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錦 戴金秀 王健
【摘要】目的:探討對小兒手足口病采用舒適護理方案進行護理的臨床價值。方法:選擇我院收治手足口病患兒計110例,隨機分為常規護理對照組(n=55)與舒適護理實驗組(n=55),對比護理效果。結果:實驗組癥狀緩解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小兒手足口病采用舒適護理可加快癥狀改善,并可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小兒手足口病;舒適護理;滿意度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nursing care for children with foot and mouth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110 children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were treated in this hospital.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routine care control group (n = 55) and a comfortable care experimental group (n = 55)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care. Results: The symptom relief tim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and the satisfaction rate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Comfortable care for children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can accelerate symptom improvement and improve care satisfaction.
[Key words]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children; comfort nursing; satisfaction
【中圖分類號】R27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1-254-01
為探討對小兒手足口病有效的護理方案,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手足口病患兒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了采用常規護理方案與并行舒適護理方案進行干預的臨床效果,結果顯示舒適護理方案更有利于小兒手足口病患者的康復,值得推廣。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手足口病患兒計11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n=55)與實驗組(n=55)。對照組中男26例,女29例,年齡1~6歲,均數(2.87±0.64)歲,實驗組中男27例,女28例,年齡1~6歲,均數(2.81±0.51)歲,兩組患兒基礎資料對比,P>0.05,可比。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與護理方案。實驗組采用舒適護理方案干預,主要內容包括:(1)生理舒適護理,在環境上,需要維持室內安靜、整潔,定期開窗通風,并注意做好對患兒的隔離,對房內地面以及設施均需要以含氯消毒液進行消毒。考慮患兒口腔存在不適,伴隨潰瘍、皮疹等,故餐前后均需要使用淡鹽水進行漱口,如果患兒不會漱口,則需要使用棉簽蘸取氯化鈉注射液進行口腔清潔,每日2次[1]。如果皮疹、潰瘍嚴重,也可局部用藥冰硼散。在飲食方面,需要注意營養與水分的支持,以軟食、流失為主,忌生冷辛辣之物,注意補充蛋白質,可食雞蛋羹、小米粥、豆漿、牛奶、青菜等。餐具需每日煮沸消毒,時間以30min為宜]。(2)心理舒適,在患兒住院期間,需要做好對患兒行為以及語言的觀察工作,并結合患兒的特點做好溝通與交流,對不能說話的患兒,采用肢體撫觸以及眼神交流的方式進行肯定與鼓勵,盡可能滿足患兒的合理需求,以此建立良好的關系。對患兒父母,則需要及時告知其患兒的康復情況,并講解相關衛生注意事項,提高其對小兒手足口病的防范能力,轉移其焦慮、擔憂等負性情緒。(3)社會支持,對于年齡小、體質弱、存在拒食、嚴重皮疹等表現的患兒,需要及時做好轉診工作,在轉診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對患兒的隔離,并做好交接。患兒出院后,需定期隨訪,對患兒家屬進行指導。
1.3 觀察指標
(1)對比癥狀改善時間,包括發熱、口腔潰瘍、皮疹、水皰。(2)對比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21.0處理,設定為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癥狀改善時間
實驗組癥狀改善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 滿意度
對照組滿意22例,基本滿意24例,不滿意9例,滿意度83.64%(46/55),實驗組滿意31例,基本滿意23例,不滿意1例,滿意度98.18%(54/55),P<0.05(X2=12.792,P=0.000)。
3 討論
小兒手足口病屬于臨床中發生率較高的可傳染疾病,為腸道病毒引發,常見如柯薩奇病毒A16、腸道病毒EV7等,典型表現為發熱、皮疹、口腔潰瘍等,對患兒正常生活存在嚴重的影響,甚至可并發腦炎、肺炎等疾病,嚴重威脅患兒的生命安全。對小兒手足口病,為保障臨床療效,改善患兒的預后,采用更為恰當的護理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從本次所制定舒適護理方案來看,通過生理舒適護理,可改善當前的住院環境,維持患兒口腔的清潔,并確保飲食的合理,有利于提高患兒住院期間的生理舒適度,而做好與患兒的溝通與交流,構建良好關系,滿足其合理需求,則可讓患兒的心理處理舒適狀態,配合轉診與隨訪護理,則能夠進一步改善患兒的預后,對保障患兒的安全有顯著的價值。本次研究中,實驗組在采用舒適護理方案之后,癥狀緩解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該方案效果理想,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陶春月. 小兒手足口病護理中舒適護理的應用[J]. 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24):26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