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帆
秀才望月
水州有一婦人,名汪待月。
正如她的名字一樣,男人去南疆,烽火連天,當地很多男青年都去那里當兵去了,月照邊關,激情澎湃。
村里小學的秀才老師也是這樣。
只是待月男人一走,就是整整兩載,每晚明月當空照,待月無人終待月。
這幾年,報紙、電視也不像男人走時那年一樣鋪天蓋地宣傳南疆烽火了,村里的姑娘們紛紛外出,說是去南方城市打工。
男人是前年走的。當年過年的時候,有幾個外出的姑娘回家,個個花枝招展的,身上似乎有股子洋氣在飄蕩。秀才老師常來待月家坐坐,這伙姑娘一回鄉,秀才立馬不見了人影,待月的小姑子有一天碰到秀才,攔住他:“切,要臉不,還要臉不?”
秀才臉馬上不自然起來,對這個小妮子居然想閃躲起來。
只有待月明白,秀才為什么常到自己家來。秀才到待月家串門,通常是有一搭沒一搭的,多半是想探聽男人在外的情況。待月的小姑子呢,不這樣想,哥哥外出當兵,放著如花似玉的嫂子在家,生怕哪天嫂子跟人跑了。
所以,小姑子對秀才不客氣,秀才只有裝傻。
有一天,村上的學生回來說秀才老師不見了。待月聽說后就著急地問小姑子。
小姑子聽了,盡管有點酸,但還是立馬飛跑到學校。
小姑子認識學校的嚴老師,輕車熟路轉兩個彎,在二樓轉角邊的教室門口正好碰到嚴老師出來,就迎上去問。
小姑子,其實年齡不小了,汪待月亦不過比她大了三歲而已。小姑子雖然嘴上很厲害,但人倒是好人一個,里里外外,原來她哥哥做的事,很多被她做了。村里的老人都說,哪家男人娶了她,會很幸福。
嚴老師說秀才老師一向很守時,沒有給學生遲到授課的時候,哪怕有事,也會跟學校先打聲招呼,提前請個假。今天,學校也很納悶,秀才老師為何還沒到學校?
以前聽說秀才想去當兵,莫不是他去征兵辦了?待月男人去當兵那年,秀才其實也去體檢了的,身體條件都基本合格。就一條,學校里缺老師,而且是受歡迎的老師,這樣的老師要去前線,肯定不行。校長找秀才談話,如果你上前線光榮了,這些孩子會很難過,你只有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孩子成才,前線才會有更多更好的兵。
一些孩子的家長也加入游說隊伍。但是,秀才那時是鐵了心要去南疆,他說我和待月男人是好兄弟,他新婚后就去前線了,我不能就這樣老呆在一個小山村里。
能否去得了,其實都不是上面這些相勸的人說得動的,最終還是征兵辦的人才能決定。秀才去過區公所,找過征兵辦,結果得到的答復是再沒人當兵,也不能把老師送去前線。秀才回來沒有說話。當待月男人披紅掛彩,鑼鼓喧天送兵那天,秀才最開始一直沒有露面,當待月男人上車那一刻,秀才卻不知從哪里鉆出來,一下就竄到車旁,秀才說:“切記來信,來信。”
秀才對身著草綠色軍裝的待月男人說了又說,看得出,他對草綠色軍裝無限神往。待月擠過來,秀才還在說。男人對待月說我到了那邊,一有消息就立即寫信回來,如果有部隊上的什么消息,就告訴秀才。
秀才說,總有一天自己也要披紅掛彩。
幾乎所有人認定秀才這是鐵了心要去當兵,因此,只要征兵的消息一在村里傳開,就有人猜想秀才會不會去應征。說起來,這也不是什么奇怪事情。整個遠門鎮靠東邊的幾條村,去當兵的人很多。遠者,上至太平天國時期的湘軍。下至解放后,這一帶都有人從軍,最高有做到中將一級官階的將官。
遠近都知道這一帶尚武,姑娘很多愿意嫁到這一塊地方。秀才人也不小了,與待月男人僅僅相差不到一歲。卻一直沒有婚配,盡管媒人擠破門檻,秀才只三個字:再等等。有人歸結秀才家窮,娶不起老婆,但很多人卻不這樣認為。一個教書先生,盡管是代課老師,但到底是有文化的人,不是粗人。雖然尚武眾多,但對文化人依然非常看重。
小姑子在學校一無所獲回到家,跟嫂子說起,待月一臉的疑惑不解,小姑子感覺嫂子好像很緊張。
一連多日,回來的學生說秀才老師還是沒有回來。
一個月后,待月收到一封信。信是廣東寄來的,跟平日里蓋有廣西郵戳不同。待月正要撕開信封,不想小姑子一把搶過信,飛快就抽出了信紙。
展開一看,小姑子立即驚訝地喊叫起來:啊!秀才的信。
待月湊過來,拿起信封一看,果真是秀才。
秀才說,自己辭職南下了,現在正是五月的鮮花開滿南粵大地的時候,到處一片生機勃勃。他在信上呼吁待月和小姑子一起到南方。
“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原來,秀才改變了從軍的主意,南下到了廣東。那個時候,南方的戰事還沒有停歇,秀才居然跑到了另一個南方。
秀才說待月不要在家中等待,女人也是半邊天,只要出來你就看到,在木棉一樣紅的地方,你更容易接近凱旋的勇士。
待月的勇士,男人叫藍天。
一年后,藍天和待月相逢在珠江邊火紅的木棉樹下。
秀才寫信告訴過藍天,這里到處熱火朝天,事業大有可為。然而,當藍天過來的時候,在通往昆明的列車上,卻坐著一個人。
運兵專列。專列上坐著秀才。
藍天知道消息后,看到南粵百業興旺,對秀才百思不得其解。
待月看著藍天,又望了望小姑子,心里咚咚直跳,低聲說:“秀才說……他說他不屬于這里。”
旁邊的小姑子聽了,一句話也不說。
絕交
水州銅臺鎮有一對交好二十余年的朋友,一個在商界,一個在法律界,二人既是合作關系,也是好友。
這兩個聲名顯赫的人物,就是菲正麗公司的商良生總經理和天德律師事務所的姚天德律師。以前姚律師的微信,每信必回。奇怪的是,這幾天始終沒有看到他的回信。菲正麗公司的商良生總經理心里別提多郁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