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飛揚
新年伊始,國際局勢風云變幻,突發的地緣政治事件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動蕩。本周一,大盤在低開后不久即被拉起,A股似乎未受多大影響,依然按照自己的內在規律運行。
延續筆者上期專欄文章的圖示,可以看到,滬深300指數的第5浪如期出現。同時,由于1浪比較簡短,故而5浪復雜,并產生了延長浪。(見圖一)

如圖一,12月17日,滬深300指數的最高點是4067.14點,12月27日的高點是4066.80點,在距前高不到1個點處出現回落,日線上留下了很長的上影線,幾乎是倒置的“T”字形,再次構筑了“仙人指路”K線組合(前一次是2019年2月21日)。12月30日,大盤在跳空低開探底后強勢上漲,并收出光頭中陽線!接下來的5個交易日,中小板、創業板等指數更是氣勢如虹,連收5陽,漲幅約6%??梢姡私馐煜線形態的含義十分重要。
另一方面,由圖一還可以看到,本周滬深300指數的走勢出現少見的擴張三角形。這是5-4浪上升中繼還是5-5浪末端整理?值得商榷。
技術分析中,歷史走勢類比是常用的方法。上月末,筆者對兩個時間段的滬深300指數走勢作了比較,第一段是2016年12月5日~2017年6月8日,第二段是2019年7月2日~2019年12月27日,時間跨度都是123個交易日。(見圖二)

不難看出,兩者的形態擬合度還是比較高的,這說明兩個階段有著類似的市場情緒背景。因此,大盤的后續走勢有可能相仿。眾所周知,均線系統能起到引導作用。2017年下半年的股市,主要就是以20日、30日均線為依托,據此也可以大致預估一下今年指數的斜率。
證券市場行情的發展離不開資金面的支撐。實際上,2019年2月至4月,A股部分指數板塊的成交量很大,甚至與2015年的牛市高峰期相比也不遜色,中小板、創業板尤其活躍,這就為之后的行情埋下了伏筆。(見圖三)

顯而易見,創業板指數2019年一季度的周成交量遠超2015年的數值。去年第49期,筆者就曾“按照樂觀的小牛市思維”分析指數浪形。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其特征愈發明顯,上升驅動結構業已形成。這是屬于自身有內在動力的推動浪,而非超跌反彈。
對于中小市值指數,深證綜指具有代表性。正是由于之前換手充分,所以在近階段的上漲過程中,籌碼顯得十分穩定,拉升輕松,拋壓很小。(見圖四)

圖四是深證綜指2019年初至今的日K線走勢,其浪形清晰可辨,目前正穩步上行。
筆者去年底認為“A股大盤也許將擺脫橫向整理的局面,轉為震蕩上行,進而演繹一段時間較長的慢牛行情。”現在,這一局面正在出現。預計市場走勢力度比2015年大牛市要緩,比2017年的反彈要強。
總體而言,雖然說中國股市再次露出了一只牛角,但其空間的延展是需要時間的,不會一蹴而就,在此過程中,行情都會有波動和反復。比如,本周三的大盤回調,可以看作是受到基本面外部事件引發。不過,從技術面分析,多個指數的短線指標出現了頂背離跡象,市場本身也有調整的要求。
現在到春節還剩下2周時間,期待A股大盤在這10個交易日有良好的表現。在操作層面上,盡管中線走勢看好,投資者也不妨留一分清醒,因為股市中沒有永遠的多頭,也沒有永遠的空頭,多空力量的強弱轉換隨時都會出現。如果能夠充分運用好指數期權衍生工具,也許可以為持倉頭寸提供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