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文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和《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意見》(粵府{2016}17號),廣東省出臺深化普通高??荚囌猩贫染C合改革實施方案。新高考制度的選科和選課走班,往往和學生未來要從事的行業相關。從而決定了自己要上的大學類型和選擇的專業。
當前背景下只從升學的角度看生涯規劃教育的價值,顯然過于淺顯。生涯規劃的意識和能力對人的成長和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如果缺乏早期的生涯指導和規劃,不了解大學的專業要求和未來發展,將會影響一生的人生選擇。
校團委基本工作任務是:有效聯系青年、有效服務青年、有效凝聚青年。指導學生會,通過一些列團建活動,發揮青年組織的作用,團結和帶領全校青年學生積極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黨的方針政策,努力拓展自身綜合素質,積極投身于國家改革和建設的偉大實踐,為學校發展服務,為地區經濟建設服務,為民族振興服務。在校團委工作中可以進行生涯教育的滲透。
1、團委工作灌輸情商教育
情商(EQ)是EmotionQuo-tient的簡稱,是20世紀末世界教育界提出的新理念,是測定和描述人的情緒、情感的一種量化指標,指一個人運用理智控制情感和操縱行為的能力。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情商是一種洞察人生價值、揭示人生目標的悟性,是一種克服內心矛盾沖突、協調人際關系的技巧,也是一種良好的心理素質[1]。
目前我國學校教育缺乏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情商教育,導致部分學生無論是在校還是走向社會,在與人交往,面對工作等很多問題時都表現出嚴重的不適應。團委工作可以利用主題晨會,針對全校師生開展相應的主題教育。如:自我調控情緒的能力、團結合作的精神、抗挫折能力、正確處理與家長的矛盾、文明禮儀,誠實守信等。同時,在對校學生會的管理與指導工作中,也可以針從各個方面加強干部們情商的教育。
2、提供崗位需求
通過學生會開設一些部門,及早對職業和行業有體驗和了解。如開設記者團,讓學生了解與記者相關的信息采集,新聞采編,新聞采訪,文案的撰寫,后期制作等工作。再如開設科技部,匯集一批愛動腦,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干部,搭建平臺,使他們增強對科技的興趣。
3、開展特色生涯活動
聘請社會各行業代表作學生的生涯導師,實施“請進來”戰略,定期舉行生涯導師大講堂,通過這些成功人士讓學生了解各行各業。實施“走出去”戰略,開展高校、企業、科研院所研學活動,現場觀看,實地學習,充分了解這一行業,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
生涯規劃教育是一種人生發展教育,是以評估人的性格特征、能力優勢和氣質類型為基礎,以職業和人生價值的完美實現為終極目標的教育。團委工作圍繞“生涯”,在高中階段實施生涯規劃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戴雅玲.學校開展情商教育的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