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熠靜
落日的余輝灑遍敦煌金黃的蒼茫大漠,天邊綠盈盈的林帶點綴著這金黃的綢緞,一端沿向天邊,另一端緊系父與子的腳下。余輝勾勒出一對背影:兒子挺拔的身板與父親駝下的后背。父親彎下的是身軀,但人的脊梁卻欲加堅挺。
幾十年如白駒過隙,當年低矮幼嫩的樹苗如今已蓊郁青蔥,直抵云霄。黃沙、藍天、碧樹構成一幅絕美的畫卷。沙漠邊緣的綠色因林業員老胡勤勤懇懇,十年如一日地植樹向深處延展而去。
“爸,我都十八了,在這荒蕪的地方待了十八年,我要了去見見世面。不想和你一樣,一輩子只是種樹、種樹……”聽完兒子的話語,老胡沉默不語,低下頭地兒子說:“你要走,我不攔你。我只希望你做事要問心無愧,對得住自己——一個護林員的后代,要做個有脊梁的人?!?/p>
翌日,老胡陪著兒子去了火車站,用粗糙的雙手將行李遞與兒子,目送著兒子的背影漸行漸遠。陰雨綿綿,秋風蕭瑟,吹拂著身形日益佝僂、孱弱的老胡,但他卻依舊堅持著自己種樹的本分,不為一切所動搖。
兒子走了。老胡仍在每天扛著樹苗,手拎水桶、鐵鍬,向護防林深處走去。頭頂烈火般熾熱的焦陽。他用手中的鐵鍬一上一下挖著土,將棵棵樹苗栽入土中。汗水無聲地落入泥土中,喘息聲似乎在寂靜的林子中愈加沉重。他一人彎下腰挖土,再直起腰種下樹苗,就這樣勞碌著。臉上、手掌上留下了歲月的痕跡,脊背因腰疾駝了下來。樹林逐漸向沙漠延伸而去,如一條翠綠的綢帶,一端緊系他的腳下。
兒子在大城市當建筑工作,看著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直入云霄,置身于茫?;疑?,內心似乎被觸動了一下,不免回憶起家鄉那條向金色沙漠延伸的綠色綢緞和父親的脊梁……
“今天雨大,別進林子了,小心摔著,就干不動了!”老胡不聽老伴的勸,拎著家伙走了。因為他,此地多了鳥語盈耳,增添了一份生機勃勃之感。踩著泥濘前行,他知道這種天氣種下的樹最易成活,決不能辜負這天。挖土地、捧土、澆水,在雨中他仍按部就班地勞作,卻沒留意身后的地已被沖的下陷,一腳踩了下去……
腿部的疼痛使他再度清醒,老伴在側,身后是一個身量挺拔的人——兒子?!鞍?,我回來和你一起種樹了。”老胡欣慰的笑了。
周邊郁郁蔥蔥,伴著鶯鳴雀和。林子中一雙強有氣的大手握著鐵鍬,拄著拐的老胡微笑著看著他。
邊塞的朔風吹掠過,黃沙被擱置在綠林之外。余暉灑在一地碎金,映襯著林中一對父子的背影,一個不斷彎腰挖土,挺直腰板種樹,手中的鐵鍬反射出耀眼的光輝;另一個彎著腰,看向遠方綠林與沙漠相接處。
防護林郁郁蔥蔥,直抵云霄。腳踩黃沙,頭接碧天,如脊梁般巍然矗立于天地之間。
人生本就是一場修行
存詩意心性,含山水情懷,我們就是在細碎的生活里,點滴的光陰里,不經意地修行。人生中故有煩惱、坎坷,并多于喜樂,我們終究背負著責任和使命,懷揣著夢想,一路向前奔馳,去實現自己的價值。那就把生命中所遇到一切,只作修行的必經之路,起落沉浮,亦屬尋常的人事。待細雨微風,秋味漸濃之時,唯幾盆淡菊悄然綻放,素瓣凝香,孤標傲世,有種閱歷滄桑的淡遠風骨。
詩詞散文撫平了我奔向前方而留下的傷痕,讓我成長,讓我頓悟,讓我爬起來,繼續向前奔跑的力量。在泛黃的紙張中和縷縷墨香間,引領我穿越千年時光的阻隔與歷史對話,帶領我探尋心靈的凈土。
