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勇將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積極參與運動健身的人群越來越龐大。然而,多數愛好者并沒有經過專業教練的指導,因體育運動造成的骨與關節損傷病例已呈逐年增加的趨勢。目前,全國各地氣溫已開始大幅降低,滑雪、滑冰等冰雪運動在北方各地開展火熱,由此導致的運動損傷每年都居高不下,希望大家提高對運動損傷的認識,預防多發骨關節損傷的發生。
成人一共有206塊骨頭,143個骨關節,而多發骨關節損傷就是指人有2個以及2個以上的關節出現損傷,這種損傷多是由外力所致,常常表現為骨折、粉碎性骨折或脫位。
多發骨關節損傷具有如下特點:
一是基于外部因素的不可控性,多發骨關節損傷有著非常復雜的致傷原因,除了常見的車禍、高空墜落等,還包括建筑施工砸傷、工業生產擠壓傷等,不同外部暴力導致的關節損傷嚴重程度也不同,造成的骨折類型也非常多,因此在實際救治時,需要充分考慮不同情況,才能保證救治效果;
二是多發性關節損傷多是遭受嚴重的暴力所致,因此除了關節損傷,還有可能出現身體其他器官或組織的損傷,比如胸腹臟器損傷、脊椎神經損耗等,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
三是發生多發關節損傷的患者傷勢比較嚴重復雜,往往需要診斷與救治處理同時進行,再加上不同患者表達能力不同,在回答醫生詢問時,有可能因表述不清導致醫生無法發現隱藏的損傷,或者患者到院時已經處于昏厥休克狀態,醫生無法得知患者具體感受,從而導致漏診、誤診。
冬季的運動項目與其他季節也不太一樣。現在,滑雪、滑冰很受大家歡迎,一到周末好多人就跑到滑雪場去。每年冬季各醫院骨科門診接收的因滑雪滑冰受傷的患者很多,其中大部分是由于技術不熟練所致。滑冰容易崴腳,因為冰鞋加上冰刀比較高,容易傷到腳踝;滑雪膝關節容易受傷,滑雪板比較大,要求兩條腿平行,稍微控制不住,身體一歪,就崴了腳或膝關節受傷;手腕也是滑冰、滑雪時容易受傷的部位,人在摔倒時,會很習慣地用手撐地,腕部就很容易骨折。
另外,冬天氣溫低,體表血管遇冷收縮,血流變緩,肌肉僵硬,韌帶的彈性和關節的靈活性、延展性隨之降低,如果不充分熱身就開始運動,很容易傷到肌肉、韌帶和關節,而且,一旦發生運動損傷,情況往往要比天熱時嚴重。所以,在進行滑雪、滑冰等運動之前,一定要進行充分的熱身,這樣可以防止肌肉僵硬,提高身體的靈活性和柔韌性,以免受傷。
遇到嚴重摔傷,比如脖子或腰受傷,要在脊柱不動的情況下保持原有的姿勢,躺在擔架上或木板上讓人送到醫院檢查。期間最好不要動,也不要讓別人搬動,免得已經錯位的脊柱進一步傷到神經。其他部位的骨折,可以找一塊板子或一根棍子固定下來,再搬動。
如果是在滑雪或滑冰時出現關節扭傷或肌肉挫傷,可以及時用雪或冰進行冷敷,然后再進行包扎,傷處就不容易出血腫脹。扭傷后千萬別揉,扭傷后血管破了,再一揉容易傷得更重。
不管發生何種程度的運動損傷,最好去醫院接受進一步的檢查,以發現隱藏性骨折,及時進行專業治療。針對不同的多發骨關節損傷,醫生會結合患者實際,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例如,針對雙側股骨骨折,若患者是兒童,可以選擇雙下肢牽引方法進行治療;若患者是成年人,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可采用相對保守的內固定方法進行治療,或者采用外固定復位器進行治療,以有效降低并發癥出現概率,提高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