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旭
冬季氣溫下降、氣候干燥,霧霾天增多,各種呼吸道疾病高發。對于患有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人群來說也進入了一年中最難熬的季節。慢阻肺患者本身肺功能差、抵抗力差,受涼容易感冒,引發肺炎,導致急性發作,表現為呼吸困難加重、膿性痰增強、痰量增加及咳嗽、氣喘加重等。每一次慢阻肺急性發作后,患者的肺功能大多會進一步急速下降,治療后也很難恢復到急性發作之前。因此,對慢阻肺患者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避免急性發作,這就需要做到以下5點:
慢阻肺患者應堅持用藥,即使疾病處于緩解階段,也應注意定時服用藥物。若病情較輕,可選用抗膽堿藥物,如安全樂氣霧劑;若疾病較重,應在其基礎上添加沙丁胺醇、沙美胺醇以及長效的福莫特羅,另外也應使用氨茶堿、可必特等。
如果在病情緩解期出現咳痰、輕微咳嗽,可使用較為溫和的鎮咳藥物,常用的有棕色合劑。若服用強效鎮咳藥,會使痰液潴留,將氣道阻力加大,導致感染加重,增加治療難度。另外,如果痰液較多,可使用祛痰藥物,適當減少痰液與部分分泌物,改善氣流受限程度。
經常急性加重的慢阻肺患者,可以采取特異性或非特異性免疫預防治療,如每5年接種1次肺炎球菌疫苗,每年接種1次流感疫苗,接種后可有效避免和減少肺炎球菌肺炎和流行性病毒性感冒的發生。每月口服一種免疫調節劑(多種細菌溶解產物)10天,連續3個月,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有效減少呼吸道細菌感染。
患者應注意氣候變化,特別是冬季,應注意保暖,出門要戴上手套、圍脖。因為冷空氣會導致支氣管黏液的快速分泌,使支氣管纖毛運動減弱,身體就較容易受到來自外界細菌的侵擾或是冷空氣刺激,進而導致患者慢阻肺急性發作。另外,若是患者處于室內環境,應多通風,保持空氣流動,使室內空氣中的病菌微生物濃度大幅度降低。
多數病情嚴重的患者,會產生慢性缺氧現象,這對呼吸系統會造成一定影響,長時間下來,甚至會影響患者的判斷能力與智能發展。而堅持氧療,可有效緩解患者的缺氧狀態,使日常生活質量不斷提升。因此,患者應積極接受動脈血液分析,了解自己是否存在慢性缺氧的情況,進而決定是否需家庭氧療。
多數慢阻肺患者會由于膈肌與肋間肌虛弱,造成呼吸肌力減退。因此,患者可進行呼吸阻力鍛煉,這對呼吸疲勞有一定緩解作用,也能有效預防呼吸衰竭。具體方法為:膈式呼吸——呼氣過程以膈肌上下運動為主,肋間肌肉運動為輔的呼吸方式,吸氣時,膈肌收縮下降,腹肌松馳,保證最大吸氣量,呼氣時,腹肌收縮幫助膈肌松馳,隨腹腔內壓增加而上抬,增加呼吸潮氣量;縮唇呼吸——取舒適放松體位,將嘴閉緊,用鼻緩慢吸氣,稍停頓片刻,口唇縮成口哨狀,輕松地將氣從口中呼出,縮唇程度以不感費力為適宜,一般吸氣為2秒,呼氣以逐漸延長至4秒或更長。呼吸訓練持續時間通常為15分鐘/次,每天3次,堅持鍛煉,其可有效減少慢阻肺急性發作次數。
應注意觀察生命體征,明確呼吸變化情況,家屬若發現患者出現意識淡薄、煩躁等,可能為低氧血癥,應與醫生及時聯系;若發現其口腔黏膜出現白色針樣小斑,可能是由于霉菌感染,應盡快治療,避免疾病發展。
其他的預防措施還有增加營養,保持理想體重,多進行戶外有氧運動,戒煙,外出時戴上口罩,避免接觸煙霧、粉塵和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