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美玉
(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畜牧獸醫技術服務站 654200)
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帶動了養殖業的發展,畜牧養殖的規模逐漸擴大,并且逐漸朝著專業化、集約化等方向發展。 但是由于養殖技術、養殖環境等問題,導致動物疫病頻發,因此還需掌握多項養殖技術,預防動物疫病,有針對性地做好疫病防治,創造更多的養殖效益。 云南曲靖地區主要是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在15℃左右,夏無酷暑,冬暖冬干,非常適合發展畜牧業,生物資源十分豐富,肉類總產量非常高。
畜牧養殖過程中,普通性疾病、傳染性疾病以及寄生性疾病是養殖過程中比較常見的疾病。 普通型疾病的發病率較高,種類繁多,像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都是屬于這一類型。 傳染性疾病其危害比較明顯,能夠蔓延至整個群體,因此治療難度比較大,會嚴重威脅畜牧業的正常發展,寄生性疾病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該疾病主要是和禽畜的棲息環境以及飲食相關,潛伏期較長,但是也比較容易治愈。 造成上述疾病的發病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是人為因素。 一些養殖工作者由于自身管理經驗的缺乏,遇到疫病沒有較好地進行防治,另外,對于疫病的診斷和用藥不夠科學,因此延誤了病情。 同時發現疫病沒有及時做好隔離消毒工作,日常養殖過程中,沒有規范飼養工作,飼喂不夠科學,也是導致動物疫病蔓延的一大原因。 人為的管理不當是造成疫病出現并且蔓延的主要因素[1]。
其次環境因素也是一大誘因,禽畜需要在特定的環境中生存,若是其正常的生存環境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和破壞,環境惡劣加劇,那么有可能造動物機能破壞,出現代謝紊亂,給疫病的蔓延提供可乘之機。 禽畜長時間在受到污染、含有有毒物質的環境中生長,或是溫度過冷、過熱等,都有可能為正常的養殖工作造成困擾。 養殖場內缺乏光照并且通風排污系統不通暢都有可能造成疫病。
最后是動物自身的因素,這一般是由于一些疫病能夠通過母體造成傳染,由于禽畜自身抵抗力較差,疫病的遺傳具有不確定性。
禽畜養殖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規范飼養管理。 首先要做好飼料配置和營養管理,嚴格控制飼料的質量以及攝入量,同時做好飲食飲水器具的消毒工作。 另外,要注意做好禽畜圈舍的排水通風工作,創設良好的光照條件。 科學飼喂能夠提高禽畜的免疫力,更好地抵御疫病。
養殖工作者一定要做消毒清潔工作,切斷病毒傳播的途徑。做好圈舍的消毒清潔,對動物的排泄物做到統一規范的處理。 一旦發現患病案例,要及時采取隔離措施,并且對患病禽畜的生活環境以及飲食用具等進行徹底地消毒。 養殖場是禽畜一直生活的環境, 所以在養殖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合理配置禽畜的生存空間,為它們創設更好的生活環境。 及時地消毒清潔能夠消滅眾多細菌、病毒、寄生蟲,有效地預防了一些疫病。 一旦出現疫情需要及時上報,對于病死禽畜需要做好無害化處理,避免造成二次感染。
很多疫病都存在潛伏期,若是在早期不注意做好排查,那么疫情一旦暴發,會產生比較嚴重的后果,因此需要定期做好疫情的排查, 同時依據曲靖地區疫病發生的實際狀況以及疫病高峰期等情況,制定符合自身的區域的免疫計劃,做好免疫工作,有效預防疫病。降低疫病的發病率。很多疫情的發生也是有規律可循的,疫情高峰期到來之前,需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預防疫情,做好免疫。 相關地區的基層畜牧部門需要重視該項工作,幫助養殖戶,做好疫病的防治工作[2]。
最后需要進一步提高養殖戶的綜合素質。 由于養殖過程中疫病頻發,新病毒層出不窮,因此需要養殖戶不斷提高自身的養殖技術,掌握更多的飼養管理以及疫病診斷治療等知識。 同時,有效做好疫病防治,還需要專業的疫病防治人才,所以需要培養專業的疫情防護人才,定期做好培訓和教育工作。 另外,還需要做好宣傳教育,提高養殖人員對疫病的重視程度,明確疫病的危害,從思想上進行重視,并且付出行動。
綜上所述,疫病會對養殖業的發展造成非常嚴重的危害,所以在養殖過程中,需要掌握更多養殖技術,明確動物疫病的發病原因,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治策略,促進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保證食品安全。