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嚴

【摘 要】目的:本文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運動行為與飲食干預效果。方法:本文選擇在2018年到我院接受治療的1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為分析組和對比組,每組50例患者,針對對比組患者應用常規護理方式,在此基礎上針對分析組患者進行運動行為與飲食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健康行為情況。結果:分析組患者的健康行為情況優于對比組患者。結論:針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進行運動行為與飲食干預,能夠幫助患者改善健康行為情況。
【關鍵詞】非酒精性脂肪肝;運動行為;飲食;干預效果
【中圖分類號】R459.3 【文獻識別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1-0103-02
非酒精性脂肪肝指的是患者的肝組織變化與酒精性肝病相似,但是患者卻不存在飲酒過量病史,屬于一種慢性肝病,早期不存在顯著的臨床癥狀,如果不進行及時治療會演變為肝硬化、肝癌等疾病,因此,需要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進行早期干預,如運動行為干預和飲食干預等。為此,本文選擇在2018年到我院接受治療的1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運動行為與飲食干預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選擇在2018年到我院接受治療的1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為分析組和對比組,每組50例患者。分析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30-67歲,平均年齡47.52±3.18歲;對比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32-65歲,平均年齡46.92±3.17歲。
1.2實驗方法
針對對比組患者應用常規護理方式,在此基礎上針對分析組患者進行運動行為與飲食干預,具體如下。
1.2.1運動行為干預
針對患者進行運動行為干預,護理人員需要堅持運動個性化,以中強度有氧運動為主,堅持循序漸進的運動原則[1]。具體來講,護理人員需要結合患者的體檢報告,為患者選擇合適的有氧運動,例如,身體素質較高的中年人,便可以選擇跑步、游泳等有氧運動方式;身體素質較差的老年人,便可以選擇步行、做健美操等有氧運動方式。通過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患者的脂肪和能量能夠內部被適當消耗,這樣患者的體重便能減輕,血糖和血脂也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調價。適合患者進行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還包括了慢跑、打太極、跑步、游泳、步行、做健美操、騎自行車底等。
此外,護理人員需要控制好患者運動的連續時間、次數、強度,避免患者出現過量運動的情況,并且在運動過程中通過患者的心率來判定患者是否適合持續運動。例如,身體素質較差的老年人,每周保持4-5次的運動頻率即可,每次運動時間需要控制在20-30分鐘之間;身體素質較高的中年人,每周保持3次的運動頻率,每次運動時間需要控制在40-60分鐘之間。如果患者的身體素質允許,護理人員可以引導患者在基礎運動的基礎上,每天快步走5000-10000步,在運動時患者的脈搏在120-130 次/min之間最為適宜,運動后疲勞感在10-20分鐘內消失[2]。
1.2.2飲食干預
護理人員需要幫助患者控制攝入總熱量,以此來確保患者能夠維持在理想的體重;同時還需要合理分配患者所需的營養物質,如糖分需要占總熱量的50-60%,蛋白質需要占10-20%,脂肪占比不能超過30%。在飲食方案制定方面,護理人員可以選擇應用食品交換方式,首先需要計算好患者每天所需的熱量和糖分、蛋白質、脂肪的占比,隨后按照80-90kcal將食物分為一個交換單位,并分為谷物、水果、肉類、豆乳、油脂、蔬菜6類,按照交換單位計算出患者每天所需要的熱量,并按照1/5、2/5、2/5的比例將全天需要的交換單位的食物計算到三餐中。叮囑患者禁止食用啤酒、巧克力、高糖食物等,禁煙禁酒,禁止暴飲暴食[3]。
1.3觀察指標
本次實驗以兩組患者的健康行為情況為觀察指標。
1.4數據處理
本次統計學處理使用SPSS19.2.0軟件,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取卡方檢驗法,計量資料以(x±s)表示。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分析組患者的健康行為情況優于對比組患者。詳見表1。
3 討論
飲食與運動行為行為干預是行為療法中的主要內容,此療法要求患者保持正確的態度,及時糾正不良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進而逐漸進入到健康生活的行列中。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治療和康復過程中,部分患者由于對疾病的認知和了解不足,出現了很多誤區,尤其是在飲食和運動方面,而進行飲食與運動行為行為干預,則能夠幫助患者糾正飲食和運動方面的不正確行為,進而更好的恢復健康。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病原因主要是脂質代謝紊亂,進一步引發肝細胞脂肪變性、甘油三酯沉積等,同時對胰島素形成抵抗。而進行飲食和運動行為干預則是改善患者上述癥狀的最佳方式,這是因為通過飲食控制和運動,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指標能夠得到改善,肥胖患者的體重也能下降,同時還能減少對胰島素的抵抗程度,這可以幫助患者更好的消耗體內的葡萄糖。而運動更是能夠減低血糖、血脂、甘油三酯,同時還能提高患者對胰島素的敏感程度,以及高密度脂蛋白含量。
本次實驗表示,分析組患者的健康行為情況優于對比組患者,說明針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進行運動行為與飲食干預,能夠幫助患者改善健康行為情況。同時,通過飲食與運動行為行為干預,患者的健康意識也能提高,這有利于患者提高自身的生活質量和健康程度,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參考文獻
[1] 肖又姑,熊昌清,羅紅.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飲食與運動行為的干預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6,09:777-780.
[2] 林梅蘭,葉綠,彭丹.行為干預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健康行為影響的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28:176-177.
[3] 程霄霄,朱再勝,鄭誼.健康教育干預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遵醫行為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6,5222: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