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凱

【摘 要】目的:分析有創機械通氣治療重癥急性左心衰竭的效果,闡述其臨床應用價值。方法:選取重癥急性左心衰竭患者70例,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采用有創機械通氣治療;對比兩種方案的治療效果和安全性。結果:觀察組治療效果更佳;治療后兩組患者各項指標均有明顯改善,但是觀察組患者改善程度更大;上述差異進行統計學比較P<0.05;兩組患者均未出現不良反應。結論:有創機械通氣治療重癥急性左心衰竭顯著,能夠快速、顯著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有效控制疾病的惡化速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且治療安全性高,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重癥急性左心衰竭;有創機械通氣;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R541.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1-0067-01
急性左心衰竭是臨床較為常見的心臟疾病,近些年來隨著心臟病變發病率越來越高,急性左心衰竭發病率越來越高,該病表現為左心室排血量急劇減少,進而導致血流灌注不足和肺部淤血,而重癥患者常伴隨低氧血癥,若不及時治療則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對器官造成不可逆損傷;目前臨床上治療重癥急性左心衰竭以減輕心臟度負荷、保障供氧供血為原則;而大量的臨床研究證實,有創機械通氣治療重癥左心衰竭效果顯著且見效迅速,因此本文著重就有創機械通氣治療重癥左心衰竭的效果進行分析,研究詳情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重癥左心衰竭患者7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就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統計學比較,P>0.05具有可比性。
1.2患者選擇標準:①所選患者經過全面檢查各項指標符合臨床重癥左心衰竭的診斷標準;②所選患者無相關治療禁忌癥,尚未有生命健康威脅;③本研究開展前征得醫院和患者家屬的同意。
1.3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先行基礎的檢查,給予其血管擴張劑、強心劑和利尿劑常規治療,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加用有創機械通氣治療,首先給予患者順阿曲庫銨抑制自主呼吸,戴上面罩與呼吸機連接先進行短暫純氧吸入,后進行經口氣管插管,正式行有創機械通氣治療,設置好各項參數,時刻關注患者的呼吸情況,當其各項情況趨于穩定則變更為間歇通氣,與此同時給予患者靜脈滴注鎮靜藥物維持效果,當患者的呼吸功能明顯改善可自主呼吸,結束有創機械通氣治療。
1.4療效評價和觀察指標
對比兩種治療方案的效果,以治療前后血漿BNP、動脈血氧分壓、動脈二氧化碳分壓、呼吸頻率、心率及血PH值為觀察指標;對比兩種治療方案的安全性,以不良反應發生率為觀察指標。
1.5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所有計數資料均選用n,%表示,計量數據用x±s表示,前者用卡方檢驗,后者用t進行檢驗,P<0.05時統計學比較有意義。
2 結果
2.1兩種治療方案的效果對比
結果詳見表1。
2.2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的對比
兩組患者均未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治療安全性高。
3 討論
本研究實驗數據證實,針對重癥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行有創機械通氣治療效果顯著,安全性高,不易引起其他不良反應的發生,有利于患者病情的預后改善;可明顯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增加供氧,明顯促進患者病情的恢復;總而言之,有創機械通氣治療重癥急性心力衰竭臨床應用價值高,可大力推行。
臨床研究證明,僅針對重癥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行常規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患者病死率較高,而重癥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因常伴隨低氧血癥,導致肺部毛細血管增加,肺順應性下降,嚴重影響患者的通氣功能,進而其肺部淤血情況,加重心臟負擔,加重左心衰竭的病情,由此可見治療重癥急性左心衰竭改善呼吸衰竭、增加供氧尤為重要。而研究表明機械通氣的應用可明顯減輕心臟負荷,增加泵血量,提高射血分數,增加供血量,臨床上也多采用無創機械通氣治療,相對對患者身體造成的損害性較低,但其對患者自身素質要求較高,適用人群少,而重癥左心衰竭患者多伴有呼吸障礙、意識障礙等,采用有創機械通氣治療更為適合。
參考文獻
[1] 韓文龍,彭川.急性重癥左心衰搶救中應用有創機械通氣及無創機械通氣的臨床價值[J].中國醫學創新,2019,16(16):61-64.
[2] 王邵安.有創機械通氣、無創機械通氣對急性重癥左心衰搶救價值[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8,24(16):123-124.
[3] 何桂明.有創機械通氣在重癥急性左心衰搶救中的應用[J].黑龍江醫藥,2017,30(6):1339-1341.
[4] 曾慧祺.有創機械通氣用于重癥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診搶救中的臨床效果[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7,28(14):2647-2648.
[5] 張濤,朱明艷.試論有創機械通氣在重癥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診搶救中的臨床效果[J].東方食療與保健,2017,(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