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旭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前因吃霉變食物而由黃曲霉素引發的肝癌發病比例下降,但因酒精肝、脂肪肝等因素一步步惡化成肝癌的患者增多。相關研究顯示,飲酒與肝癌有著直接的關系,且混合飲酒比不喝酒的人發生肝癌的幾率高5倍。此外,以下幾大因素也是導致肝癌的加速器:
病毒性肝炎 據相關數據顯示,肝癌的主要發病原因與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有著直接的關系。乙型肝炎會導致慢性肝炎以及肝硬化,從而使肝癌的發生率升高。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發病地區為發展中國家,而丙型肝炎主要發病人群為發達國家。
進食黃曲霉菌及其霉素污染的食物 相關研究顯示,多種霉菌毒素會導致動物出現各種器官腫瘤,黃曲霉素就是其中的一種。它的毒素B1(黃曲霉素B1)對肝臟有強烈的毒性,黃曲霉毒素B1的攝入量與肝癌的死亡率呈正相關。此外,黃曲霉毒素B1與乙肝病毒還有協同致肝癌作用。
黃曲霉菌主要在高溫以及高濕的氣候環境當中快速生長繁殖,尤其是夏季的霉變食物及谷物、飼料等,最易被黃曲霉菌污染而產生黃曲霉毒素B1。長期食用含此毒素的食物可誘發肝癌,而易發生霉變的食物主要有大米、麥子、大豆、花生、玉米、菜籽油等。
水源受到污染 飲用水由于部分化學致癌物質以及污染,也與肝癌產生一定的關系,研究發現被污染的水中有百余種致癌物質。
飲用水特別是溝塘水常被有機致癌物(如六氯苯、苯并芘、多氯聯苯等)污染,在肝癌高發區,飲用溝塘水以及井水的居民,其肝癌的發生率有著顯著的差別。飲用溝塘水居民肝癌發病率為60~100/10萬,飲用井水或深井水者則低于20/10萬。我國溝塘水中有一種藍綠藻可產生藻類毒素-微囊藻毒素,已證明是一種強的促癌劑。
飲酒 相關數據顯示,長時間大量飲酒和肝癌有著直接的關系。一般認為過量飲酒常通過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及肝硬變等步驟,最終導致肝癌,在酒精性肝硬變中有10%~30%發生肝癌。
每天飲酒超過80克且持續大約10年以上者,其患肝癌的危險比每天飲酒量較小的人患病幾率高出5倍。丙型肝炎患者如果飲酒,患肝癌的危險則是單獨患丙型肝炎者的2倍。
遺傳因素 肝癌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和遺傳易感性,與肝癌病例有血緣關系的家族中,出現肝癌的人數遠超過無血緣者,其中近親又高于遠親。
營養因素 相關數據顯示,水果和蔬菜的攝入能夠有效減少癌癥的發生率。也有研究發現,喝咖啡與肝癌發病率降低呈正相關,并且存在劑量效應關系,所以說常飲咖啡也是肝癌的一個保護性因子。
免疫狀況 相關研究者認為肝癌患者身體中含有一種封閉因子,其能夠抑制細胞免疫,并且保護肝癌細胞不會受到免疫細胞的影響。現已證明,肝癌產生的甲胎蛋白(AFP)就有此作用。
其他相關因素 相關數據顯示,女性患者長期服用避孕藥物會導致肝腺瘤的危險增加,也可增加患肝癌的風險。
想要降低肝癌的發生率,在日常生活中,應當做好相關預防措施——
1.遠離酒精和霉變食品;
2.控制熱量攝入,以便把肝細胞內的脂肪氧化消耗。肥胖者應逐步減肥,使體重降至標準范圍內;
3.注意飲水衛生,避免引用不干凈的水;
4.少吃辛辣和刺激性食物;
5.定量補硒,可以及時清除肝臟內的代謝產物,幫助肝臟分解毒素,提高自身免疫功能,是防止肝臟病變的有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