面我們將向大家介紹支氣管哮喘反復發作的原因、治療方法及其自我康復鍛煉技巧等。
【關鍵詞】支氣管哮喘;反復發作原因;治療方法;自我康復鍛煉
【中圖分類號】R322.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1-100-01
支氣管哮喘現已成為全球最普遍的一種呼吸道疾病,當前全球約有3億人受支氣管哮喘所困擾,其中我國有3000萬支氣管哮喘患者,而且近年其發病率持續增長并呈低齡化的趨勢發展,嚴重威脅人類健康。與此同時,支氣管哮喘也是臨床公認的醫學難題,我國哮喘控制率僅有40.5%,部分患者常因病情控制不佳而出現反復急性發作,甚至發生肺功能損害等[1]。為什么支氣管哮喘反復發作?為什么支氣管哮喘
1 支氣管哮喘反復發作的原因
1.1 負性情緒:強烈的精神刺激或存有恐慌、焦慮、激動等負性情緒均有可能導致哮喘發作,其中以焦慮情緒尤為顯著。相關文獻報道[2],支氣管哮喘患者出現焦慮、抑郁情緒較健康人群高2倍,而焦慮、抑郁情緒又能夠通過影響下丘腦-垂體-腎上腺(HPA)軸功能,刺激體內的兒茶酚胺、糖皮質激素異常分泌,導致支氣管哮喘患者抗炎反應過度,氣道高反應性發生,引起病情加重。因此,焦慮、抑郁情緒與支氣管哮喘反復發作互為因果,相互影響,出現惡性循環。
1.2 誘發因素持續存在:相關研究報道[3],過敏原刺激、病毒感染、煙草刺激等均有可能誘發支氣管哮喘發作,若上述因素不能避免或未能徹底清除,則會導致哮喘反復發作。
1.3 激素變化:女性在月經期間體內的激素水平會發生波動,其波動范圍會導致機體TH1/Th2免疫失衡,再加上月經期間血清孕酮水平降低,會導致前列腺素生成以及β2腎上腺素受體調節異常,引起氣道痙攣,致使支氣管哮喘反復發作。
1.4 預防藥物使用不對:在臨床上,有部分患者或家屬由于不理解哮喘及治療,或者擔心治療哮喘的激素藥物有副作用,而不遵醫囑按照規范使用預防藥物,無癥狀立即停藥,這不利于控制哮喘病情,導致哮喘反復發作。除此之外,由于哮喘預防藥物使用裝置較為特殊,有部分患者可能因為使用不規范而沒有正確有效吸入藥物而引起哮喘發作。
1.5 氣候變化:氣候突然變冷或霧霾天氣加重會導致機體乙酰膽堿分泌增加,對組胺或組胺類物質產生作用,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加,迷走神經張力升高,促進支氣管平滑肌收縮,氣道阻力增加,與此同時,氣候變化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的內分泌作用,使得人體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減弱,易出現過敏反應或異常反應而誘發哮喘反復發作。
2 支氣管哮喘治療方法
2.1 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治療
急性發作期的治療目標:盡快解除氣道痙攣,糾正低氧血癥,促進肺功能恢復,預防哮喘病情惡化或再次發作。
2.1.1 輕度哮喘 經定量氣霧劑吸入短效β2受體激動劑(SABA), 如特布他林、沙丁胺醇等,在第1小時內每隔20min吸入1~2噴,隨后每隔3~4小時吸入1~2噴。若療效不佳者可吸入短效抗膽堿藥氣霧劑或加用緩釋茶堿片。
2.1.2 中度哮喘:第1小時內持續霧化吸入短效β2受體激動劑,并同時應用激素混懸液、短效抗膽堿藥以及靜注茶堿類藥物。若治療效果不理想的,應及早服用激素,并予以吸氧。
2.1.3 重度哮喘:持續霧化吸入短效β2受體激動劑、短效抗膽堿藥、激素混懸液,并予以吸氧、茶堿類藥物靜滴,同時糾正患者的酸堿平衡和水電解質平衡,必要時需予以機械通氣治療。
2.2 支氣管哮喘穩定期治療
對于支氣管哮喘穩定期患者,其病情以穩定,但需在監測、評估患者哮喘控制水平的基礎上,遵醫囑定期調整治療方案,以維持患者病情的控制水平,具體的治療起點如下:
2.2.1 對于大部分未經過規范治療的持續性支氣管哮喘患者,應從第2級治療方案開始進行治療:低劑量持續使用吸入糖皮質激素(如布地奈德、二丙酸倍氯米松、丙酸氟替卡松等)加按需使用緩解藥物——短效β2受體激動劑(特布他林、沙丁胺醇)。
2.2.2 若對病情進行初始評估顯示支氣管哮喘病情嚴重且未得到控制,應從第3級治療方案開始進行治療:選擇低劑量吸入糖皮質激素/長效β2受體激動劑(福莫特羅、沙美特羅)復合制劑作為維持治療,加短效β2受體激動劑作為緩解治療,必要時增加白三烯調節劑(如孟魯司特)或茶堿類藥物(如多索茶堿、氨茶堿、茶堿緩釋片)治療。
2.2.3 首次治療的患者需1~3個月進行回訪,且每隔3個月復診1次,當支氣管哮喘病情維持≥3個月沒有惡化或加重的,可遵醫囑將治療方案降級治療。
3 支氣管哮喘的自我康復鍛煉方法
支氣管哮喘患者進行康復鍛煉能夠改善肺功能,強化呼吸肌的協調性,有助于預防和控制哮喘發作。目前臨床中常見的康復鍛煉方法有手搖車訓練、提重物練習、縮唇呼吸、屏住呼吸、腹式呼吸運動等,具體方法如下:
3.1 手搖車訓練:由無阻力訓練開始,每階段可適當增加阻力,運動時間大約20~30min,速度50轉/min,運動強度以輕度氣促、氣急為宜。
3.2 提重物練習:患者雙手持重物,由0.5kg開始,增加加重到2~3kg,抬高于肩部各個方向的活動,每次活動1~2min,休息2~3min后進行下一個活動,每日練習2次,運動強度以患者上臂疲勞或輕微呼吸急促為宜。
3.3 縮唇呼吸:患者閉嘴經鼻子緩慢深吸氣直至無法吸入為止,然后縮唇(吹口哨樣)緩慢呼氣,并收縮腹部,上述動作重復2次(如圖)。
3.4 屏住呼吸:吸氣→屏住呼吸3秒→呼氣。
3.5 腹式呼吸:患者放松肩部,一手置于胃部,一手置于胸部,經鼻緩慢吸氣時胃部膨出,收緊胃部肌肉時縮唇呼氣,松弛膈肌,腹部凹下,每休息2min后重復3次,具體如下圖。
參考文獻:
[1] 林江濤,王文巧,周新,等.我國30個省市城區門診支氣管哮喘患者控制水平的調查結果[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17,40(7):494-498.
[2] 高鎮松,李宏偉,吳強,等.抑郁癥與焦慮抑郁共病患者應激事件及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功能的比較[J].中國實用醫刊,2016,43(17):5-7.
[3] 李玲.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誘發因素分析[J].社區醫學雜志,2013,11(9):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