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珊

【摘 要】目的:探討針對老年肺炎患者采取優質護理的措施和臨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資料選取入住本院2018年7月~2019年8月間的180例老年肺炎患者,將其按照護理模式的不同分為甲組和乙組,每組各90例,其中,對甲組患者進行常規性護理,對乙組患者進行優質護理,然后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并將對比結果整理分析。結果:通過對甲組、乙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進行統計比對,發現乙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和甲組相比較均更高, P<0.05,表示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針對老年肺炎患者對其進行優質護理服務,不僅可以大幅度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還可以顯著降低出現并發癥的幾率,鑒于該種護理模式擁有的種種優勢,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關鍵詞】老年肺炎患者;優質護理;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2【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1-0260-01
老年肺炎作為內科常見的一種老年性疾病,臨床癥狀多且不典型,主要包括呼吸困難、呼吸急促、意識障礙、食欲減退、脫水等等,如果不經過及時有效的治療,將會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影響[1]。尤其是伴隨著老年人年齡的上升,其身體各項機能會逐漸降低,抵抗力也會越來越差,這就為肺炎的誘發提供了良好的“溫床”。借些年來,肺炎已經發展成為威脅老年人生命安全的一大“殺手”,根據有關文獻顯示,因肺炎死亡的人數中,老年人占據了其中的九成左右,并且年齡越大,老年肺炎的發病率和致死率就會越高,在這樣的背景下,就需要對老年患者提供全面的護理服務,但由于常規護理模式針對性較差,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廣大患者的需要,為此,此次研究嘗試使用兩種不同的護理方法,經過統計學比較發現優質護理服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詳細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本次研究符合醫學倫理學,在開展此次研究前經過了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所有患者在事先均知曉此次研究的全部過程,同意參與此次研究并簽署了同意書。
本次研究資料選取入住本院2018年7月~2019年8月間的180例老年肺炎患者,其中男性病患95例,女性病患85例,年齡在60~80歲之間,平均年齡66.2±5.6歲,將其分為甲、乙兩組,甲組男性病例45例,女性病例45例,平均年齡為65.2±4.5歲,根據病癥進行分類,出現食欲不振、咳痰、咳嗽的患者人數是31例,出現氣急、呼吸困難的患者人數是24例,出現惡心、嘔吐的患者人數是20例,出現胸悶、胸痛患者的人數是15例;乙組男性病例50例,女性病例40例,平均年齡為64.6±4.2歲,根據病癥進行分類,出現食欲不振、咳痰、咳嗽的患者人數是29例,出現氣急、呼吸困難的患者人數是22例,出現惡心、嘔吐的患者人數是23例,出現胸悶、胸痛患者的人數是16例。對比兩組患者之間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病癥等均無明顯的差異,P>0.05,組間具備可比性。
1.2方法[2]
對甲組患者進行常規性護理,具體包括以下幾項:1、引導患者熟悉醫院環境;2、健康知識宣傳教育;3、對患者進行生理護理、日常護理等。
對乙組患者進行優質護理服務,主要包括以下幾項:1、個體化心理護理:考慮到老年患者身體各項機能處于逐年下降的趨勢,體質普遍較弱,同時大多數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旦入院接受治療往往會產生焦慮、抗拒、不安等不良心理壓力,同時他們也會考慮到治療費用過高,害怕給家庭徒增負擔。對于類似的這些情況,護理人員要通過密切的交流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立足于患者的實際情況做好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工作,防治患者出現不良心理,使其能夠積極的配合治療。2、飲食護理:考慮到老年肺炎患者常常有呼吸不暢、消化功能弱等導致的食欲不振現象,護理人員可以為其準備一些易于消化且富含熱量和蛋白質的食物,在日程飲食中多鼓勵其攝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以此來保障老年患者的營養健康。3、用藥護理:醫生要立足于患者的實際病情選擇適合患者的抗生素藥物,要以患者血液中含有合理濃度的抗生素為標準,同時監督患者按時服藥,在服藥后要密切觀察患者的情況,根據患者病情的變化隨時調整藥量。4、生活護理:根據室外氣溫的變化合理規劃外出運動的時間,使患者的身體可以適應外界氣溫的變化,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除此之外,要注意對病房及時通氣、換氣以及做好溫度的控制工作,以此來保障病房內空氣新鮮、溫度適宜,使患者有一個良好的休養場所。5、知識普及:醫護人員要耐心的向患者及其家屬細致的講述關于老年肺炎的醫學常識,讓他們能夠對老年肺炎有所了解,對于患者及其家屬所提出的疑問,要耐心的向其解釋,以此來幫助他們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6、出院后隨訪:在患者出院后,對患者在一定的時期對其進行隨訪,詳細記錄下患者出院后病情的具體情況,并對患者不良生活習慣、行為習慣等進行糾正,給予護理指導。
1.3 觀察指標[3]
觀察并記錄對老年肺炎患者進行優質護理服務后的臨床效果,同時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百分制的評分;將護理滿意度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種。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軟件對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使用%表示,采用X2檢驗。如果P<0.05,那么則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對甲、乙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統計,并將結果進行統計學比較,得出以下結果:乙組患者接受護理后的數據普遍優于甲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如下所示,見表1。
3 討論
老年人受年齡增長因素的影響,身體各項機能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尤其是支氣管、氣管纖毛數量的減少,會嚴重降低呼吸道防御和清除空氣中各種因素的能力,進而為肺炎的誘發創造良好的“溫床”。同時,老年肺炎患者容易出現各種肺外器官并發癥,容易造成腎功能衰退、心律失常等情況,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4]。老年肺炎作為臨床中常見的一種老年性疾病,受種種因素的影響在臨床中極易為誤診,在這樣的背景下,便需要有效的治療和護理,考慮到老年肺炎患者的護理內容具有強烈的系統性,護理人員要立足于患者的實際情況,采用科學的護理方法,因此,為了保障護理工作的有效性,可以在臨床中應用優質護理這一新型的護理模式。
通過本次研究可以發現,與甲組患者相比,應用優質護理模式的乙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更高,94.44%>73.33%,經過統計學對比,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同時,這與羅金平的研究數據大致相同[5],也在側面進一步證實了優質護理模式的巨大價值。
綜上所述,針對老年肺炎患者對其進行優質護理服務,不僅可以大幅度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還可以顯著降低出現并發癥的幾率,鑒于該種護理模式擁有的種種優勢,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邵顯榮.老年肺炎患者的優質護理體會[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09):253-254.
[2] 單玉紅.老年肺炎患者的優質護理體會[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03):205-206.
[3] 王曉寧.老年肺炎患者的優質護理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24):213-214.
[4] 靳文霞.優質護理服務對老年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療效果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28):279-280.
[5] 羅金平.老年肺炎的臨床特點及護理研究[J].繼續醫學教育,2015,29(05):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