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榮生
爺叔是我父親的表弟,因病去世八年了,但是他善良的品質和豪爽的性格以及對我的情誼我一直沒有淡忘。今年清明節我們全家去上海嘉定區松鶴公墓為他掃墓時,見到十多束鮮花中他笑吟吟的遺像,我和妻子還是忍不住流淚了。
爺叔有兄弟姐妹五個,他排行老二(我習慣了叫他爺叔而不叫二爺叔,其他兩位則稱大爺叔和小爺叔)。當年我姨爺爺在遠洋輪船上任大副,上海解放前夕隨船去臺灣,從此無音信,三個兒子兩個女兒靠姨奶奶掃馬路養活,生活極其艱難,所以爺叔十幾歲就輟學當木工,吃了不少苦。可能由于“臺灣關系”的家庭出身和木匠職業還有體態較胖的緣故,爺叔一直沒成家,與姨奶奶在一起生活。
小時候母親帶我去上海就一直住在新閘路姨奶奶家,而不住秣陵路我阿姨家。這大概就是我和爺叔的緣源。
母親因病去世以后,我第一次去上海就是爺叔帶我去的。我15歲那年的署假里,爺叔到丹陽來看望我爺爺奶奶和我的舅爺爺等長輩,回上海時他自己掏錢買車票將我帶到上海去玩。這是母親去世后我第一次到闊別九年的大上海,心情特別激動,也特別感激爺叔。
到上海后,爺叔利用休息天帶我去玩了大世界游樂場和西郊公園,還讓鄰居的小孩陪我玩遍了上海好玩的地方。
此后,我在工作前又去過一兩次上海,爺叔待我既像長輩又像兄長,噓寒問暖關懷備至。有時候我想,感情這東西真奇怪,我與爺叔已是第三代的表親,非但沒有像俗話說的“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就拉倒”,而且比人家親叔侄還親;爺叔有兄弟三人,但我就跟爺叔最親,難道這就是緣分?
工作后我被單位派駐上海采購物資,三天兩頭到爺叔家去。因為那時候上海好多物資不對外供應,所以工作上的事我經常要請交際廣泛的爺叔幫忙。爺叔幾乎有求必應而且大都能辦妥,從來沒有嫌過麻煩。
我從談戀愛帶女朋友去上海玩,到結婚前拍婚紗照(當時丹陽沒有)買結婚的東西都住在他家。買家具買衣服買香煙等也都是爺叔幫忙。當時有許多好一點的物品都要華僑券購買,家具要憑上海的結婚證預訂,香煙要憑票供應,都很難買,想必爺叔肯定費了很大勁欠了很多人情債。
我結婚后,以及有了女兒以后,只要自費去上海,還是住爺叔家。這時候姨奶奶已去世,爺叔已經從新閘路石庫門老房子搬到成都北路一室一廳的公寓房,與他外甥同住。我們一家去了,他只能與同住的外甥擠一張小床,有時就打地鋪睡地上。后來我們實在不過意,再到上海就在新閘路找個小旅館住了。但吃飯還是要到爺叔家去,不然他會“罵”的。
只要我們去吃飯,他就會讓他外甥去買我女兒喜歡吃的立豐牌香腸,海鮮等好菜招待我們,而據表弟說平時他們兩人是很節儉的。所以我女兒至今講到胖爺爺還會很感動。
這么多年過去了,爺叔對我說的一些話,我仍然記憶猶新:“儂要好好讀書,長大做個有用的人報答爺爺奶奶,為媽媽爭氣!”;“儂勿要客氣,儂來了就是多只碗多雙筷子”;“能夠幫助別人,是自己的福氣”(年輕時并不太懂這句話的意思,后來體會,可能是你能幫助別人說明你有能力,或者是你幫助了別人,在你需要的時候別人也會幫助你,所以是你的福氣)。還有在他退休以后,因我十多天沒打電話給他,他打我電話的開場白:“儂比如我大哎,我只好打給儂了,哈哈哈哈!”也讓我難忘。
最難忘的,是在爺叔去世前幾個月我出差到上海,爺叔請我在飯店吃晚飯的事。他去世后表弟告訴我:爺叔請我吃晚飯那天正在醫院住院,怕我破費去醫院看他而沒告訴我,晚上是從醫院請假出來招待我的。我聞言一陣激動差點哭出聲來。想不到這竟成了我和爺叔一起吃的最后一頓飯。
說起來我和爺叔還真是有緣。爺叔去世這天,我本已買好去沈陽出差的機票,聽表弟電話里說爺叔心臟病發作住院,妻子便勸我退了機票與我一起趕到上海長征醫院。醫生說爺叔已昏迷兩天了,按他多器官嚴重衰竭的狀況應該捱不過昨晚的,是否在等什么人呢?因為我們買了下午四點鐘的返程火車票,三點時,我俯下身在爺叔耳邊大聲說“爺叔,我們先回家,明天再來看你啊”,然后與在場的親戚告別就走了,剛走到病房外就聽里面一陣騷動,爺叔撒手人寰了!所以悲痛之余我也很慶幸,總算沒錯過見爺叔最后一面的機會,否則,我將會被自責和遺憾折磨多久?
人們常說好人一生平安,但是想不到如此善良熱心的好人,66歲就英年早逝了。在爺叔的葬禮上,親友們、鄰居們和他單位的同事們無不對他贊嘆不已,惋惜不已。他單位領導致的悼詞也很中肯,我記得有這樣一句話:“孫九領同志一生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樂于助人”。我驚訝地發現參加爺叔葬禮的幾十個老同事中有好多退休的高齡老人,其中還有兩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是被人攙扶著來的。我突然想到“人格魅力”這個詞。這個詞不也正是我年青時“為什么與爺叔最親”的答案嗎?
爺叔去世頭幾年,我一想到他,心里就很不好受。最近我在想,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去世以后,能夠得到單位的肯定和那么多親友、鄰居以及同事真心地贊揚,并自發地為他送行,去世多年以后還有這么多人懷念他記念他,說明他生前是一個善良的、有益于社會的人。所以他的一生是很有價值的一生,我該為他感到自豪并學習他善良的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