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芷妍
摘要:本文根據中學生“網文熱”的現象,分析了網絡文學在中學生中流行的表現和原因,并指出網絡文學對學生的確有部分促進作用,但其負面影響如對學生價值觀和文學素養的不當導向應當引起注意。全文第三部分提出了解決辦法,即注重學生價值觀培育、加強網文引導和排查,也為學生提供更多接觸優秀作品的渠道。
關鍵詞:網絡文學;中學生;閱讀習慣;文學素養;價值觀
一、“網文熱”與中學生閱讀偏好
近幾年,中學生當中掀起一股“網文熱”。中學生的手機、MP4等電子產品中,或多或少存著幾部后綴為“.TXT”的網文。低齡化網文作品點擊量逐年攀升,評論區、打賞區的中學生分布廣泛,他們積極參與讀者群,線上線下的各類活動對網文圈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俺踔猩陨暇W文厭學”、“七成中學生偏愛網絡小說不愛名著”等社會新聞層出不窮。種種現象讓我們不禁好奇,中學生喜歡看什么樣的網文?這股“網文熱”又將對中學生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網文,顧名思義即網絡文學,通常以網絡文學網站為其傳播媒介,以小說為主要文體,大致分為玄幻、修真、都市、現代言情、古代言情、穿越、武俠、青春等方向,種類繁多,為廣大閱讀者帶來了多樣化的選擇。應該注意的是,網絡文學所具有的特征并不是局限于網絡媒介本身,更重要的是文學載體在網絡傳播之中,形成的一種獨特的寫作特征和行文方式。
在網絡文學的傳播中,中學男生和女生展現出了不同的閱讀偏好,這點在各大網絡文學門戶網站上也有著明顯的體現。目前,國內點擊率比較大的網絡文學網站包括起點中文網、晉江原創網、紅袖添香等網站,各個網站的分類大同小異,但基本分為“男頻”、“女頻”,如起點中文網首頁的分類中把男生比較喜歡的玄幻、仙俠等和女生網作為不同的類別區分了開來。
從性別特征上來看,男性比女性更具有攻擊傾向、更具冒險精神和競爭心理,因此在選擇網絡讀物時,男學生喜愛的小說偏向于玄幻、修真修仙、網游推理等熱血的、冒險的題材,如《盜墓筆記》、《龍族》、《天珠變》、《異世大陸》等小說就在中學男生中中廣為傳閱。以《盜墓筆記》為例,這類盜墓小說滿足了學生的獵奇心理,也正符合青少年的情感投射。因此,適當閱讀這類小說其實能調節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的疲倦與壓力,緩解青春期的躁動,填補內心的空虛。
相比男生而言,女生的心思敏感細膩,易動感情,更加注重與同伴之間的交往關系。由于女生相較男生更早進入生理和心理的發育期、成熟期,女生對異性的認識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對愛情更為向往。并且,女生也更容易對現實背景、非架空的創作產生共情。與之對應的是,在女學生中點擊量較高的是都市、現代、娛樂圈、穿越、校園、言情等主題,這類作品的代表作有《何以笙簫默》、《微微一笑很傾城》、《錦帳春》、《你微笑時很美》等。
二、網絡文學對中學生的影響
網絡文學在中學生中廣泛傳播,這個熱點現象在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這些低齡化、片段化的網文閱讀,會對中學生閱讀能力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應當承認的是,網文作為一種休閑娛樂的載體,成為不少青少年在高壓學習生活之余用于發泄負面情緒與釋放高度壓力的良好方式。從創作題材來看,網絡小說的創作和表達更加自由,為讀者提供了感官的狂歡。當代青少年在追尋人生的真諦、生活的意義之余,也可以利用平民化的、不嚴肅的網絡小說的作為一種閑暇無聊時的休閑方式。積郁在學生心中的負能量通過網文得到了部分宣泄。另外,部分的網絡文學主題熱血,營造了一個正面向上、無懼命運的勇士形象、宣揚了積極的心態與永不言敗的精神,也為中學生帶來了精神上的啟迪。
另外,網文追求速度和字數,作者的更新頻率成為其收入的重要指標。這種“保量不保質”的創作,就難以避免錯別字高發。經常閱讀網絡小說,可能會影響學生對漢字的掌握,甚至影響其在應試中的表現。網文質量良莠不齊,大部分網文營養含量偏低,對學生文學素養的形成甚至有負面作用。學生的用語習慣因網絡文學而改變。單從遣詞造句上看,傳統文學通過字斟句酌的反復修改,語法的邏輯性和文字的準確性相對考究;而網絡小說則受制于創作者的普遍不高的文化水平、閱讀受眾相對較低的心智水平和整體創作環境及盈利模式的影響,其行文遠不像傳統文學那樣嚴謹有度,而是更多地采用大眾化語言、流行用語。但網絡用語畢竟文化積淀不足,難登大雅之堂,應當警惕網絡文學對中學生用語習慣帶來的影響。
三、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針對中學生群體中的“網文熱”現象,該如何積極引導學生,以避免其消極影響?
首先,應當注重學生的價值觀培養。網絡文學的多元價值取向容易誘導人格發展尚不成熟、認識能力自控能力較差的中學生,這些年輕人的鑒別力、認識能力和批判能力都不高,難以主動地選擇、識別有效信息。應當引導中學生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培育其主體性,使其在網絡實踐中學會自教自律,自覺豐富自己的人生價值,最終能夠有效鑒別優秀與落后的文學作品。
其次,教師也應當引導學生閱讀更多層面的文學作品,豐富學生們的文藝選擇,幫助他們那養成良好的審美。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分享適合本年齡學生的推薦書目,此書目中不僅要包含名著或傳記,也需要列出優秀的散文、小說等不同類型的作品,合理引導學生對各種優秀文化作品產生興趣。除此之外,學校也可以積極開展閱讀分享會、圖書流浪等活動,讓學生自行分享心中的經典好書,這類來自同齡人的推薦在學生之間更有信服力度。
最后,政府應該加強管理,積極推行分級制;平臺也應當提高篩選標準,對網文嚴格審核,堅決打擊網文中的色情、血腥情節,并引導中學生接觸文采較好的、質量上乘的作品。政府、媒體及相關平臺應當不吝嗇發揮本身的職能,為了廣大學生群眾,或者說全體讀者創造一個安全而優良的網絡文學閱讀環境。
參考文獻:
[1]張玲瑛.青少年網絡文學閱讀心理研究[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 (04):91-93.
[2]馬兆娣.以蕭鼎的小說《誅仙》看網絡文學對青少年的德育作用[J].語文建設,2013 (15):71-72.
[3]艾洪慶.論網絡文學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與對策[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 (3):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