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燕
【摘 要】急診科是醫院的重要組成部份,是醫院的前沿陣地。凡來急診科就診的患者大多數都是急癥,急癥特點是發病急,病情嚴重進展快,如果病人能在發病現場及時得到確切、適當的救治對預后影響較大。所以患者都希望醫護人員充分理解自己,滿足自己的一切要求,以減輕疾病帶來的痛苦及心理負擔,本篇文章本文將對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急診工作開展的相關資料進行有效的分析,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急診、門診護理;急救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1-0029-01
【Abstract】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hospital and is the forefront of the hospital.? Most of the patients who come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are emergency cases,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by acute onset and rapid progression. If the patients can get accurate and appropriate treatment in time at the onset site, the prognosis will be greatly affected.? Therefore, the patients all hope that the medical staff can fully understand themselves and meet all their requirements, so as to reduce the pain and psychological burden caused by the disease. This article will effectively analyze the relevant data of emergency work carried out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6 to March 2018, and propos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for reference.
引 言
隨著急診患者的增加,急救護理工作的難度越來越大,護理人員面臨投訴和沖突,并且由于投訴和糾紛的發生率增加,整體護士質量很低[1]。同時,以上問題還涉及缺乏專業性、淡泊的服務意識和其他因素。因此,為了提高急救醫療質量,工作人員面臨急救醫療過程的問題,需要及時找出問題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提高醫療質量。
1 急救護理工作問題
1.1專業水平不足
急診病患年齡分布廣泛,從新生兒至老年患者均可見。而多數患者就診時,病情也十分嚴重,且常伴有多臟器受累,多系統功能受損,有極大猝死的風險,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常握多種急救技術,常見的有心肺復蘇、除顫、靜脈穿刺、中毒洗胃、吸痰等,同時也要求熟練操作各種監護設備。但據本研究發現,在最初2~4分鐘的黃金搶救時間內,部分患者的生命基礎支持治療[2]不到位、不合理,反映出某些護理人員應急能力較差、搶救意識不足,也側面反映出其專業水平的不足。相關數據顯示,每年因護理人員技術失誤而出現醫療事故有明顯增多。
1.2醫療設備、儀器使用不規范
醫療設備、儀器直接影響著各項實驗室檢查結果,且在某些疾病中,對治療療效及安全性有著重要作用。但據本研究顯示,少數設備未經保養、維修和檢查,即投入使用。另一方面,醫療器材在使用后,未進行嚴格消毒殺菌處理,且未按照用途進行分類,存在混放、錯放的情況,也有部分設備未按照要求標識維護細節及操作方法。而在后續交接班,儀器數量、使用狀態等情況交代不清。上述醫療設備、儀器使用問題嚴重影響了搶救工作的進行。
2 急救護理工作改進對策
2.1提高醫務人員的專業素質
加強急診護理人員的職業道德,提高護理人員的心理素質。護士應自覺樹立拯救生命的人道精神,自覺保持高度責任感及對患者和社會的同情心。雖然加強風險認知和醫療行動本身具有緊迫性,但住院前的急救措施是復雜多變的,護理人員具備不同的年齡、文化水平等內容。而具有不同社會背景的各種疾病群體,其狀況的變化與許多因素交織在一起錯綜復雜,輕微的疏忽可能會造成重大錯誤。急診工作人員需要認識到職業風險高,并預測重病患者病情的變化。定期培訓急診科的醫務人員,改善急救過程,培訓醫療事故處理規定和相關知識,提高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與風險意識。醫院各個部門有必要定期對急診科護士進行應急知識教育,其主要內容是急救生活護理、門診和分流措施以及應急預案。
2.2完善制度建設,加強人員管理
建立健全的各級各類護理人員的崗位職責,加強宣教活動,使其明確職業要求及義務,同時加強心理干預,尤其對于工作壓力大、工作要求高的護理人員,要主動與其溝通,防止其滋生負面情緒,樹立患者第一,救治第一的意識,增強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使其保持高度的責任感,去面對急救工作。同時落實規章制度及操作技術規范,使醫療設備、儀器的保養、維修、檢查過程更加透明化及科學化,并加強監管工作,對每件儀器的使用、養護、入庫等情況進行全程追蹤,若出現重大醫療事故,要對單一環節的責任人進行問責,以此更好滿足搶救需要,提高急診科工作質量及效率。
2.3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
加強急救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應具備相同的綜合醫學理論知識和基本的實地治療技能。護士評估主要包括心肺復蘇、氣管插管、人工呼吸、電擊除顫、心電圖監測、穿刺輸液、損傷治療結合等,提高現場應急響應能力和服務質量。良好的心理素質也是護理人員需要具備的,院前救援過程由現場工作人員直接監督。在發生救援事件時,必須保持冷靜,穩定和嚴肅,并消除所有外部干擾,以便救援能夠順利組織并開展。護理人員還要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心理咨詢,創造適當的急救治療環境,及時介紹各種治療方法和護理規律,促進順利的急救醫療程序。在對患者進行急救之前,向患者及其家屬解釋工作,解釋可能出現的情況,以獲得患者與家屬之間的合作和理解,并穩定患者及其家屬的情緒。為了建立護士與患者之間的和諧關系,護士應尊重患者并向患者展示專業精神,以獲得患者的信任。對于患者及其家屬,護士應該正確及時地回答,以獲得患者及其家屬的理解和信任。
結束語
總之,急診護理工作存在很多問題,如果這些問題被忽視或長期問題在適當的時候得不到解決,就會對護理效果產生不利影響,護理質量也會降低。本文主要圍繞我科急診護理中常見的問題,對其進行認真分析,根據實際情況,實施有效的解決方案,進一步提高護理效果,提高患者滿意度,增強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
參考文獻
[1] 徐露.優化護理流程對急診胸痛患者搶救效果的影響[J].名醫,2019(07):223.
[2] 梁敏.急診護理路徑在有機磷農藥中毒患者急救中的應用價值[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48):300+304.
[3] 劉素琴.綜合急診護理在四肢開放性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16):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