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帆 謝建珠 謝銳杰
【摘要】目的:比較未成年人與成人輸血不良反應發生率的差異,了解未成年人輸血不良反應的特征,為未成年人輸血不良反應診療和預防控制提供依據。方法:采用回顧性分析法收集廣州一家三級甲等醫院2017年度輸血病例資料63479人次,發生輸血不良反應141人次,比較未成年人和成人輸血不良反應發生率的差異。結果:研究人群中0~17歲(未成年人組)5754人次,發生輸血反應24人次,輸血反應發生率0.42%;18~85歲(成人組)57725人次,發生輸血反應117人次,發生率0.20%。未成年人輸血反應發生率是成人的2.1倍(0.42%/0.20%),明顯高于成人(P<0.05);未成年人發生的不良反應中,過敏反應人次占總輸血人次0.28%,成人為0.15%,未成年人過敏反應的發生率是成人的1.87倍(0.28%/0.15%), 明顯高于成人(P<0.05)。未成年人發生輸血不良反應中,患白血病19例,占總輸血人次0.33%,成人發生輸血不良反應中,患白血病83例,占總輸血人次0.14%。結論: 未成年人輸血不良反應發生率高于成人,未成年人過敏反應的發生率較高,未成年人患白血病發生輸血不良反應較成年人高。
【中圖分類號】R3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1-111-01
目前在未成年人輸血診療和具體操作中,國內醫療界并沒有可以遵循的標準或規范,臨床上通常套用成人的輸血醫療標準和規范,這顯然是不規范,不科學的。因此,本文旨在對未成年人和成人輸血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反應類型進行比較和分析,了解未成年人輸血不良反應的特征,有助于識別和控制未成年人輸血不良反應的發生。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來自廣州一家三級甲等醫院2017年度住院輸血的63479人次病例資料,其中未成年人0~17歲(未成年人組)5754人次,其中發生輸血反應24人次,男性15例,女性9例。成人18~85歲患者(成人組)57725人次,其中發生輸血反應117人次,男性72例,女性45例。
1.2 方法
1.2.1 診斷標準 按照《臨床輸血學》和《臨床輸血診療技術》制定輸血不良反應診斷標準,適用于本研究中所有患者。醫務人員床旁密切觀察輸血患者情況,實時記錄整個輸血過程及輸血后出現的不良反應,并根據診斷標準在醫院電腦“岱嘉醫生健康管理門戶”系統上填寫“輸血不良反應回報”,上報輸血科及醫院質控科。輸血科對上報的不良反應進行調查分析并及時反饋給臨床科室。
1.2.2 資料收集未成年人組 在“岱嘉醫生健康管理門戶”中調取2017年所有輸血患者的病歷資料;將“輸血不良反應回報單”和“輸血不良反應調查處理反饋表”詳細內容,錄進Microsoft Excel。未成年人組(O~17歲)共5754人次接受輸血,合計輸注血液制品6292單位;成人組:在“岱嘉醫生健康管理門戶”中調與未成年人組相同時間段所有輸血患者的病歷資料,將年齡大于18周歲的輸血患者,成人組(>18歲)共57725人次接受輸血,合計輸注血液制品75950.5單位。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和SPSS-2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未成年組與成人組輸血不良反應發生率之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未成年組5754人次中發生不良輸血反應24人次,不良反應發生率為
0.42%。成人組57725人次中發生不良反應117人次,不良反應發生率為0.20%。兒童輸血不良反應發生率是成人的2.1倍(0.42%/0.20%),明顯高于成人(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常見不良反應分類的比較,見表2。
2.3 兩組患者發生輸血不良反應常見疾病比較,見表3。
3 討論
輸血療法常常是兒科治療中的一種重要手段,隨著現代化輸血工作的發展,各種血液成分的應用使臨床治療能更廣泛和正確地應用輸血療法。但是我們在臨床治療中要注意未成年患者(尤其是新生兒)的生理特點,即體重小,血容量相對較小,造血功能旺盛,失血代償能力差,循環系統和免疫系統尚未成熟等。因此,我們在臨床工作中,要掌握好適應癥、輸血量及輸血速度,及時發現和處理輸血不良反應,總結經驗,使成分輸血更合理、安全。
本研究采用回顧性分析法收集廣州一家三級甲等醫院2017年度輸血病例資料63479人次,發生輸血不良反應141人次,研究人群中0~17歲(未成年人組)5754人次,發生輸血反應24人次,輸血反應發生率0.42%;18~85歲(成人組)57725人次,發生輸血反應117人次,發生率0.20%。未成年人輸血反應發生率是成人的2.1倍(0.42%/0.20%),明顯高于成人(P<0.05);未成年人發生的不良反應中,過敏反應人次占總輸血人次0.28%,成人為0.15%,未成年人過敏反應的發生率是成人的1.87倍(0.28%/0.15%), 明顯高于成人(P<0.05)。未成年人發生輸血不良反應中,患白血病19例,占總輸血人次0.33%,成人發生輸血不良反應中,患白血病83例,占總輸血人次0.14%。
4 結論
本文數據分析顯示,未成年人輸血不良反應發生率高于成人,未成年人過敏反應的發生率較高,未成年人患白血病發生輸血不良反應較成年人高,應嚴格控制輸血指證,如應用不當,不但造成浪費,更主要的是可使疾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參考文獻:
[1] 屈柯暄,徐應芳,呂孟興,許廣芳.兒童與成人輸血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M]西部醫學,2018,5(30)752-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