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龍


人類對大自然的認識,對宇宙的認識,是隨著知識的更新不斷發展變化的。目前,人類對于宇宙空間的認識,停留在三維空間,也就是長、寬、高方面。人類的各種活動,都沒有離開過這個三維空間。目前,有科學研究者認為我們的世界是多維的,但多維是什么樣的,卻沒有一個統一的理論。其實,三維時空是最原始的空間,人類對三維時空有充分的認識,但對多維時空卻所知甚少,這也證明了人類還停留在原始的科技狀態。這并不改變人類是生活在多維時空的事實。因為地球上的生物、地球外的天體,都在運動,都在變化。運動變化的本身,也就存在著運動的速度V。物體的移動,物體的所處三維空間,是隨著移動而不斷發生變化的,移動即意味著速度,速度則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也就是說,三維空間加上速度、時間,變成了五維空間,在速度、時間的影響下,三維空間的本身就在不停地變化著。它們運動的速度越快,空間發生的變化越大,空間發生的彎曲就越大。
是不是僅僅是速度、時間影響著三維空間的變化呢?不是的,椐目前所知,還有一個因素影響著它的變化,就是重力。重力越大,空間的彎曲度也就越大。很久以前,人們以為光線是直的,后來,經過觀察認證,光線到達地球時,受到重力(地球吸力)的影響,發生了彎曲。這個彎曲,就是在重力的影響下,時空發生了變形,太陽的光線也在變形的時空里,彎成了一道弧。這也間接證明了重力對時空形態的影響。
在這里,我把空間維度發生的彎曲度,用字母B表示。影響時空彎曲度的三個因素分別是速度、重力、時間。這四者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來表述:
B(時空彎曲度)=
在我閘述這四者之間的關系前,先要介紹一下,我們所處的時空的運動方式。現在的宇宙時空,是以螺旋形的形態向前高速運動的。因此,地球的時空也是呈螺旋形的。但為什么我們地球上的人感覺不到扭曲呢?這是因為,地球上的人和物相對比宇宙的時空來講,太渺小了。猶如在哥倫布航海證明地球是圓的之前,人們都以為地球的大地是平的一樣。
這個時空的彎曲度,在速度和重力的影響下,速度、重力越大,時空扭曲的也就越快。并分成兩種形態,一種在速度、重力無限大時,比如黑洞狀態,時空就會彎曲成一個圓,甚至一個點。另一種是當速度、重力沒有絕對大時,時空就呈螺旋形高速運動。
下面,我們逐一閘述這四個要素之間的關系。
當V(速度)越大時,時空的彎曲度就越大,當它不斷加快時,三維空間的長、寬、高,在呈螺旋形前行中加快變形,在長、寬、高呈螺旋形扭曲到極點時,就會交匯成一個點。也就是空間的三維交匯成一個點。這樣,再從這個點出發,就會到達不同的長寬高宇宙空間世界。
G(重力)同樣如此,重力越大,時空的彎曲度也就越大。當G(重力)無限大到黑洞的程度時,就會彎曲成一個圓。
在時空彎曲度這個公式中,V(速度)、G(重力)與 T(時間)的關系是,速度越快,時間越慢。重力越大,時間越慢。
這個公式中的單位參數,可以根據自已的實際用途或計算需要,根據人類常用的計量單位,即V(速度)、G(重力)與 T(時間)的單位進行設定。
這個公式的意義在于,揭示了影響時空彎曲的因素之間的關系,在人類對三維空間認識的基礎上,加上了時間、速度和重力。變成了六維時空。其實,人類本身就生活在六維的時空里,只是因為V(速度)、G(重力)都是我們習以為常的數值,沒有感覺而已。如果想真切體會六維時空是什么樣的感覺,當然是在速度和重力無限加大,時間變慢的環境中去體驗。
這個公式對于人類更好地利用多維時空,取捷徑到達宇宙中想去的地方,快捷宇宙旅行提供了理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