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葉藍
香港青衣長康邨康美樓先后有兩名住戶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引發社會對排氣管傳播病毒的擔憂,要求對老舊樓房展開調查。
同一大廈先后有住戶確診新冠肺炎后,香港11日凌晨緊急撤離全幢康美樓共33戶居民。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何婉霞醫生12日稱,康美樓暫時未有新確診個案,之前5個懷疑感染者都檢測呈陰性,6名附近小區中心員工報稱不適,檢測后也呈陰性。康美樓隔離住戶目前使用已運行的4個隔離營。另據香港頭條日報網12日報道,當天中午康美樓有一名女住客不適,立即由救護車送院治療,大批清潔工人隨后消毒清潔大廈。報道稱,康美樓12日一早仍有政府人員留守,一輛政府專車停在樓外。
港府經過檢查后,發現低層確診個案的單位的排氣管經過改裝,可能令病毒通過排氣管滲入單元。房屋署助理署長陸慶全稱,一名患者家里的坐便曾經裝修,其在裝修時將排氣管截斷,而密封截斷的材料由于不太穩固,因此擔心病毒有可能通過氣體在松脫的位置滲入單元。
香港管線專業學會前會長黃敬12日表示,排氣管建筑設計受屋宇條例規管,有兩項功能,分別是將臭氣排走及平衡空氣壓力,一般管道壽命是30至50年,市民在正常情況下不用改動。他說,若排氣管被改動而無密封,糞渠就無法把臭氣排走,有毒的空氣會存在洗手間內,再開抽氣扇的話,就會形成對流效果,將有毒空氣卷起,增加住戶感染風險。
香港《東方日報》12日稱,目前全港約有17個社區及屋苑的多達40幢大廈與涉事樓宇為同一種設計,排氣管設于室內。據了解,這些上世紀80年代的渠管設計,本身沒有問題,但一些住戶存在非法改造(比如將一戶改為多戶的“劏房”或想要改善老舊房屋居住環境),排氣管就可能出現破損漏氣或自行改裝出錯,引發危險。房委會委員尹兆堅表示已發信,要求派人徹查全港類似設計的排氣管。香港《大公報》稱,截至11日,房委會轄下有5個社區出現確診患者。陸慶全表示,房屋署將主動調查公屋確診患者的上下樓層。
12日下午,衛生署及醫院管理局就疫情的最新情況舉行簡報會。香港當天新增一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個案,累計確診個案增加到50宗。同一天,香港首次有感染新冠肺炎患者出院,他是25歲本地男子,2月4日確診。▲
環球時報2020-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