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亞芬
【摘要】目的:分析小兒腦外傷后患兒的康復護理效果。方法:回顧分析我院收治腦外傷患兒52例資料,總結康復護理的效果。結果:護理后,肢體功能、生活能力評分明顯高于護理前,差異顯著(P<0.05)。所有患兒經過治療后,疾病好轉率為96.2%。結論:在小兒腦外傷后實施康復護理效果確切,有利于改善生活能力,提高治療結果,值得應用。
【關鍵詞】小兒腦外傷;康復護理;生活能力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children after cerebral trauma. Methods: the data of 52 children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was summarized. Results: after nursing, limb function, life ability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nursing,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disease recovery rate was 96.2%.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children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s definite,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living ability and treatment results, and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Key words] pediatric traumatic brain injur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Life ability
【中圖分類號】R816.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1-247-01
腦外傷是一種常見的兒科疾病,病情兇險,致殘率高。由于兒童神經組織可塑性強,治療期間需要配以康復訓練,促進腦功能恢復,提高生存質量[1]。本文以回顧分析的方式,對52例患兒的康復護理效果進行探討,詳情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回顧分析我院收治腦外傷患兒52例資料,納入時間2016年3月-2019年5月,女性22例(42.3%),男性30例(57.7%),年齡4個月-10歲,平均(5.2±0.6)歲;受傷原因:車禍傷20例(38.5%),跌傷13例(25.0%),墜落傷18例(34.6%),爆炸傷1例(1.9%)。52例患兒均經CT檢查確診,排除家長配合度低、合并其他外傷的患兒。
1.2 方法 采用康復護理,包括:(1)急性期護理。為預防關節痙縮、肌肉萎縮的發生,護理人員需要幫助患兒按摩肌肉,被動活動肢體關節。密切觀察患兒的生命體征,及時處理突發情況。認真評估患兒的功能障礙,包括:腦外傷是否嚴重、腦功能、運動功能、認知功能等。(2)穩定期護理。①根據患兒病情,選用合適藥物治療,增加腦血流量,預防并發癥發生。高壓氧治療時,提前做好準備,綜合評估患兒病情,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調整艙內壓力、吸氧量。②肢體運動功能。腦外傷患兒的運動訓練包括起立、翻身起床、站立、行走等,根據患兒病情制定針對性的康復計劃,逐步增加訓練幅度。同時,還要配以針刺、高壓氧等治療,促進肢體功能恢復。③語言功能。強化患兒的語言訓練,通過聽語、發音、閱讀等訓練,恢復患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對于構音障礙的患兒,指導其放松心情,開展針對性的呼吸訓練、發音練習,促進發音器官運動。
1.3 判定項目 (1)分別用Fugel-Meyer、Barthel指數,評定護理前后的肢體功能和生活能力,總分100分,得分越高越好。(2)觀察患兒的護理結果。
2 結果
2.1 肢體功能、生活能力分析 護理前,患兒的肢體功能為(49.65±5.24)分,生活能力為(57.36±5.28)分。護理后,患兒的肢體功能為(79.68±9.80)分,生活能力為(86.92±8.41)分,差異顯著(t=19.486,P=0.001;t=21.466,P=0.001)。
2.2 護理效果分析 本組52例患兒經過有效治療和康復護理后,治愈22例,好轉28例,無效2例,好轉率為96.2%。
3 討論
由于兒童腦部神經組織發育不完全,缺乏保護意識,活潑好動,易發生腦外傷。加之其神經系統不穩定,對損傷的應激反應高,耐受性差,腦外傷后致殘、死亡的風險較高。因此,做好腦外傷患兒的護理干預,對保證預后意義重大。
康復護理是一種常用的護理模式,相較于基礎護理,護理措施更具針對性、系統性,可提高患兒的康復效果[2]。本次研究,對52例腦外傷患兒進行康復護理,結果顯示:患兒護理后的肢體功能、生活能力評分均高于護理前,疾病好轉率為96.2%。究其原因:于患兒急性期進行針對性的康復護理,可促進肢體功能恢復;于穩定期進行有效治療、語言功能和肢體功能訓練,不但能夠促進各項功能恢復,還能夠提高患兒及家屬的依從性,提高護理效果。
綜上,在小兒腦外傷后實施康復護理效果確切,有利于改善生活能力,提高治療結果,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 潘麗,王沖,劉艷青,等.小兒腦外傷后患兒康復護理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8,15(22):96-99.
[2] 覃禮忠.小兒顱腦外傷診斷的臨床特征及其治療[J].飲食保健,2016,3(15):21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