尋得一閑暇時間,品一杯香茗,捧一本《漱玉詞》,人生中有了詩詞的慰藉而增添不少感嘆,更使我深刻地感悟歷史長河中的亂世美神。
“上新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聽起來聽?!崩钋逭找恢弊分w構南逃的腳步送文物,卻不得遂愿,龍旗龍舟消失在茫茫歷史中。作為亡國之民,心并備感惆悵?!拔锸侨朔鞘率滦?,欲語淚先留?!薄拜d不動許多愁。”如今李清照的愁早已不是“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的哀愁,情愁,而是在替天發愁,為國而憂。一個婦道人家,貧病交加卻還這樣關心國事,愁中多有政治之憂、民族之痛。以心抗世,以筆喚天,將漫天愁如抽絲剝繭般細細紡織成詞做珍品,化愁為美,令人感嘆而癡迷。李清照可稱為亂世中的美神,她極高的藝術天賦與熾誠的心無人能比。幾番紅塵游歷,嘗遍冷暖離合,方知歲月荏苒。雖前路坎坷迷茫,但追隨心中的夢想,不斷前進,翻越山嶺,便不枉此生。因為人生本就是一場修行,修煉心性,在修行中成長。
《漱玉詞》在靜謐的夜晚充實著一個女孩迷戀詩詞、歷史的心,不斷點綴著屬于我的蒼穹。有著書香氤氳的陪伴,引領著我與南宋蕭條的歷史對話,更使我感嘆易安居士的才情與愛國心。
翻開承載著中華古跡與歷史文化相結合的《文化苦旅》,一片沙山隱泉的散文使我對人生有了不一樣的看法。我循著歷史腳步與古跡邂逅,領略沙源隱泉的真面目。
身臨其境,先感受到并非是驕陽的熾烤與燥熱,而是熱風中月牙泉的一絲清涼。急急向泉水奔去,先映入眼簾的是蘆葦叢中嬉戲的鴨子,輕浮在碧水上,帶出兩翼長長的波紋。想必古時這里定是繁華。水面之下,飄動著叢叢水草,使水色綠得更濃。水邊的古樹虬根曲繞,該有數百歲高齡。塞外的驟風襲來,四周的鳴沙山奏出了屬于它自己的樂章。抬頭四顧,沙漠的美是獨特的。沙丘輪廓清晰、層次分明,丘脊線平滑流暢,迎風面沙坡似水,背風面流沙如瀉。踏上不遠處的一座沙山,欲俯瞰月牙泉的全貌。當我站到山頂,回首發現正如余秋雨寫的那樣:腳印已像一條長不可及的綢帶,平靜而飄逸地劃下了一條波動的曲線,曲線一端,緊系腳下。夕陽下的綿綿沙山是無與倫比的天下美景,泉水上鋪滿了碎金。
散文的陪伴使我悟得人生猶如在沙漠中行走,猶如在鳴沙山攀登,只有用自己的腳,才能走出一條新路,每當回過頭來看看自己所走過的路,心中都會為自己留下的腳印而欣慰,只為在人生之途上留下美麗的飄逸的曲線。站在已走過的路的頂端,認清人之路的之真諦,把腳底放松,與它廝磨,給浮器以寧靜、給急躁以清冽、給高蹈以平實、給粗獷以明麗、惟其這樣,人生才見靈動、世界才顯精致!人生之真諦便是永遠不停地攀登……這便是一場人生的修行。
人生如釀造一杯醇香的酒,初覺味道清淺,經過時間的沉淀和歲月的洗禮,回味悠遠綿長。時光湛湛,喧囂時紛呈飛揚,安靜時秋水長天,縱有一些美麗的錯過,幸福的缺失,也終從容。世間有多少事,隨時間慢慢轉變。人生本就是一場修行,我們要堅守那個純凈的夢,走下去,做過,便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