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摘要:藝術類中專英語教學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創新教育的開展。將重視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轉變教師觀念、改革教材內容以及傳統的教學模式作為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的切入點,是符合未來英語課堂教學發展趨勢的。
關鍵詞:藝術類中專英語教學;語言運用能力;課堂發展趨勢
1藝術類中專英語教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1.1 學生存在的問題
藝術類中專生有著不同于普通中專生的鮮明特點。他們雖有一技之長,但文化課基礎較為薄弱。其表現如下:①英語語音不標準,單詞讀寫困難。②語法知識不扎實,時態易混淆。③聽力、口語薄弱。由于在英語初學階段缺乏英語學習方法的指導,多數學生沒有掌握單詞的拼讀規則,因此很多學生呈現出背單詞難的問題。單詞是英語學習的基石,學生沒有掌握學習單詞的有效方法,會導致英語學習事倍功半。
1.2 教師存在的問題
藝術類中專生既有情感豐富、思想活躍、個性張揚等優點,也有控制力差、遇事不冷靜、容易沖動等不足。學生的教育管理離不開班級的第一責任人—班主任老師。因此,班主任需要傾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有的放矢地實施育人教育。同時,中專生因為文化水平低于普通高中生,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因材施教。因此,同時擔任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的教師,任務較為繁重。
1.3 教材存在的問題
中職學校現在所使用的英語教材是全市通用的《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材》。從教材的難度上講,本教材比較適合中職學生的英語水平。但從教材內容的編排上來講,部分單元的教學內容并不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需要,也不能滿足學生未來工作崗位的需求。
1.4 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2016年3月,《大連市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改革指導意見》出臺,文中提出,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認知水平和基礎差異,合理調整教學目標,優化整合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模式手段,創新評價方式方法。為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和職業技能的培養奠定基礎,滿足學生職業生涯發展需要,促進學生終身發展。但是筆者走訪過部分中職學校,參訪過很多中職學生。很多中職學校比較重視專業課的實踐操作性,而英語課基本上還是停留在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模式。因此,學生在課堂上很少有機會去使用英語,導致學生在學習了多年英語之后,還是不能用英語進行簡單的交流。教學目標并未滿足其未來崗位需求。
2藝術類中專英語課堂發展趨勢
2.1 重視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英語教師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新生一入校,對新生進行英語摸底測試。教師要對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心中有數,和教務處協商英語學科的周學時數,進而制定學期英語教學進度計劃和晨讀計劃。針對藝術生的英語基礎和未來崗位需求,筆者建議一年級開設基礎英語課程;二、三年級針對學生所學專業,開設專業英語課程。適時開展英語晨讀,盡量多地給學生創設說英語的機會。教師要有計劃地布置晨讀內容,課堂上檢查學生的晨讀情況;新授課課堂導入要有懸念,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采取分層次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多用鼓勵性的語言,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
2.2 轉變教師的觀念
教師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在學習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參加一些專業培訓,如英語學科課堂教學培訓,外教口語強化培訓等等。教師也應積極參加現代教學技術的培訓,如PPT制作,微課制作等。熟練使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根據不同班級的學生水平調整教學方法、手段,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為了更好的踐行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教師必須更新觀念,重新定位英語學科的教學目標,課堂上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語言能力,還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等等;教師要正確認識英語教學的目的性,注重其工具性和人文性,引導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要領,適當地布置討論、辯論、角色扮演,解決問題的任務,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創新思維。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由英語教學向英語教育轉變。
2.3 改革教材內容
藝術類中專學校在使用《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材》的同時,還應該針對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講授英語詞匯拼讀法,以解決他們單詞讀寫困難的難題;補充貼近學生生活的英語口語、聽力材料,培養學生語言在實際中應用的能力;教學中還應該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增加專業英語教學內容。目的是實現課堂教學向崗位體驗延伸,引導學生走向專業前沿,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2.4 改革教學模式
中專英語課堂主要采用精讀課程的形式,注重知識的傳授,學生在課堂上很少有聽說英語的機會。根據二語習得理論,語言的習得不僅要靠語言的輸入,更要靠語言的輸出。教師應重視情境教學,善于利用任務型教學法,千方百計地為學生提供開口說英語的機會。學生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兩人對話等語言形式來進行語言訓練,讓學生通過大量的聽說實踐,逐步樹立聽說英語的自信心。
要讓學生意識到,學習英語的目的不僅僅是要掌握另一種交流工具,便于日后的學習、工作與生活。除此之外,學習英語的過程,也是學生接觸其他文化、形成跨文化理解意識與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學生思維能力進一步發展的過程。
總之,如果從上述幾個方面入手,將其作為藝術類中專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的切入點,這應該是完全符合中職英語課堂未來發展趨勢的。當然,在改革的過程中,學校所采用的教學模式、教師的教學方法以及教材的使用都只是可控因素,影響教學效果的因素有很多,還包括當地政府對教育的投入情況、各個學生先進教學設施的普及情況、教師的專業技術水平和科研能力等因素,還包括社會、學校、家庭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相信,在上級政府對教育的重視之下,在各位奮戰在教學第一線的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藝術類中專英語課堂教學一定會迎來一個新的起點。
參考文獻:
[1](美)伍爾福克.教育心理學[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
[2]方文禮.英語任務型教學法縱橫談[J]英語與英語教學 2003.9
[3]杰克理查德.語言教學的流派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