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采用臨床護理干預藍河常規護理方法的作用效果。方法:選擇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前往我院接受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療患兒共計72例,采用隨機抽樣法進行分組,即參照組與實驗組,每組各36例,其中參照組主要應用常規護理方式,實驗組采用臨床護理干預聯合常規護理形式,比較參照組與實驗組的護理作用效果。結果:通過對比分析可知,實驗組護理滿意度100.00%明顯高于參照組83.33%,兩組比較呈現為P<0.05的差異性。結論:在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護理中,應用臨床護理干預聯合常規護理方式,有利于患兒病情的緩解,提高患者的康復效率。
【關鍵詞】臨床護理干預;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護理作用
【中圖分類號】R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1-124-0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作為常見兒科疾病,也被人們稱作為感冒,根據病理機制,患兒咽喉受病原體侵害所致,容易引發呼吸系統急性病癥,如扁桃體發炎、咽部發炎、喉部發炎等癥狀,每年冬春交替時期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癥的高發階段,主要的傳播方式以空氣、飛沫為主。據相關資料表明,大約85%-90%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癥是由病毒所引起的,患兒的患者幾率與患者抵抗能力、病情狀況等因素有關。為此,此次研究將選擇選擇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前往我院接受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療患兒共計72例作為研究對象,對患兒采取不同的護理方式,觀察護理作用效果,現將研究結果進行以下介紹。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基礎資料
選擇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前往我院接受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療患兒共計72例,采用隨機抽樣法進行分組,即參照組與實驗組,每組各36例。其中參照組男性患兒為18例,女性患兒為18例,年齡2歲-9歲,平均年齡(6.3±1.5)歲;實驗組男性患兒14例,女性患兒22例,年齡2歲-12歲,平均年齡(7.4±1.6)歲[1]。實驗組與參照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病情等基礎數據,結果不具備明顯差異(P>0.05),分組形式有可比性特征。
1.2 方法
參照組主要采用常規護理方式,其中主要包括向患兒家屬介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知識內容以及治療注意事項,實時檢測患兒體溫變化情況,為患兒家屬解答疑慮問題。
實驗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融合臨床護理干預手段,主要包括環境護理,當患兒接受住院治療之后,醫護工作者要為患兒構建干凈整潔的病房環境,每日對病房展開定期清掃工作,并做好消毒,為患兒與家屬營造溫馨的病房氛圍;飲食護理,受患兒生理結構發育不完善因素影響,導致患兒消化能力較弱,為此醫護工作者應該為患兒制定科學的個性化飲食計劃,堅持以定量、定時為基準,確保患兒攝入充足的營養成分[2];心理護理,由于患兒在接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療時,容易使患者產生急躁、恐懼的不良心理反映,為此醫護工作者需要及時觀察與了解患兒的情緒變化情況,并對患兒及其家屬展開心理疏導護理工作,緩解患兒不良的心理情緒問題。
1.3 效果評價標準
向實驗組與參照組患兒家屬發放自制護理滿意評價表,護理滿意評價表評分標準以滿分100為基準,80分以上為十分滿意,80分-60分為比較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為標準[3]。
1.4 統計學分析
本文統計學數據分析以SPSS 20.0統計學分析軟件為主,計數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進行表示,以t檢驗方式為主;計量資料均已率(%)為表現形式,利用x2進行檢驗,P<0.05表示具備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觀察可知,實驗組護理滿意度100.00%明顯高于參照組83.33%,組間對比P<0.05,證實差異性存在。如表一所示。
3 討論
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屬于多發性疾病,主要的臨床癥狀就是喉炎、感冒等。由于小兒各項身體體能屬于發育階段,免疫功能較弱,所以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抵抗能力較低,這也是小兒容易患有此病的原因。如若患兒沒有及時接受正確的治療,會對患兒的身心健康產生不良影響,甚至會影響患兒的大腦發育。特別在季節交替時期,增加了小兒患有此病的幾率[4]。在臨床上主要采取霧化吸入式治療手段,將霧化藥物轉變成細小顆粒,利用霧化裝置設備進行輔助,吸入到患兒肺部當中,進而實現治愈的作用效果。但是由于患兒的配合度不高,大大降低了治療效果,加大了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難度,為此在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護理中,應用臨床護理干預聯合常規護理手段是十分必要的。
在此次研究中可以發現,通過護理干預后,實驗組護理滿意度100.00%優于參照組83.33%,兩組比較呈現為P<0.05的差異性。由此可見,在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護理中,應用臨床護理干預聯合常規護理方式具有明顯的護理效果,有助于患兒病情的緩解,便于患兒家屬了解與掌握正確的護理方法與注意事項,促進患兒生活品質的提升[5]。
綜上所述,在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護理中,可以應用臨床護理干預聯合常規護理方法,有利于促進患兒康復效果的提升,提高護理滿意水平,為此臨床護理干預聯合常規護理方法值得在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護理中推廣應用,讓更多的患兒受益。
參考文獻:
[1] 陳宗莉.護理干預在小兒急性上呼吸道 感染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7(14).
[2] 劉春英.舒適護理干預在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內蒙古中醫藥,2017(11):146-147.
[3] 魏紅英.護理干預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臨床價值探討[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4604.
[4] 王春紅.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干預在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應用觀察[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9,25(5):721-723.
[5] 羅霜梅,吳紅波.早期護理干預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誘發心肌炎患者的臨床效果[J].名醫,2018,67(1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