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成 方芳
【摘 要】目的:分析探討糖尿病治療過程中藥物合理使用情況,為提高糖尿病療效提供指導參考。方法:研究開展時間2018年3月-2019年3月,選取石圍塘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糖尿病患者60例,予以合理用藥指導干預,治療6個月后觀察分析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結果:經糖尿病合理用藥指導干預,60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均顯著下降,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控制效果良好。結論:治療期間給予社區糖尿病患者系統的合理用藥指導干預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
【關鍵詞】糖尿病;用藥指導;合理性
【中圖分類號】R587.1【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1-0160-01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及胰島功能減弱為主要臨床特征的一種內分泌代謝綜合征,免疫功能紊亂、微生物感染和遺傳基因均是導致本病的相關影響因素[1]。隨著病情進展和加重,可誘發糖尿病足、白內障、糖尿病腎病等一系列嚴重并發癥,對患者日常生活質量及身心健康造成直接影響。由于本病療程漫長,患者用藥依從性和合理性均對臨床療效有較大影響,本研究旨在探討合理用藥指導干預在社區糖尿病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具體內容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開展時間為2018年3月-2019年3月,從石圍塘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糖尿病患者中隨機篩選6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34例(56.67%)、女性26例(43.33%),年齡范圍39-75歲之間,平均年齡(51.3±6.7)歲,病程時間2-12年之間,平均病程(5.8±1.1)年,糖尿病類型:Ⅰ型22例(36.67%)、Ⅱ型38例(63.33%)。入組患者均對研究知情,且自愿配合合理用藥指導干預。
1.2 研究方法
患者入組后均接受生物合成型人胰島素(中國諾和諾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050019)治療,于一日三餐前30min皮下注射,每日總劑量根據體重0.5U/kg,早、中、晚用藥劑量比例2:1:2。患者入睡前使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島素注射液(丹麥 Novo Nordisk A/S,國藥準字J20120034,400IU:10ml),皮下注射。治療期間在社區內定期組織糖尿病知識講座,向患者普及相關知識以提高治療依從性,同時對所有患者建立健康檔案,給予針對性用藥指導,使其意識到遵醫囑用藥重要性,社區醫師結合實際對患者處方及時進行調整和補充。
1.3 觀察指標
所有患者均接受用藥指導和治療6個月,觀察分析治療前后血糖控制效果,指標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經SPSS 20.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x±s)用t檢驗。P<0.05表示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合理用藥指導干預前,60例患者空腹血糖(10.3±2.2)mmol/L,餐后2h血糖(14.2±0.9)mmol/L,糖化血紅蛋白(3.3±0.5)mmol/L;干預后空腹血糖(6.2±1.3)mmol/L,餐后2h血糖(9.4±0.6)mmol/L,糖化血紅蛋白(1.7±0.3)mmol/L,治療前后各指標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12.125、34.374、21.255,P=0.001、0.001、0.001)。
3 討論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的慢性終身性疾病,病因機制相對復雜,患者機體內分泌紊亂、代謝功能障礙是其主要特征。現有研究認為,不良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微生物感染以及遺傳基因均可能導致本病的發生。目前,臨床治療糖尿病方法通常包括飲食管理、運動干預和藥物治療,其中飲食和運動干預為基礎,藥物治療則發揮主導作用[2]。對于社區糖尿病患者來說,治療期間除了加強日常監護,還應當重視科學合理的用藥指導干預,以提高血糖控制效果。給予社區糖尿病患者系統的合理用藥指導干預,根本依據在于其實際病情和治療進展[3]。
由于糖尿病療程漫長,患者需長期堅持服用藥物,因此制定用藥方案時應盡可能減少藥物種類、服用次數,使處方簡單易執行,從而保證患者對用藥依從性。治療過程中患者應當嚴格遵循醫囑,切勿擅自更高劑量或停用藥物。日常用藥方式不當、運動過度、飲食不適、患者高齡及肝腎功能受損等均可能引發低血糖等不良反應,故制定用藥方案時還需結合患者自身因素綜合考慮,選擇安全性更高藥物以防止藥源性低血糖的發生。臨床中單藥治療效果有限,難以達到有效控制血糖目的時,往往采用聯合用藥方案。對于糖尿病早期患者采用聯合用藥治療可起到保護胰島功能、促進胰島素分泌、改善胰島素抵抗等多方面作用,原則上認為胰島素促泌劑、糖苷酶抑制劑、雙胍類和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可兩種或多種聯合使用,而基礎胰島素可與非磺脲類促泌劑聯用,預混胰島素不與短效胰島素聯用,格列奈類不與磺脲類促泌劑聯用。對于潛在并發癥高危患者或已經出現并發癥患者通常需配合多種藥物治療,治療中可能增強或降低血糖控制效果,臨床合理選擇藥物時尤其注意了解相關不良反應,最大限度減小對患者機體功能的損傷。
總而言之,糖尿病患者用藥治療過程中醫師應與患者及其家屬加強溝通交流,全面了解其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制定科學合理的日常用藥方案;同時詳細講解糖尿病相關知識,使其意識到遵醫囑用藥重要性和必要性;定期檢查患者用藥方案合理性,做出調整或補充,對患者病情控制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 劉海珍, 李陽艷. 社區護士在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起始治療中的重要性探討[J].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7, 17(11):1695-1696.
[2] 楊句容. 糖尿病腎病合并高血壓降壓藥物的合理選用[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7, 9(21):153-154.
[3] 范玲麗. 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藥物治療的合理應用與不良反應[J]. 中國處方藥, 2017, 15(7):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