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葉藍
香港醫護人員罷工雖然暫時告一段落,但已有民眾因此要求對罷工人員追責。香港《大公報》11日刊登的一篇評論稱,由亂港分子操控的少數醫護人員罷工在一片罵聲中草草收場,這些人曾提出五項訴求,其中之一為“公開承諾絕不秋后算賬”,“在筆者看來,這筆賬不能等到秋后再算,而應現在就算”。
“醫管局員工陣線”上周發起一連五天的罷工,其間部分醫療服務受到影響。據香港《星島日報》11日報道,有網民在社交平臺爆料稱,他的舅父在威爾斯親王醫院完成手術后返回病房,約兩小時后被發現倒臥在地上,頭部出血,最終因搶救無效、腦部出血死亡。該網民表示,理解醫院因疫情需要封院,家屬只能依靠醫護照顧病人,但質疑事發當天病人所在的9A有多名醫護人員罷工,導致人手不足,促請醫管局追究涉事病房罷工人員。他說,一家人對事件極為憤怒,“內心無名火一直無法釋懷”,怒斥罷工醫護人員“背信棄義,毀了約誓”,他們一定追究到底。
針對上述事件,威爾斯親王醫院發言人稱,由于未能取得死者家屬同意,個案已交由死因裁判官跟進。一般而言,為降低病人跌倒風險,醫護人員會安排病人入住比較接近護士站的病床,并將其私人物品放于床邊,方便其拿取。早前宣布將為受醫護罷工影響的市民提供義務法律咨詢的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呼吁死者親屬立即與新民黨聯絡,除追討金錢補償外,更重要的是為不幸去世的死者討回公道。她透露,受罷工影響的義務法律咨詢服務反應踴躍,截至10日已收到20多宗求助個案,其中有數名癌癥患者因受到罷工影響押后治療,還有心臟病患者原本被安排在上周接受搭橋手術,同樣因罷工被迫改期。頭條日報網稱,對罷工醫護不滿的病人家屬,除了可循民事追究外,也可以要求召開死因庭,由死因庭裁判官裁定罷工與病人猝死是否有關。
香港社會普遍支持對罷工醫護算賬。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團體10日到政府總部外請愿。他們高喊“無良醫護、抗疫罷工、良心何在”等口號,要求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立即辭退所有違規醫護人員,永不錄用。香港《大公報》11日的一篇評論稱,醫護可以合法罷工,但罷工目的必須局限于勞資糾紛,不應通過行動迫使第三者例如政府來滿足勞方要求。這次“醫管局員工陣線”以發動罷工要挾政府“全面封關”,遠超雇主的職權范圍,因此涉嫌違法。文章直言眼下的香港正處于非常時期,如果對醫護罷工事件不及時算賬,難免造成此類“病毒”蔓延,令香港許多行業癱瘓。《東方日報》11日發表“促撥亂反正懲罷工醫護”的評論稱,嚴肅處理罷工人員可避免社會各界有樣學樣,用罷工威脅政府。《星島日報》發表社論稱,要避免醫護再以罷工為要挾,損害病人,醫管局應積極考慮采取紀律行動,施加足夠嚇阻力,而受影響的病人和家屬要求民事索償,也可令醫護考慮再罷工時多些顧慮,三思而行。
不過反對派仍不反省,“職工盟”的一個屬會“建筑地盤職工總會”向承辦商發出要挾,以改善地盤防疫措施為由,企圖在11日中午后煽動罷工。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批評稱,“建筑地盤職工總會”與“醫管局員工陣線”如出一轍,前者的五個訴求中包括“確保所有上班工人14天內沒有往返中國或其他疫區,沒有虛報情況”以及“停止派遣所有員工往返中國或其他疫區公干”。梁振英質問道,將“內地”稱為“中國”,是巧合,沒有政治含義嗎?▲
環球時報20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