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摘要:軍民融合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不斷加深,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之后,習近平總書記對軍民融合做出了重要指示,我國的軍民融合開始向更深層次發展。本文就軍民融合發展的現狀、存在問題以及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簡單的研究,力求為軍民融合發展提供支持。
關鍵詞:軍民融合;體制機制障礙;深度融合
軍民融合是我國軍民一家親的重要體現,也是我國國防事業快速發展的有力支撐。在歷經三十多年發展的今天,軍民融合由軍民分離逐漸發展為軍民融合,這期間的制度變革、市場變革都為今后軍民融合向更深更廣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要想形成軍民共創新、軍民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軍民融合還需要向更深更廣的方向發展。本文就從當前軍民融合的現狀和問題進行分析,探究軍民融合發展方向。
1軍民融合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各地區都在積極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主要是從制定相關法規政策、設立軍民融合示范區、加強軍民重點領域合作等方面進行了推動,并出現了敢于先行先試、大膽創新的一批軍民融合發展較好的地方,這些地方結合自身軍民實際,出臺針對性的推動政策,讓本地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效果顯著。比如,四川在科技領域就積極發展軍民融合,取得了累累碩果;浙江利用項目帶動等方式推動軍民融合在基礎設施上取得突破性進展;江西在紅色文化的傳承下首次提出了軍隊保障社會化的模式,進一步加深了軍民融合發展。
2 軍民融合存在的問題
雖然軍民融合在全國已取得了良好效果,但軍民融合向深度發展仍在存在不少問題。一是軍民融合收益有限,軍民界限仍然分明,這主要是由于有的地方把軍民融合隨意組合,什么都往里套,導致了軍民融合所獲得的整體收益并不理想,真正應該融合的內容卻界限已然分明。二是軍民融合能力不強,軍民之間存在溝通障礙,這主要表現在軍民“兩張皮”,沒有建立有效的溝通互動機制和資源流動機制,讓“軍轉民”“民參軍”得不到真正的實現,也最終導致了軍民融合能力不強,許多成果無法在相應領域落地實施。三是軍民融合資源欠缺整合機制,信息的不對等讓軍民資源無法共享,讓一些本來可以互用的資源需要重復建設,比如信息化領域、基礎設施領域等,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資源浪費,不利于軍民融合的深度發展。如何解決上述問題,我們需要探尋創新發展路徑,讓軍民融合取得實效。
3軍民融合深度發展路徑探析
基于對當前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所面臨的問題,我們必須用于探索和創新,讓軍民融合不再停留于表面,而是真正通過軍民融合發展來推動我國國防建設更進一步,推動我國社會經濟更加繁榮。
3.1機制體制的創新
機制體制的創新是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重要保障,它從根本上保障了軍民融合向深度發展的趨勢。而且機制體制往往是解決大多的共性的問題,通過體制機制的創新來改變許多共性難題,確保軍民融合發展的難題在制度上不再是問題。大多地方的軍民融合面臨的就是“兩張皮”等溝通問題,針對這樣的問題,必須建立共享體制機制,讓軍民信息能夠有效流動。如,建立軍民信息資源共享平臺,軍民可以將各自的閑置資源或可利用資源和信息在平臺上進行公布,政府也根據資源的多少來統籌安排,避免資源的浪費;建立交流合作平臺,軍民雙方可以把需求放到平臺上,可以根據需求建立合作項目,共同推進合作項目,必然是事半功倍。
3.2 科技研發的創新
科技創新是軍民融合發展的關鍵,也是提高軍民融合發展效益的關鍵。而和科技息息相關的就是科研體系的建立。在軍民融合發展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加強科技研發的創新。一方面國家可以通過建立一批科技研發項目,讓各地軍民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項目合作,并提高政策、研發經費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民間企業和人才投入到科研當中。另一方面,國家可以鼓勵企業參與、鼓勵民間科研機構的參與,實現資源共享,讓優秀人才有更大的發展平臺,也讓科技成果在企業中得以試驗,不斷促進研究進展。比如,建立科技研發共享平臺,讓軍口研究機構和企業、社會的研究機構通過資質審核進入平臺,并對新興科技、新興領域等項目進行合作研究,還可以建立合作式的科研基地,真正為科研人員搭建更好的科研平臺,讓民口的科研人員能夠使用到大型科研儀器,讓軍口的科研人員接觸到更多的科研想法,并通過合作進一步探索實驗,讓雙方的科研成果互相借鑒轉化,進而激發出更大的科研火花,這樣集合各方力量,最終促進科研成果的早日產生。
3.4軍民融合示范區創新
示范區是推動創新體制機制得以順利開展的試驗區,也是帶動其他地方開展軍民融合的先行區,通過創新示范區建設,能夠切實將理論和實踐更好的結合起來,進而在建設中吸收經驗和總結問題,讓新的體制機制在推廣的過程中更加具有可行性。示范區建設也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具體的軍民融合路徑探尋,只要大的方向正確,示范區建設并不需要固守模板。在示范區的創新發展中,可以更多的探尋市場的決定性作用,適當減小政府的調配作用,既讓市場檢驗軍民融合成果,也讓市場幫助成果實現效益,助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更加繁榮。這樣在示范區中開始探索,更能夠檢驗出機制體制當中隱藏的問題,進而為整改提供寶貴的經驗。
4結論
目前,我國對軍民融合的發展非常重視,要想切實推進軍民融合向深度推進,就必須改變傳統的軍民融合模式,創新軍民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搭建更多的軍民融合發展平臺,給予軍民更大的發展空間,讓他們在科技研發領域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取得更高的效益,從而為社會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提供更大的支持。軍民融合發展,我們必須要敢于創新,結合時代發展特點,敢于在更多領域的開展軍民融合,要讓市場起到更加積極的作用,帶動軍民融合不斷向更深更廣的范圍發展。
參考文獻:
[1]駱付婷.基于知識轉移的軍民融合技術協同創新模式與評價研究[D].綿陽:西南科技大學,2017.
[2]孫武斌,李正齊.產業融合視角下軍民技術融合問題研究[J].價值工程,2017,36 (13):52-55.
[3]徐小奇,林學俊.論軍民融合技術協同創新及其基本要求[J].國防科技,2016,37 (3):4-9.
[4]趙淑珍.著力營造創新生態系統 加快形成軍民融合創新體系[J].中國軍轉民,2017 (05):21-24.
[5]姜魯鳴.加快形成軍民融合創新體系[N].解放軍報,2017-03-24 (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