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曉暉
【摘 要】 目的:探究婦科門診患者實行心理護理方式及運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于2018.01-2019.08期間所接納治療的婦科門診患者130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650例,常規護理)以及觀察組(650例,常規護理加心理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SAS評分SDS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改善婦科患者的心理狀態,緩解其心理壓力,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關鍵詞】婦科門診;心理護理;方式;運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1-0253-02
婦科門診是當下出現醫患關系緊張的部門之一。為了見降低醫患矛盾,護理人員有必要針對不同患者心理特點來給予患者足夠的尊重以及理解。相關研究資料顯示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1]。本研究是對婦科門診患者行心理護理起到的效果進行探究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8.01-2019.08期間所接納治療的婦科門診患者1300例;采用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對照組650例(最小年齡19歲,最大年齡32歲,平均年齡(25.50±6.50)歲)以及觀察組650例(最小年齡20歲,最大年齡34歲,平均年齡(27.00±7.00)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所有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曉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我院倫理委員會對此完全知情并批準研究。
1.2方法
給予兩組患者不同護理模式,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包括介紹醫院環境、講解詳細就診流程等內容;而對照組則在此基礎上行心理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①部分婦科患者在就診治療時,由于周邊環境、醫務人員的陌生等因素而出現如焦慮、緊張等心理。因此護理人員在接診時應當及時同其進行溝通交流,介紹醫院周邊環境,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經驗等內容,以此來提升患者的信任程度,取得其配合度。
②護理人員需對患者個性需求、心理狀況進行觀察,并基于此來調整同其的溝通方式,以此做到結合患者心理來進行針對性干預。在對患者的整體護理流程中護理人員要保持適宜的微笑,以此來為患者進行舒適、輕松氛圍的營造,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患者能夠心情愉悅。此外,在實施護理時要基于患者的實際病情來向其進行疾病知識內容的講解,講解相關檢查手段、治療手段的注意要點,以此降低患者對病情診治的錯誤認知,避免盲目治療而導致其心理負擔的加重。
③護理人員在對患者實行護理過程中,若是患者心理問題較為嚴重,可指導其如何正確調整自身不良情緒,以此保障其心理顧慮能夠得到及時消除的效果,同時可向患者進行女性生理知識的普及,這些方式均能夠對患者的治療起到積極影響作用。在患者的治療和檢查期間應當對患者隱私進行保護,及時對各種突發狀況進行處理,以此緩解其心理壓力,避免患者心理負擔的加劇。
④對于存在反復詢問病情者,說明其認知水平相對有限且可能存在緊張等一類的不良心理。因此護理人員對于這類患者要及時告知其病情,做好相應的開導工作,通過相關護理措施來幫助患者樹立對抗疾病的信心。以此才能為患者提供一個更為舒適以及輕松的治療環境。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護理后的心理狀況進行數據的統計和分析。心理狀況評分包括焦慮評分以及抑郁評分,分別采用SAS量表以及SDS量表進行,以患者分數越高表示其焦慮程度、抑郁程度更嚴重。
1.4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19.0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表示,率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并以率(%)表示,以(P<0.05)為數據差異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心理狀況比較
觀察組經過護理后其SAS評分為(42.17±4.76)分,對照組SAS評分為(52.67±5.64)分,兩組數據相比較,t=36.273,p=0.00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經過護理后其SDS評分為(44.23±4.39)分,對照組SDS評分為(58.73±5.97)分,兩組數據相比較,t=49.887,p=0.00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隨著當下醫學模式的不斷轉變,心理護理在當代醫學中已經成為了一項重要的構成部分分[2]。
婦科門診由于患者主要為女性群體,加上疾病的影響以及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其在診療時極易出現不良心理情緒,若是護理人員在此過程中未能觀察到患者的心里變化,則極易導致醫患矛盾發生幾率的上升[3]。因此要求門診護理人員有必要不斷提升其綜合業務素質,不斷對自身服務態度進行優化,掌握患者的個體化心理特征來針對性實施護理,才能有效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讓其愉快就診。相關研究資料表示,心理護理干預能夠讓護理人員掌握病人的心理所需,并基于此來做好對患者的心理護理,證實心理護理對提升婦科門診患者心理改善有著重要意義[4]。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經過不同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的SAS評分、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運用心理護理來對婦科門診患者進行干預,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況,從而確保了其護理質量的提升,具有較高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在婦科門診患者中起到的干預效果比較高,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 徐曉慧. 婦科門診患者心理護理方法及效果探討[J]. 航空航天醫學雜志, 2018, 186(7):125-127.
[2] 宋海莎. 心理護理在門診婦科陰道炎護理中的應用及對患者滿意度的影響分析[J]. 航空航天醫學雜志, 2018, 29(6):770-771.
[3] 楊福玉. 心理護理干預在婦科門診計劃生育手術中的應用[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 4(63):12386-12386.
[4] 石改玲. 婦科門診計劃生育手術中心理護理干預的作用分析[J]. 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 2017, 4(16):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