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



【摘 要】目的:分析炙甘草湯加減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臨床價值。方法:我院在進行本次研究的時候一共選擇了58例患有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病例時間在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根據不同的治療方式對患者進行分組,其中觀察組采用炙甘草湯加減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藥物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結果:觀察組的治療效果為93.1%,高于對照組的62.07%,p<0.05。觀察組發生惡心、胃腸道反應、腹瀉等發生率為10.34%,低于對照組的34.48%,P<0.05。觀察組在治療前后的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分別為45.12±1.22、36.33±1.55、61.53±3.22、49.23±2.32,治療后的數據與對照組相比差異較大。結論:炙甘草湯加減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臨床價值明顯,值得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炙甘草湯;加減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R6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1-0030-02
冠心病心律失常臨床發病率較高,對患者的損傷也比較大,患者主要的表現包括心動過緩或心動過速,而且還會有一部分患者合并胸悶和心悸等癥狀[1]。在本次研究中,針對炙甘草湯加減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臨床價值進行了分析,以下為具體內容。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基礎資料
選擇58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均是來自我院在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給予患者兩種不同的治療方式,并且將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的男女人數分別為15人和14人,年齡在42歲至78歲,平均(56.47±1.28)歲。對照組的男女人數分別為16人和13人,年齡在43歲至79歲,平均(56.52±1.34)歲。患者的年齡和性別對比之間無統計學差異。
1.2 方法
對照組使用胺碘酮進行治療,每天3次,每次0.4g。觀察組采用炙甘草湯進行治療,其中主要的藥物組成為炙甘草15g、桂枝15g、人參10g、大棗10g、阿膠15g、火麻仁10g、地黃20g、麥冬15g、生姜10g。如果患者合并失眠多夢,可以加用合歡皮和五味子。如果患者合并心陽不振,可以加用附子。如果患者合并腎陰虧虛者,可以加用龜甲。用水煎服,分兩次服用,治療時間為1個月。
1.3 觀察指標
觀察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惡心、胃腸道反應、腹瀉等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治療前后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等心功能指標。
1.4 統計學分析
通過SPSS17.0檢驗相關數據,對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發生率進行X2值檢驗,對心功能指標進行T值的計算,p<0.05的時候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的治療效果要高于對照組,P<0.05,詳情見表1。
2.2 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的惡心、胃腸道反應、腹瀉等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詳情見表2。
2.3 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
觀察組的治療前后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等心功能指標均優于對照組,詳情見表3。
3 討論
心律失常主要指的是心臟搏動、節奏出現異常所導致的疾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心房顫動、早搏等,需要在短時間內進行介入治療,這樣才能維持患者的生命安全,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率[2]。目前臨床治療心律失常主要通過西藥治療,雖然具有一定的臨床效果,但是長時間的療效不高,而且還會對患者的各部分臟器功能產生較大的影響,帶來較多的不良反應[3]。所以臨床上現如今通過中醫進行心律失常疾病的治療,本次研究利用炙甘草湯加減治療,不僅能夠提高臨床治療效果,而且還能夠增強患者的免疫力,有利于患者出院以后身體功能的恢復。灸甘草湯能夠起到有效的益氣滋陰和通陽復脈作用,桂枝、灸甘草、阿膠等藥物可以促進血氣,保證陰陽調和,根據患者所表現的不同癥狀進行加減藥物治療,能有效地促進患者疾病的恢復[4]。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治療效果要明顯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低于對照組,治療后的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等心功能指標也要優于對照組,P<0.05。
總而言之,炙甘草湯加減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臨床價值顯著,能夠提高患者身體功能的恢復,且安全度和臨床效果均較高,值得進一步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燕波.炙甘草湯加減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臨床應用分析[J].健康大視野,2019(16):137.
[2] 潘云鋒.炙甘草湯加減治療聯合西藥對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臨床療效研究[J].養生保健指南,2019(41):203.
[3] 尹才芳,劉國江,何強.炙甘草湯加減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臨床觀察[J].醫藥前沿,2019,9(21):15-16.
[4] 萬志敏,萬美萍.美托洛爾聯合炙甘草湯加減治療氣陰兩虛型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19):2777-2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