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旅游學院講師、澳門城市發展研究學會常務副理事長 管潔琦
2019年12月《小康》雜志(中旬刊)對澳門做了專題報道,閱讀之后感觸頗深。報道的內容從居民生活、產業發展、粵澳共融等多方面實實在在地談到了澳門回歸祖國以來發生的巨變。
眾所周知,澳門是一座以服務業即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導的城市。在過去的二十年間,隨著第三產業比重不斷提高以及GDP的快速增長,居民的生活得到了質的改善。2018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雜志刊登了一項關于長壽地區的統計,數據顯示世界十大長壽地區,澳門排名第二。澳門人長壽的原因主要歸結于“背靠祖國支持、社會繁榮穩定、居民安居樂業”。醫療方面,特區政府把收入的七成投入公共醫療,初級衛生保健體系被世衛組織譽為“太平洋地區典范”。教育領域,全面落實十五年免費教育,開創亞洲先河,全球也屬少數。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于全球公布的2018「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統計結果顯示,在參與的79個國家/經濟體中,澳門15歲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三項素養中均取得優異成績,名列第三。治安方面,在“2019全球國家(城市)競爭力分類優勢排行榜”中澳門位居“中國最安全城市排行榜”榜首。同年,通過不懈努力,澳門在全球眾多已接受亞太區打擊清洗黑錢組織評估的司法管轄區中,成為首個以全部合格的評級通過所有四十項金融行動特別組織(FATF)技術性合規國際標準的會員, 也是其中擁有最全面反洗黑錢及反恐怖活動融資法律框架的地區之一。 澳門回歸二十年間在各領域所創的佳績,不甚枚舉。
此外,粵澳合作也取得了矚目的發展,截至2019年6月底,澳門對廣東實際投資金額累計達109.1億美元,廣東在澳門實際投資額累計5.03億美元;僅2018年廣東與澳門分別實現進出口20.3億美元。在新形勢下,兩地政府大力支持產業共融及技術和人才的交流。澳門也更加開放,鼓勵澳門青年入灣區發展,更加積極推進粵澳的聯系和合作。
回歸二十載,澳門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蛻變得如此美麗,綻放得璀璨耀眼,可謂“綠水青山知有君,白云明月偏相識”。
小康微博互動
@中國小康網:#存下1萬個G素材 記錄壯美山河#近日,重慶小伙王修勝拍攝的東北雪鄉驚艷了眾多網友。王修勝稱,自己2019年3月開始航拍中國之旅,目前已拍攝了上百個城市的景點,存下上萬G的視頻素材。他表示,用航拍記錄中國的壯美山河,讓更多人來了解這些地方。
@小六子:太驚艷了!真有情懷!拍了祖國這么多地方的美麗風光,很壯觀很細致,堪比央視航拍呀。這是要大火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